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麗江日報》民生報道"/>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雙 惠
(麗江日報社,云南 麗江 674199)
以策劃創(chuàng)新民生新聞報道
——淺談《麗江日報》民生報道
□雙 惠
(麗江日報社,云南 麗江 674199)
近年來,貼近百姓生活、講述百姓故事的民生新聞成為地方黨報宣傳報道的一個重點。從2007年開始,云南《麗江日報》以新聞策劃,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民生新聞報道,提升報紙競爭力,增強了報紙可讀性,拉近了黨報與普通百姓的距離。
民生新聞既要包括民眾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等瑣事,也要兼顧涉及社會民眾切身利益的時政要聞及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民生新聞報道要既關心民眾冷暖,又要解讀政策、引導和服務民眾。基于這樣的理念,《麗江日報》每個星期安排了《民生》和《關注》專版對民生新聞進行采訪報道。這兩個版面定位上各有不同。《民生》專版偏重動態(tài)新聞和時效性,開辟了“民生視野”“民生民談”“監(jiān)督崗”“人生寫照”等欄目。《關注》專版則側重于主題報道,根據(jù)黨委政府的工作中心以及各項惠民政策、麗江本土的歷史文化、自然資源等現(xiàn)狀,每周策劃選定一個主題,以專題報道的方式進行宣傳報道。
在版面定位,欄目名稱都確定的情況下,如何做好《民生》與《關注》專版的宣傳報道?從2007年以來,我們將工作重點放在新聞策劃上,通過新聞策劃做到“三貼近”,起到輿論引導的作用。
堅持正確的民生新聞報道導向,即講黨性,這是黨報民生新聞區(qū)別于其他媒體的最大特點。
近年來,《麗江日報》在民生新聞的宣傳報道上堅持正面報道為主,在創(chuàng)建云南省園林城市、全國園林城市、全國節(jié)水城市、全國衛(wèi)生城市、全國環(huán)境保護模范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以及創(chuàng)建過程中,《麗江日報》除在時政版及時報道這些重大時政要聞外,《民生》和《關注》專版還從市民對這些重大工程的理解、支持、參與,專家學者的解讀等不同的角度入手,對“創(chuàng)園”“創(chuàng)衛(wèi)”“節(jié)水城市創(chuàng)建”“創(chuàng)模”“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等關乎麗江市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重大事件進行了采訪報道。傳播相關知識,引導民眾積極參與,搭起黨委、政府與民眾溝通的橋梁。目前,麗江已經(jīng)成為全國園林城市、全國節(jié)水城市、全國衛(wèi)生城市,全國環(huán)境保護模范城市的創(chuàng)建也順利開展。在麗江市的中心工作和重點工作上,《麗江日報》發(fā)揮著引導輿論、營造氛圍的重要作用。
民生新聞就是要關注老百姓,講述老百姓的故事,我們重點加強了維護民眾利益、落實民眾意見建議等方面的主題策劃,對涉及民眾利益的就醫(yī)、就學、食品安全、公共服務、廉租房、物業(yè)管理等問題,通過動態(tài)新聞和專題報道相結合的方式及時跟蹤報道。
在《關注》專版中進行主題報道時,選定主題后,我們通過記者采訪,請政府相關部門的負責人解答,請專業(yè)人士寫稿等方式進行集中報道,并配撰寫言論、編者按時間推進點評,使讀者對整個報道主題(或事件)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滿足讀者對信息了解的需求,起到了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如,2008年,我們對麗江市的新農(nóng)保工作進行了一期專題報道,通過對作為試點縣的玉龍縣政府分管副縣長的專訪,到受益農(nóng)戶家中采訪,到麗江市衛(wèi)生局對全市新農(nóng)保工作的總體情況進行了解,最終以一個專版的方式進行集中報道,使讀者對正在麗江市鋪開的新農(nóng)保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
2013年,麗江市古城區(qū)昭慶市場旁的住戶反映,市場西側的一個露天垃圾場的垃圾亂堆亂放,影響了過往行人通行,嚴重污染了環(huán)境。接到新聞線索后,記者分早、中、晚三個時段來到現(xiàn)場,采訪市場管理人員,走訪周圍的商戶和學校的師生,然后,以現(xiàn)場見聞和調查的形式,在《民生》專版的“民生視野”欄目中進行了報道,之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環(huán)衛(wèi)部門在原地修建了一個垃圾集中轉運站,在方便當?shù)鼐用窈蜕虘衾幚淼那闆r下,使垃圾遍地亂扔、影響人們出行、污染環(huán)境的現(xiàn)狀得到徹底改變,改善了民眾的生活環(huán)境。
