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詩芳 陸瑋 沈翊 江瑤 徐燚
(浙江省氣象臺,浙江 杭州 310017)
浙江省臺風報告單業務發展及思考*
楊詩芳 陸瑋 沈翊 江瑤 徐燚
(浙江省氣象臺,浙江 杭州 310017)
臺風報告單是浙江發布臺風預報預警的一個重要出口,是浙江省臺風預報預警業務能力與水平的集中體現。本文回顧了近年來浙江省臺風報告單業務的發展情況,廣泛調研了國內外各臺風預報機構臺風預報預警發布情況,并以中央氣象臺、中國臺灣中央氣象局、美國颶風中心的臺風預報警報產品為例進行詳細剖析。在此基礎上,分析了臺風報告單的功能定位、設計原則。通過對比分析,理出目前浙江臺風報告單業務存在的不足,如規范性欠缺、文字表述過多、技術支撐不夠等,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到臺風報告單的發布時效。遵照設計原則,對現行臺風報告單產品樣式進行初步設計和思考。針對臺風報告單功能實現,提出后臺技術支撐上的思考和建議,包括加強臺風客觀預報產品的研發,加強臺風報告單自動生成系統的研制等。未來還需要對臺風報告單業務系統進行改進,促進浙江臺風報告單業務更快更好發展,不斷提高浙江臺風預報預警服務能力,更好服務浙江經濟社會建設。
臺風報告單;預報預警;功能定位;設計原則
浙江是一個飽受臺風侵害的省份,防臺抗臺是浙江氣象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同時,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對臺風預報服務提出更高要求。近年來,臺風報告單+作為浙江氣象部門向社會公眾發布臺風信息的綜合性預報服務產品,在決策服務、公眾服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浙江臺風預報預警業務能力與水平的集中體現。
浙江自2008年開展臺風報告單業務以來,臺風報告單制作系統不斷完善。經過近幾年實踐,規范化程度不斷提高,制作流程逐步優化,內容針對性不斷增強[1]。
世界多個臺風預報機構都有開展臺風消息報告(或警報)業務,只是說法或者名字不同,內容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對當前活動臺風的實況信息、未來動態、影響預報進行報告,臨近時對可能遭受影響的區域進行預警,如中央氣象臺、美國的國家颶風中心(NHC)、日本氣象廳、中國臺灣中央氣象局、澳大利亞氣象局等。浙江是開展臺風報告單業務較早的沿海省份,在省級預報的指導和帶動下,浙江各地市氣象臺也紛紛開展臺風報告單業務。
本文回顧了近10年浙江臺風預報服務情況,特別是臺風報告單業務的發展情況,參考中央氣象臺、中國臺灣中央氣象局、NHC臺風預報預警產品的發布情況,通過對比分析,發現不足,為后期浙江臺風報告單業務發展做一些思考和設想,以促進浙江臺風報告單業務更快更好發展。
1.1 早期臺風路徑預報圖
2008年以前,浙江還沒有開展真正的臺風報告單業務,對于臺風動向,僅是給出臺風未來移動趨勢和概率范圍示意圖,并標注臺風未來48 h的位置(圖略)。
近十年,數值預報技術突飛猛進,針對臺風的預報產品也大大豐富,國內外對臺風的預報預警服務能力大幅提升,無論是產品形式,還是時間分辨率、發布頻次、產品的自動化程度都比以往有大幅提高。
1.2 第一代臺風報告單
2008年開始,浙江嘗試開展臺風報告單業務,此時制作的臺風報告單暫稱之為第一代臺風報告單。臺風報告單由文件頭、信息主體、臺風路徑預報圖、下次發布時間4部分組成。文件頭包括發布單位、期號、發布時間;信息主體包括10個方面的內容,分別為臺風編號和命名、臺風強度、中心位置、中心氣壓與最大風速、風圈半徑、未來72 h預報、臺風動態、風雨實況與預報、警戒區域、注意事項。這十方面內容是目前臺風報告單的雛形。
總體來講,第一代臺風報告單給人的印象是文字較多、行文繁瑣。但是作為一項新興業務,具有開創性意義,使浙江臺風預報服務業務開始走向規范化。
