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世云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關于網球運動營養補充的文獻綜述
尹世云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比較全面地綜合了網球運動比賽前中后期的營養補充問題以及網球運動員訓練過程中應注意的營養補充問題。
網球運動;營養補充;綜述
網球是一項要求綜合素質的隔網運動。運動員的綜合體能、競技戰術、心理素質能力和智力因素等都是網球比賽中重要的制勝因素。在比賽過程中,每一次回擊都充滿力量,球的飛行時速最快可超過100km/h,發球時超過200 km/h。這時發揮作用的是磷酸原供能系統,短時間內為運動提供ATP。但是持續對打20s以后,大部分運動員的ATP-CP供能就會出現危機。這時候糖的酵解供能參與到運動中,通過無氧酵解產生能量。而了解網球的人都知道,網球比賽一般持續時間為1~5h,大部分站立和局間休息的時間需要有氧氧化供能系統提供能量。有氧氧化的主要能源物質是人體內儲存的糖。綜合來看,網球運動中,3種供能方式都參與,由于持續對抗時間超過20s的情況相對來說并不常有,所以糖酵解供能參與的比例很小,幾乎不產生乳酸堆積。這一點在張世林的《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的營養補充》和陳海灣的《探討網球運動員在長時間網球比賽中的營養補充》中都有比較詳細的介紹。
2.1 比賽前的營養補充
首先,網球運動員需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以期形成身體內各種能量物質的均衡,尤其是水和鈉離子的平衡,時刻保持很好的機能狀態。其次要注重的是糖的補充。糖作為主要的能源物質,在運動中極其重要。對運動員來說,賽前最重要的就是補充足夠的糖。周洪剛在《淺析網球運動員的營養補充》中提出,糖的補充應參考運動員的體重,補充的量為4~5g/kg體重。查閱資料的過程中發現,國內的學者已經普遍認識到了補充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但是怎么補、什么時候補并沒有詳細的研究。從網球運動員的經驗上來講,肌糖原和肝糖原的補充一般應在賽前2~3天,并持續到比賽前1天。但此說法仍缺乏科學證明。
2.2 比賽中的營養補充
網球比賽中,局與盤之間都有休息時間,這為補充能源物質提供了很好的時機。為防止運動員疲勞、運動能力下降,運動中糖的補充是很有必要的。陳海灣的《探討網球運動員在長時間網球比賽中的營養補充》中提出了比賽中糖的補充量為30~60g/kg體重,而且適當的糖補充能推遲肌肉攣縮和疲勞的發生。一般補充糖的方式是供能性飲料,同時補充了機體需要的水分和其他微量元素。劉銳在《淺談網球運動員比賽期的營養補充》一文中提出,比賽時應準備糖含量豐富、體積小且容易吸收的食物,如點心、巧克力之類的。有時候在長達5盤的比賽中,這類食物總能派上大用場。其次,是水和鈉鹽的補充。運動中大量汗液的流出意味著水和鹽的流失,脫水或低鈉的狀態會引發身體不適,如肌肉痙攣,嚴重者會引起休克。所以,比賽中水和鈉鹽是必須要補充的。一般的功能飲料基本會含有水、鈉鹽和糖,運動員也可按照比例自己調制。徐杏玲在《網球運動營養補充全面論》一文指出,運動飲料中的含糖量不宜太高,會引起口干和腸胃不適,喝完運動飲料后還應喝一口水。運動員自己覺得口渴時,可能已經發生輕度的脫水,所以應注意間歇時及時補充水。文中還提到比賽后程應適當補充食物,如巧克力、香蕉等含糖高的小食品。鹽的補充控制在每升水1.5g鹽左右,有利于機體的吸收。
2.3 比賽后的營養補充
長時間的比賽過后,運動員體內的水、鹽、維生素和蛋白質等物質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消耗,要更加重視賽后的營養補充。于泓在《網球運動員賽后的營養補充》一文中對網球運動員賽后的營養補充內容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糖的補充依據下一場比賽的間隔不同量會有所變化,補充的方法也是水和食物相結合,有利于糖原的合成。此文中還包括諸多功能性食物的補充,如抗炎癥類食物:深海魚類、亞麻油、蔬果類、蔬菜類和生姜,抗氧化食物:水果類、全谷類、蔬菜類;以及補血類食物和應避免的飲食。另外,長時間的糖消耗過后,在糖不足的情況下會有蛋白質的分解替代,所以賽后還應補充蛋白質。王東博在《網球運動員膳食營養策略》一文中,建議網球運動員賽后補充蛋白質,并豐富飲食種類,肉蛋奶都要有,合理搭配,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其中,還有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的補充方法,對比賽和訓練都有益處。
2.4 訓練期間的營養補充
運動員的專業訓練時間一般在1.5~2h,訓練強度一般比較高,能量消耗較大,休息時間相對比賽時少。胡小謙的《網球運動員營養補充問題的探討》對單打運動員的訓練消耗有比較詳細的分析。訓練過程中,運動員消耗的能量有80%來自于糖的分解供能,20%消耗的是蛋白質。由此可見,訓練時雖然沒有比賽的時間長,但是碳水化合物的補充仍然是不可忽視的。文中對于運動員合理飲食有很好的建議,如睡前補充牛奶、正餐不可因減肥或其他原因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盡量避免喝咖啡、不吃太多油炸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以及五谷雜糧等。作為運動員尤其注意不要挑食,以防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訓練期間的營養補充,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蛋白質的攝入。蛋白質攝入過少,不利于訓練和恢復,嚴重了甚至會增加運動性貧血的發生概率;攝入過多則不利于吸收和正常的代謝。訓練期間應根據能量的消耗進行相應的補充,切勿盲目。
任何一項運動都離不開營養的補充。網球作為一項長時間的間歇性隔網對抗項目,需要專業的營養學知識對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進行指導幫助。本文對近幾年的相關文獻的查閱總結中發現,部分對網球運動中的營養補充問題進行了探討研究。但就目前的數據資料顯示,網球的營養學知識的重要性還未引起普遍的重視和思考,雖然有比賽期、訓練、青少年等方面的營養補充研究,但是缺乏大周期的思考和具體實施方案的詳細研究。
[1]王奇,孫晶. 網球運動能量代謝特點及營養補充原則[J]. 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8):88-89.
[2]胡小謙,朱峰.網球運動員營養補充問題的探討[J].運動,2011(15):42-43,45. [3]劉銳. 淺談網球運動員比賽期的營養補充[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3):194.
[4]徐杏玲. 網球運動營養補充全面論[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12):32,47.
[5]古恩,祝紅軍. 營養補充對提高網球運動員比賽成績的重要性[J].中國學校體育,2013(3):86.
[6]徐杏玲,季敦山. 普通大學生網球訓練營養補充情況調查與分析[J].運動,2012(14):72-73.
[7]曹雅琴,劉志. 淺談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的營養需要[J].山西體育科技,2011(4):48-50.
G845
A
1674-151X(2017)01-03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2.018
投稿日期:2016-11-12
尹世云(1991—),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