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神鹽化淮安堿廠
對國有企業工程項目建設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的幾點思考
■ 井神鹽化淮安堿廠

推進工程項目建設是企業創新發展、產業鏈延伸的重要途徑。在工程項目建設中,參與工程建設的領導干部及工作人員時常處于各種利益誘惑、關系交織的“風口”上,最易滋生腐敗,是“腐敗”行為的高發區。有效的加強工程項目建設監督執紀問責是企業進行自身防范、推進項目高效實施的內在要求,也是新形勢下保護干部、預防犯罪、服務于企業經濟建設的有效途徑。
很多企業急切推進工程項目竣工投產,期望盡早拿到投資回報,收回建設成本,通常把焦點放在工程項目建設具體業務、工期進度上,往往忽略項目建設的監督監管,使之成為“腐敗”多災區,尤其是一些涉及資金大、人員多、實施過程復雜、工期緊的建設項目,滋生腐敗的土壤就更加肥沃。
強化工程項目建設監督執紀問責,是國有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國有企業作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各項政策的具體實踐者、執行者,加強工程項目建設是黨和政府的要求,建立工程項目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消除由腐敗現象所引發的不和諧因素,維護公平正義,保護國有資產不流失,保證在建項目質量過硬,促進經濟穩定健康發展是國有企業應盡的職責所在。
強化工程項目建設監督執紀問責,是提升項目建設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證。有力的監督能有效防范項目人員鋌而走險、損公肥私、玩忽職守、濫用職權,避免腐敗分子侵占國有資產、偷工減料、犧牲工程質量,損害企業合法權益和公眾形象;有效的監督還能保證工程項目建設制度的執行力和約束力,保障業務規范、公正、高效,對于預防腐敗,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強化工程項目建設監督執紀問責,是教育、培養、鍛煉項目人員隊伍的需要。由于工程項目建設點多、線長、面廣,權力集中,誘惑多樣。加強監督執紀問責,能有效避免項目人員犯錯誤、出問題,從而保護黨員干部,還能持續提升項目人員素質修養,做到自律、自警、自重,打造出一支經得起考驗、作風過硬的項目建設隊伍。

對工程項目建設廉政監督執紀存在片面認識。一是職能部門主要領導認為廉政監督是紀委一家的事,與自己主管部門關系不大;二是項目部主要領導認為抓業務、搞工程才是關鍵,紀檢監督和工程施工沒有多大關系,抓不抓一個樣,抓了也看不出成績;三是企業領導層對項目建設廉政監督不重視,走形式過場、應付上級檢查;四是紀檢監督人員怕得罪人,當老好人,對違紀問題睜只眼閉只眼,能不問就不問。
領導干部利用職權插手干預工程建設。領導干部利用職權,對項目建設施加影響,進行暗箱操作,由于領導的權力大、職位高,“一把手”“一言堂”作風明顯,即便項目人員發現違規,也不敢及時制止或反映,使得監督處于空白、流于形式,削弱了監督力量和成效。
項目人員在招投標環節弄虛作假、違規操作。項目人員內外勾結,索賄受賄,違規轉包分包,明標暗定、規避招標、虛假招標、哄抬標價、非法掛靠、圍標串標、泄漏招標關鍵信息。
中介代理機構唯利是圖,喪失公平。一些商人通過非正常渠道獲取招標信息,拉攏腐蝕第三方專家評委,獲得中標資格;一些中介機構受經濟利益驅動,違反行業管理規定、技術規程和職業道德,按照委托人要求進行評估,喪失公正公平。
內控制度不健全,監督執行乏力。項目建設中責任制約機制、程序制約機制、權力制約機制、規范運行機制等不健全,為腐敗留下漏洞和缺口,一些腐敗分子通過各種手段滯留、擠占、截留、挪用及虛假冒領工程項目資金,營私舞弊;或者片面追求利潤、降低成本、逃避監管,違規進行工程變更等,產生權錢交易;制度執行乏力,雖然建立了制度,但形同虛設,沒有發揮約束作用。
紀檢監督人員業務不熟,無從下手。由于招標工作的專業性、技術性較強,腐敗手段層出不窮,紀檢人員缺乏有效培訓和實踐經驗,自身知識結構受到限制,在監督中業務不熟,監督流于表面,不能把握住關鍵環節,不知如何有效介入監督,失去了監督的作用和意義。
加強國有企業工程項目建設監督執紀問責,要緊緊抓住工程建設過程中最容易引發職務犯罪的重點崗位和關鍵環節,從源頭上防范權力濫用等職務犯罪行為的發生,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突出項目人員的廉潔教育。落實教育培訓、廉潔談話、廉潔承諾等制度,常提醒、常警戒,讓項目人員清楚哪條“紅線”不能踩,提高工程項目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業務人員廉潔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利益觀,自覺抵御腐敗思想的侵襲,做到自律、自警、自省,筑起“不想腐、不敢腐”的自律防線,始終將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
突出重點崗位人員的權力約束。在工程項目建設中,就是要突出領導干部和具體經辦人這兩個重點崗位人員,將權力適度分解,強化權力間的相互制衡,不斷加強對工程建設各類決策權的監督制約,如強化管控程序、規范流程、從嚴審核簽批、完善項目議事規則、落實落實“三重一大”民主決策制度等;突出招投標、合同管理、資金支付、設計變更、竣工結算等關鍵環節的審查,強化審批程序和過程監管,防止“一言堂”“一支筆”現象發生,加大對工程建設各類執行權的監督制約。
突出制度機制的完善和監管。建立健全項目建設黨風廉政責任制,明確職責分工以及主要負責人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應付的領導責任,確保任務得到有效落實,將黨風廉政建設與項目建設同部署同檢查,與干部提拔任用、與經濟效益兌現掛鉤;進一步細化制度,使制度配套,盡可能的堵塞風險漏洞,并根據情況的變化,適時調整補充,嚴防別有用心的人鉆空子;維護制度的權威,強化制度執行力,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嚴格執行力監督,對于違反制度規定的,堅決從嚴查處;對于違規違紀行為,及時發現、及時糾正、及時追究。
突出問責和懲處力度。建立一套“有權必有責,用權必監督,違紀必追究”的監督懲處制度,形成威懾效應,項目建設中及竣工后,要及時開展內部審計和效能監察,及時發現問題,提出監察建議和整改意見,抓好廉政考核和責任追究,健全落實項目責任成本管理監督和項目虧損責任追究的有關制度和辦法,堅決查處在項目建設中違法違紀案件,加大對虧損及潛在虧損項目的整治力度,嚴肅查處責任人,決不姑息遷就。
突出民主監督和群眾監督。加大項目建設過程中的企業公開工作,涉及到關鍵節點的業務及時曝在陽光下,積極引導和鼓勵職工參與項目廉政建設工作,拓寬群眾參與監督的渠道,設立廉政舉報平臺等,打造陽光、優質工程。
(編輯:李紅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