1.3 第二代臺風報告單
2009年在第一代臺風報告單的基礎之上進行了優化、改版,這里稱之為第二代臺風報告單。改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去掉了段前編號;二是將臺風基本信息、動態分析、風雨實況、風雨預報、臺風路徑預報、防御區域及措施建議進行了分欄顯示。
改版后的臺風報告單,樣式更加規范,層次更為清晰,重點更為突出。2009年、2010年的臺風報告單樣式都是這個版本的。
1.4 第三代臺風報告單
臺風報告單作為一項新興業務,省臺一直在摸索中前進,不斷對制作系統進行改進完善,提高自動化程度。2011年對臺風報告單又進行了改版,改版后的第三代臺風報告單如圖1所示。不僅內容進行了重新規范,附圖也有規定。在臺風警報階段,附圖包括臺風路徑概率預報圖、24 h海上大風預報圖、未來3 h降水預報圖、過程累積降水量圖、過程大風實況圖、24 h降水預報圖。內容較前面兩個版本有大大擴充。

圖1 1416號臺風“鳳凰”第31期臺風報告單樣例
2013年3月份,浙江省氣象局下發《臺風業務和服務補充規定》(以下簡稱《規定》)[2],根據浙江實際情況,對中國氣象局《臺風業務和服務規定》(氣發〔2012〕38號)[3]進行細化和補充,這也是專門針對臺風報告單業務設立的規定。
通過近幾年實踐,臺風報告單業務漸趨成熟。
2.1 中央氣象臺
當西北太平洋有臺風活動時,中央氣象臺每天3次發布臺風公報。臺風公報內容包括文件頭、標題、主體內容、臺風路徑概率預報圖4個部分。主體內容包括臺風基本信息、臺風未來移動路徑、強度變化趨勢及后期展望,還包括天氣影響和關注重點。
當臺風進入48 h警戒線以后,中央氣象臺開始每天3次發布臺風預警(臺風預警樣稿見圖2)。臺風預警除了給出臺風基本信息、未來動態以外,還給出未來24 h具體大風預報及降水預報,并附預報圖、防御指南。與臺風公報內容相比,臺風預警內容更為詳細、具體、有針對性。

圖2 中央臺臺風警報樣例[4]
中央氣象臺發布的臺風公報、臺風預警對下級臺站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2.2 中國臺灣中央氣象局
中國臺灣中央氣象局臺風警報單業務開展較早。對于海上、陸上臺風警報發布設有一定的標準,主要是24 h、18 h內,臺風7級風范圍可能侵襲臺灣本島100 km以內的海域、島嶼時開始發布,每3 h發布一次,必要時加發。
臺風警報單以傳真報的形式發布(圖3)。文件頭包括發布單位、期號、發布時間;主體內容包括臺風基本信息、預報信息、臺風動態、警戒區域及事項,還包括暴雨預報、過程雨量實況;后附臺風路徑概率預報圖。
臺風警報單內容控制在一頁內,時效性很強,基本實現自動化。

圖3 中國臺灣中央氣象局臺風警報單樣例[5]
2.3 美國颶風中心(NHC)
圖4是美國颶風中心(NHC,National hurrican Center)官方網頁對當前活動風暴中心的5 d預報和沿岸警戒區域圖。雖然只是一張簡單的圖,但是囊括信息眾多,包括當前時間、發布單位、未來移動、概率范圍、關注區域、警戒區域等。一目了然,還包括一些必要的圖例說明。

圖4 NHC風暴中心5 d預報及沿岸警戒圖[6]
除了有圖片形式的臺風預報圖以外,NHC還有針對不同對象發布的文字報告產品,如針對普通民眾發布的熱帶氣旋公報(TCP, Tropical Cyclone Public Advisory)、針對預報員發布的熱帶氣旋預報(TCM, Tropical Cyclone Forecast/Advisory)及更深入的熱帶氣旋專報(TCD, Tropical Cyclone Discussion)。
這里僅以NHC的熱帶氣旋公報(TCP)[6]為例(樣例略)說明其大致內容。NHC的文字產品遵循WMO規定的預報產品標準。內容包括文件頭、公報編號、發布單位、發布時間、熱帶氣旋重要變化信息(如增強或減弱等)及警戒區域,接下來是當前時刻熱帶氣旋基本信息、預警情況、熱帶氣旋動態、影響預報、下次發布時間及預報員信息。TCP很好地體現了美國臺風預警產品的規范性和權威性。
3.1 臺風報告單產品的功能定位
