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宏 張玉柱 張文智 王成隆 李建峰 陳琳 鐘紅梅 /洋縣畜牧獸醫技術推廣中心
洋縣禽流感防控現狀及體會
王占宏 張玉柱 張文智 王成隆 李建峰 陳琳 鐘紅梅 /洋縣畜牧獸醫技術推廣中心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個別毒株可感染人類,被國際獸疫局定為甲類傳染病。飛禽是該病主要病原攜帶者,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等多種途徑傳播,區域間的禽類遷徙、貿易、運輸等活動也是傳播本病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洋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禽流感的防控工作,采取“管、免、滅”綜合防控措施,建立健全了疫病監測體系,有效杜絕了該病在縣域內的發生和流行。本文就洋縣的防控現狀及作者的體會介紹如下,以供讀者參考。
洋縣是世界珍禽“朱鹮”的故鄉,禽類種群多、數量大。據資料記錄:洋縣有鳥類 16目48科116屬 , 201種。近年來,洋縣大力發展養禽業,逐漸由農戶散養過渡到適度規模及規模養禽。據2016年統計:全縣家禽飼養量為1 108 756只,其中雞欄存500~999只12戶,欄存雞17 886只;1 000~4 999只18戶,欄存雞49 896只;5 000~9 999只8戶,欄存雞73 202只;10 000只以上7戶,欄存雞260 896只。養鵝1戶,欄存鵝2 000只;鴨2戶,欄存鴨2 180只;鵪鶉養殖戶1戶,欄存32 000只;鴿子養殖戶6戶,欄存3 000只。全縣規模場存欄量總計441 060只,占全縣禽總欄存的74%,散養僅占全縣的26%。規模養禽已遠遠超過了散養禽數量,占據主導地位。
(一)政府重視,責任明確
1.近年來,洋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每年都要召開由各鎮(辦)鎮長、獸醫站長參加的防疫會議,下發專題文件,對禽病防疫工作做具體安排部署。
2.縣、鎮、村層層簽訂防疫目標責任書,納入鎮、村年度綜合考核,形成了層層抓落實的責任追究機制,有力地促進了禽流感防疫工作高效規范運行。
(二)強化技術培訓,提升防疫技能。
1.分級培訓。縣、鎮分級組織召開防疫技術培訓會,就防疫操作技術和疫苗管理及臺帳填寫進行專題培訓。
2.分片包干。抽調專人深入鎮、村、組跟班防疫,糾正防疫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現場指導培訓,提高操作技術水平。
3.組建防疫小分隊。組建2~3人的防疫小分隊進村入戶、踏欄防疫、不留死角,免疫抗體水平逐年提高,防疫反應和死亡率不斷下降。
(三)突出重點,提高免疫密度
1.實行規模場疫情觀察員派駐制度。縣、鎮站落實規模場防疫監督及疫情觀察員,并掛牌公示,全面落實監管責任,實行全程監督。
2.落實主體責任。與各養禽大戶簽訂《規模養殖場動物防疫目標責任書》,強調養殖者為動物免疫第一責任主體。
3.加強督導。定期深入養禽規模戶,督促其按程序做好防疫,杜絕浪費,確保疫苗真防、真打、真有效。
4.加強監測。防疫結束后,隨機抽樣進行抗體檢測,科學評估防疫效果,為養禽戶提供科學參考依據。
5.加強檢疫,以監促防。家禽出欄時,到場到戶實施檢疫,檢查免疫檔案,真正做到以檢促防,防、檢、監結合。
(四)狠抓疫苗管理,確保防疫質量
1.按計劃供苗。根據各鎮疫苗計劃及時采購疫苗、耳標、藥械等物資,按需供給,計劃發放,杜絕浪費。
2.冷鏈貯運,確保質量。在疫苗的貯存和運輸環節,嚴格按照冷鏈貯運要求,做到“見箱發苗,加冰領用”。
3.專人專管。縣、鎮均確定專人管理疫苗、物資,確保臺帳清楚,帳庫相符。
(五)科學布點,全面監測
1.科學制定流行病學調查方案,建立健全縣、鎮、村級監測網絡,落實疫情觀察員,靈通信息,掌握疫情動態。
2.堅持定點和緊急流行病學調查。在全縣18個鎮(辦)選擇疫情定點監測點,開展定點流行病學調查。同時成立了緊急流行病學調查專家組,專門負責疑似疫情緊急流行病調查工作。
3.嚴格疫情報告制度。建立業務、行政兩條線分級疫情報告制度,設立動物防疫舉報電話,確保疫情信息暢通。
4.科學評估免疫質量。每季在各鎮隨機采集禽血清樣品,開展免疫抗體檢測,分析評估禽類群體免疫抗體保護水平。
5.及時查漏補針。普防結束后,每月按時開展補針工作,堵塞防疫漏洞,確保群體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
(六)多方籌措經費,保障防疫順利開展
每年,縣財政安排防疫經費專項經費5萬元,用于購買防疫器械、車輛運輸及差旅費等支出;動物防疫反應、死亡補償專項經費5萬元,用于防疫反應、死亡補助。
(七)嚴格防疫考核,確保質量過硬
1.認真自查。普防結束后,各鎮及時組織開展自查自糾,完善檔案,村自查率100%、組自查率要達到30%。
2.嚴格考核。普防結束后,縣上組織人員對各鎮防疫工作進行全面檢查考核,并將結果納入鎮、村年度綜合考核。
3.嚴肅責任。對組織不力、措施不位到、工作不認真,檢查考核達不到標準要求者,進行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對造成重大失誤的,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應用禽流感病毒H5、H7亞型血凝-血凝抑制試驗,準確分析評估防疫效果。
1.抽樣方法: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分別在18個鎮和10個規模養禽場采集禽血清數份。
2.使用禽流感病毒H5、H7亞型血凝抑制試驗抗體、抗原試劑檢測血清樣品。
3.收集整理全縣免疫抗體監測數據,縱向比較檢測結果,評估免疫效價。

年度 H5亞型 H7亞型樣品數量 檢測數量抗體合格率(%)樣品數量檢測數量抗體合格率(%)2014春季 98 98 90秋季 96 96 902015春季 90 90 90.2秋季 94 94 902016春季 181 181 91秋季 180 180 91.12017春季 300 300 92 346 346 未檢出
1.政府重視是保障。建立“政府負總責,部門各司其職”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責任機制,才能確保防疫工作高效規范運行。
2.狠抓疫苗是前提。加強疫苗管理,保證疫苗質量,是防控疫病的前提。
3.集中防疫是基礎。每年春、秋兩季集中防疫,結合平時補針,是防止疫病發生流行的基礎。
4.突出重點是關鍵。規模養禽已占據主導地位,加強規模場禽流感防控是確保不發生禽類重大動物疫病區域性流行和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關鍵。
5.加強監測利長遠。加強實驗室免疫抗體監測,科學分析研判疫情形勢,有利于依法防控、科學防控。
6.科學預警是支撐。建立健全疫情監測網絡,及時掌握疫情動態,靈通疫情信息,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處置,確保疫情不發生,有疫不擴散是科學防控的重要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