周斌
摘要:現當代的教育,在強調“智育”的同時也開始重視學生“體育”的發展,讓學生做到全面發展。以排球為代表的體育運動陸續在各個高校開設。但是,從排球教學的情況來看,排球教學并沒有達到最初開設排球課程的預想目標,沒有實現對學生的體育素質教育 的目的。所以在接下來的排球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以鍛煉學生能力為出發點,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進。
關鍵詞:排球教學情況;目標;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引言
排球運動不僅是書本技術知識,還能強身健體、鍛煉學生的意志、培養學生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品行、挖掘學生的體育潛能與爆發力,更能讓學生體會競技精神。然而一些學校的排球教學現狀并不理想。本文就此探究了排球教學問題出現的原因,以及該采取怎樣措施教學進行改革,以爭取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能做得更好。
一、排球教學現狀與主要問題
自從各大高校開設排球課程以來,受到師生的普遍歡迎。但是時間一長,排球課程的種種問題便顯露出來了。首先便是教學方法與手段過于僵化,一味地依照老一套的教學模式,枯燥無味,讓學生喪失了學習排球課程的興趣。老師又拘泥于書本編排,沒有做到融會貫通,創新發散,讓排球教學顯得死板生硬。下面列舉的便是排球教學中最為常見也最為重要的問題。
1.體育教學活動中過份強調單向教學模式
我國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偏重理論知識的講解,關注基本技能的傳授。采用“灌輸式”等強制性教學手段,老師反復示范“墊,傳,攔,扣”一系列動作要領,學生不斷模仿。雖然有助于學生掌握基礎技巧,但是卻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在實踐中不能靈活運用,同時也壓制了學生對排球動作技術的創造力。看似有條不紊的課堂教學,卻在重復模仿練習中收效甚微,而且在固定的動作模式下,排球練習也喪失了娛樂身心的作用。
2.過于偏重認知過程,不利于培養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傳統的教學理念束縛了排球教學的發展,一味地講求認知學習過程,缺少技術組合的實戰練習,繼而也就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對合作共贏,公平競爭的認識,學生缺乏對創新性思維的開拓。而這些作為排球運動的基本特征,也是當代社會對所需人才的要求。在教授排球知識的同時,更應該重視學生的探究能力,引導并發散學生思維,在實戰中鍛煉學生的應變技能和決斷能力,全面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而以往的陳舊的教學方法,無法滿足這些要求。
3.專業排球師資力量不足
隨著高校的擴招和學校數量的不斷快速增長,各專業對教師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各高校的專業的排球老師一直就存在數量不足的問題,如今,這一矛盾顯得更加尖銳。所以,一名排球老師身兼多個班級的教學任務的問題非常嚴重,也致使老師無力關注到每一位學生,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更無法兼顧排球的課程內容的完成與學生創新性的培養。另一方面,一些高校的排球老師是由其他體育專業的老師代替的,因此在全面系統講解排球知識,理解排球精神等方面還有待加強。
二、排球教學模式與方式改進策略
各高校既然開設了排球課程,就要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把排球教學發展好,所以排球教學的改革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對排球教學的理論認識,排球不僅是體育項目,還有它獨特的文化內涵。作為運動課程,課堂要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去實踐練習排球技巧,在實踐中適當加入競賽精神等。如下便是具體的可行的排球課程的改進措施。
1.強調排球文化教育
我國現階段的體育教育里,最容易被忽視掉的就是體育文化教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排球文化教育與排球技能知識的有機結合,加大排球文化課程的所占比例,指導學生更好的理解排球運動的內容,重要性和精神等。提高學生自身對排球的感情認知,從而增強對排球體育運動員的感情共鳴,激發學生對排球學習的興趣,以更飽滿的熱情去傳承排球精神,發展排球技能。經過文化課程的學習,學生也能夠意識到排球運動的價值。
2.適當增加實踐活動
除了在課堂上學習排球知識,高校還要適當安排排球實踐訓練。作為運動類的體育項目,課后的實戰活動是必不可少。例如:班內小組賽,班級選拔賽,校內爭鋒賽,高校友誼賽等。這不僅讓學生所學知識能夠學以致用,還能和其他團隊進行技術的交流與切磋。在實踐過程中,老師于一旁指導分析,加強和學生的聯系互動。“熟能生巧”,實戰中把理論知識融會貫通,讓學生更好的體會體育競技精神。
3.豐富教學內容
各高校的排球課程應該遵循多元化的原則,均衡安排理論課,技術實踐課的課時。首先,讓學生學習排球文化知識,感悟排球深厚的文化底蘊,從而讓學生喜歡上排球課。其次,老師運用多媒體教學,與所講知識進行圖文結合,顯得生動形象。然后,安排實戰比賽演練,融入競爭技巧,模仿賽場制度,重現運動風采。最后,給學生普及體育精神,以及如何在比賽過程中預防受傷,在受傷后怎樣處理,全面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給予學生身心的關注與關心。
4.強化對師資隊伍素質的培養
作為課程教學的引導者,教師應該具有完備的專業素質能力,良好的職業修養,才能充分地教授學生體育知識,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而在我國高校學習里,體育一直被視為“副科”,沒有受到大家的重視。因此,高校排球教育想要走出困境,就要求各高校排球老師首先要提高對排球教學的熱情,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去面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增強自身對排球教學的積極性,學校也可設立獎勵制度,從外因刺激教師的積極性。其次,要對排球老師進行排球專業知識再培訓,允許他們進入學府進行深造,完善知識儲備。然后進行創新意識及能力的培養,鼓勵老師不斷開拓進取。
三、結語
排球教學的改革只有滿足了時代的需求,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擴充教學內容、不斷改革教學模式,充分重視實踐練習,才能更好的發展下去,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資源,從而培養學生的體育競技精神,并把它運用于生活之中。
參考文獻:
[1]周忠高.高校排球教學現狀及教學模式的改進[J].內江科技,2011(3):163.
[2]顧宗芳.普通高校排球教學的現狀與分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2).
[3]朱紅彬,周靜.高校排球教學現狀及教學模式的優化[J].體育世界,2013,6(6).
[4]劉艷.高校排球教學的困境及發展出路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4).
作者簡介:周 斌(1978-),男,海南瓊海人,助教,主要從事排球教學與訓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