最早,臺風報告單承擔著決策服務產品的功能,一些內容按決策服務需要編寫,同時也作為公眾產品對外發布,這樣就帶來一些弊病。決策服務材料服務于決策層面,考慮得較為全面,需要字斟句酌,形式也較為靈活,這些都影響了臺風報告單作為公眾產品發布的時效性。而普通民眾可能不需要了解得那么詳細,他們只需要了解臺風強度、大概位置、什么時候會有影響、會帶來怎樣的影響。這一點可以參考前述NHC的做法,建立面向不同用戶的臺風報告單版式,針對不同對象,內容各有側重。這也是浙江臺風報告單業務后期需要努力的方向。這里僅以面向社會大眾的臺風報告單為例討論其功能定位。
臺風報告單作為一種直接面向公眾的預報服務產品,肩負科普性與警戒性兩種功能,同時作為官方消息,又要具有一定的權威性。
首先,臺風報告單應該是一份貼合大眾需要、讓普通老百姓能夠看得懂的科普產品。忌專業術語過多,晦澀難懂,同時所附圖片要有一些必要的圖例說明,避免公眾不理解或曲解圖片意思。
其次,要突出其警戒性,重要信息一目了然。發布臺風報告單的初衷就是及時地告訴人們最權威、最重要的臺風信息,使人們提前做好防御準備。臺風報告單應該有所言有所不言,如果面面俱到,又不能凸顯重要信息,就淡化了主題,起不到警示作用。
最后,臺風報告單要體現一定的權威性。浙江省政府積極推進以氣象預警為先導的全社會響應機制建設,氣象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將更加重要。氣象預警信息就是發令槍,起到先導作用,因此要有一定的明確性和強制性,忌模棱兩可。同時,臺風報告單相關內容要力戒錯誤,以免影響其權威性。
3.2 目前浙江臺風報告單產品存在的不足
3.2.1 規范性欠缺
目前執行的《規定》根據浙江實際情況,對臺風報告單的適用標準、發布頻次、報告單內容、附圖等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臺風變化快、形勢復雜多變,很難完全按照規定執行;另一方面,技術支撐不夠,“規范化”的文件不能在“程序化”上得到體現,導致不同預報員操作會出現不一致的現象。從前述浙江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臺風報告單產品的樣式來看,不規范、不統一的情況表現得尤為突出。在一些固定表述上過于隨意,沒有統一說法。說明我們在臺風報告單產品的規范化方面研究還不夠深入。
3.2.2 文字表述過多
目前,浙江臺風報告單產品采用的是word格式,打開首先看到是一屏文字,在如今這個快速閱讀、眼球為王的時代,已經不符合人們的閱讀習慣。人們最希望能夠通過標題、或者一句話、或者一幅圖的方式快速直接地獲取信息。解決的辦法就是重要信息突出顯示、減少不必要的信息、臺風路徑預報圖首頁顯示、最大限度地將重要信息通過圖片顯示等。圖片相比文字有更好的表達效果,不需要太專業的知識就能對臺風的未來動向、可能影響的區域、預警區域一目了然。
另一方面,文字表述過多,導致篇幅過長,延長了制作時間,降低了時效性,也增加了出錯概率。
3.2.3 技術支撐不夠
一份簡單、快速、高質量的臺風報告單產品背后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撐,包括臺風路徑概率預報圖(或者臺風預警圖)的自動生成、臺風報告單編輯系統的支撐等。這些系統目前人工干預太多,還沒有完全實現自動化。后臺數據支撐也很重要,如臺風路徑數據庫、風雨實況數據庫、風雨預報產品庫等。目前這些后臺數據庫支撐還不足。
3.2.4 時效性不強
臺風報告單時效性不強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發布臺風消息或者臺風警報階段,也就是說越需要時效性的時候越不能滿足要求。例如一份臺風警報單產品從制作、簽發到發布,時間在1.5 h左右,而臺灣臺風警報單發布時間在15 min左右,差別實為懸殊。這種臺風報告單制作水平遠遠達不到氣象現代化及社會公眾的要求。前述所及的3個因素都是導致時效性不強的原因。規范性欠缺導致本可以固化的內容需要一次一次斟酌;文字表述多導致篇幅長、需要審核的多;技術支撐不夠導致出圖、本可以程序化實現的環節需要人工操作等。重點解決這些環節,才可以真正解決時效問題。