要做好民生新聞,不能只停留在一事一報、就事論事的膚淺層面,深入報道應是民生新聞的主攻方向。對此,我們通過《關注》版來加強。在選擇每周《關注》版的主題時,我們都結合麗江市重大民生工程和市民關心的問題組織稿件。如,2008年1月,麗江城區(qū)的黑龍?zhí)豆珗@向市民免費開放。4月13日,《關注》專版以“公共服務,期待更上一層樓”為主題,通過到黑龍?zhí)豆珗@采訪市民、管理人員,對公園免費事件進行現(xiàn)場報道,并配發(fā)了《黑龍?zhí)豆珗@免費凸顯政府服務意識》的評論,反映了民眾對政府轉變職能,提供更多公共服務的愿望。這些主題報道對麗江市公共領域服務的加強起到了推動作用。2016年,麗江城區(qū)的所有公廁都免費開放,極大地方便了市民的生活。
對麗江的重點工程大麗鐵路建設現(xiàn)場進行實地采訪時,通過到施工現(xiàn)場采訪村民、建設單位負責人,向讀者介紹了施工過程中運用的科技措施、遇到的各種問題、施工進度,還有建設者的風采,以及鐵路建成后帶來的便利,使讀者對大麗鐵路這一關乎每個人生活的工程建設有了初步了解。
從事黨報民生新聞的采編工作,一定要“吃透”上下兩頭,要認真學習黨和國家關于國計民生的重要文件和政策,掌握全國、全省、全市的宏觀大局,欄目策劃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起到以小見大的效果。如,200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紀念活動中,我們通過《關注》策劃了普通百姓在30年里衣食住行變化的主題,以小見大地反映了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給麗江民眾生活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學習雷鋒活動、清明節(jié)、世界地球日、圖書日、艾滋病防治日等來臨時,通過向通訊員約稿、記者采訪,以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真實的小故事、小細節(jié),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正能量。
2016年11月,到玉龍縣九河鄉(xiāng)水電移民安置村采訪時,我們到移民群眾家里面對面交流,到田間地頭采訪產(chǎn)業(yè)發(fā)展情況,采寫出了通訊稿《移民村里的幸福生活》,刊登在《民生》專版的“民生視野”欄目里。
這些關乎國家重大方針政策、來自基層一線的新聞報道,增強了可讀性和感染力。
對小人物的關注是民生新聞的一個特點,我們在策劃中將新聞視點移到普通民眾身上,關注小人物的生活,反映普通人的聲音。
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麗江古城的居民積極為災區(qū)捐款獻愛心,《關注》專版以“汶川地震 麗江有愛”為主題,對在1996年麗江地震中受到幫助的賣早點的大媽、經(jīng)歷了多次大地震的84歲的老奶奶、在地震中失去親人的中年人等普通民眾,為四川受災民眾捐款獻愛心的感人故事進行采訪報道,體現(xiàn)了“汶川地震麗江有愛”這一主題。
五一勞動節(jié)來臨時,《關注》專版以“勞動者之歌”為主題,采訪了在麗江的開飯店、打工、開縫紉店、做家政服務、賣菜的一些最平凡的勞動者,通過他們平凡的勞作故事倡導勞動光榮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對本土特有的民族文化和自然資源的宣傳報道,是地方黨報區(qū)別于中央、省級和省內州市報紙的一個亮點,也是地方報紙的優(yōu)勢所在。《麗江日報》充分利用這一獨特的資源優(yōu)勢進行新聞策劃,做活民生新聞。如,玉龍雪山和拉市海濕地公園是麗江旅游的兩個重要景點,也是影響到麗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民眾的生活習俗和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生活在麗江的民眾對此有所了解嗎?記者帶著這樣的疑問,到玉龍雪山自然保護區(qū)和拉市海濕地公園管理所采訪,通過現(xiàn)場走訪、觀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讀者介紹相關知識,展現(xiàn)了他們既熟悉又陌生的玉龍雪山和拉市海濕地公園的一些風貌,使科普知識走進普通民眾的生活中,激發(fā)起人們愛家鄉(xiāng)的熱情。
總之,通過加強策劃,創(chuàng)新辦報思路,《民生》和《關注》專版以動靜結合、縱深結合的報道,有效地拓展了民生新聞報道的內涵,提高了新聞報道質量和水平,增加了報紙的“厚度”。
(編輯:高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