3.3 臺風報告單產品設計原則
3.3.1 時效性
時效是氣象預報產品的生命,尤其像臺風這樣的高影響天氣。臺風變化多端,社會公眾亟需實時了解臺風最新動態,如果時效不能滿足要求,服務效果將大打折扣。在保證臺風預報準確率的前提下,實時、快速、穩定的臺風預報產品無疑會吸引更多用戶群。特別在臺風警報階段,及時發布臺風預報預警信息能為防臺抗臺爭取更多時間。
3.3.2 規范性
臺風報告單作為一種官方的、常態化的預報服務產品,在用語上要力求標準、規范。首先要對一些關鍵字段進行規定,如“移向移速”、“臺風動態”、“防御區域”、“防御事項”等,形成模板,一旦確定,不能隨意更改。其次,在日常預報服務中,注意形成標準用語庫,如“正在加強”、“繼續加強”、“快速移動”等,在制作臺風報告單時,一些表述可以通過程序判別自動從標準用語庫中調取,這樣更有利于規范化產品的生成。
3.3.3 可讀性
可讀性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文檔的整體美,排版清晰,親和力強,讓公眾愿意讀下去;二是重要信息能夠突出顯示,能迅速抓住人們眼球,起到傳播作用;三是能適應不同傳播媒介的需要,使內容與形式相得益彰。目前網絡發達,傳播媒介多種多樣。如果是在手機上顯示,就要根據手機屏幕小、顯示內容有限的特點,重新設計臺風報告單的顯示方式;如果是在電腦屏幕上顯示,就要根據其屏幕大、操作方便的特點,對臺風報告單的顯示方式進行優化。
3.4 臺風報告單產品發展構想
根據浙江臺風預報服務實際需要,并參考國內外臺風預報預警產品的表現形式,對浙江臺風報告單的樣式進行初步構想。對臺風簡報單、臺風報告單、臺風警報單產品的結構、版式、內容初步進行設計,盡量遵循前文所述的設計原則,并盡量解決目前臺風報告單產品存在的不足。
3.4.1 臺風簡報單
《規定》明確:當15°N~35°N、105°E~140°E范圍內有編號臺風活動,且尚未發布臺風消息、臺風警報時,以《臺風簡報單》的形式提供編號臺風的活動情況、路徑預報。每天制作四次,分別為03:30、09:30、15:30和21:30。
臺風簡報單應包括:臺風報告單類別;發布單位、編號(報告單編號應該具有唯一性,便于存檔和查找)、發布時間;臺風編號信息(臺風編號、中文名稱、國際命名);預警級別;臺風強度信息(強度、中心氣壓、近中心最大風力);中心位置;移速移向;臺風動態;下次發布時間;并附臺風路徑概率預報圖。(臺風簡報單樣稿設計圖略。)
臺風簡報單所包含的內容,基本上全部可以通過程序自動實現,提高了工作效率。
3.4.2 臺風報告單
《規定》明確:浙江省氣象臺發布臺風“消息”階段,采用《臺風報告單》形式發布編號臺風的活動情況、路徑預報及防御措施建議等。每天制作4次,分別為03:30、09:30、15:30和21:30。
臺風報告單除了應具有臺風簡報單所包括的一些基本信息以外,還應包括防御區域、防御事項、風雨預報。當受臺風或外圍影響,實況出現8級以上大風、暴雨時,還應包括風雨實況。所附圖需增加過程累計雨量實況分布圖、24 h海上大風預報圖、24 h雨量預報圖。(臺風報告單樣稿設計圖略。)
雨量實況可以通過程序自動實現,風雨預報、防御區域、防御事項需要預報員主觀判斷。在形勢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可以自動調入上期內容。
3.4.3 臺風警報單
《規定》明確:浙江省氣象臺發布臺風“海上警報”、“警報”和“緊急警報”期間,采用《臺風警報單》形式發布編號臺風的活動情況、路徑預報、風雨影響預報及防御措施建議等。每天制作8次,分別為00:30、03:30、06:30、09:30、11:30、15:30、18:30、21:30。
臺風警報單包括的內容與臺風報告單相同,不宜過于復雜,因為警報期間,應該讓人們更快地知道臺風相關重要信息,如果涵蓋的東西過多,就會影響發布時效。
臺風報告單、臺風警報單中,預警級別、防御區域加紅、加粗顯示,起到突出作用。風雨實況、風雨預報文字較多,附在臺風路徑概率預報圖之后。臺風警報單樣例設計如圖5所示。

圖5 臺風警報單樣稿設計
3.5 臺風報告單后臺技術支撐分析
3.5.1 臺風客觀預報產品
臺風報告單關鍵是向公眾報告臺風的未來動向及風雨影響,這些都需要臺風客觀預報產品做支撐?!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有良好的臺風路徑、強度客觀預報產品、風雨預報產品做支撐,才可以快速組裝出一份高質量的臺風報告單,這些都需要前期大量的技術投入。
3.5.2 臺風報告單制作系統
目前的臺風報告單制作系統是當前浙江省臺風預報服務業務的重要支撐軟件之一。通過該系統,大大減輕了預報員工作量,降低了出錯率,提高了制作效率。雖然目前的臺風報告單制作系統還存在諸多不足,與其他機構類似產品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是在當前階段仍有其重要意義。
一個成熟的臺風報告單制作系統應該包括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臺風路徑概率預報圖(或者臺風預警圖)生成系統;另一部分是臺風報告單編輯系統。一張規范、信息含量豐富的臺風路徑概率預報圖目前還是欠缺的。目前的臺風報告單編輯系統自動化程度、便捷性都還不能滿足需求。一個自動化程度高的臺風報告單編輯系統應該是基于數據庫的;自動實現用語轉化;風雨實況也可以通過后臺數據庫自動生成,減少人工統計;同時也應該是模塊化的,方便組裝,以滿足不同傳播媒介的需要。
通過智能化的臺風報告單制作系統,實現“機器換人”,真正體現氣象現代化水平,讓預報員從大量的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這樣預報員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對臺風本身的分析研究及臺風風雨預報中,真正發揮預報員的作用,提高臺風預報準確率。
防臺抗臺,責無旁貸。浙江省氣象部門一直致力于做好臺風預報預警,提高臺風業務現代化水平。文章從浙江臺風報告單業務近年來的發展說起,并對其他機構的臺風預報預警產品進行分析,查找浙江臺風報告單業務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浙江臺風報告單業務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時效性不強、規范性不夠。究其原因,在于對規范的研究不夠、技術支撐不夠。找出問題關鍵所在,為解決問題找到突破口。
文章對臺風報告單產品的設計原則進行了研究,并吸收其他臺風預報預警產品的優點,結合浙江實際對未來臺風報告單產品樣式進行了初步探索和設計。
新技術日新月異,臺風預報預警業務也要推陳出新、與時俱進,這樣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更好服務浙江經濟社會建設。必要的時候,可以借助外部技術力量,更快促進浙江省臺風報告單業務現代化進程。
[1] 陸瑋,張子涵,楊軍.浙江省臺風報告單制作系統技術簡析[J].浙江氣象,2014,35(01):28-31.
[2] 浙江省氣象局關于下發臺風業務和服務補充規定的通知(浙氣函〔2013〕65號).
[3] 臺風業務和服務規定(氣發〔2012〕38號).
[4] 臺風公報.http://www.nmc.cn/publish/typhoon/warning.html.
[5] 臺風消息.http://www.cwb.gov.tw/V7/prevent/typhoon/ty.htm?.
[6] 美國颶風中心熱帶氣旋消息.http://www.nhc.noaa.gov/cyclones.
2016-07-27
*資助項目:浙江省氣象科技計劃項目2012ZD02、2013ZD03、2016ZD08
+本文所指臺風報告單,如果不做特別說明,是臺風簡報單、臺風報告單、臺風警報單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