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愛玉
(淄博職業學院,山東淄博255314)
翻轉課堂教學法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
——以高職護理專業預防醫學課程中統計學部分教學為例
邵愛玉
(淄博職業學院,山東淄博255314)
目的研究翻轉課堂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專業預防醫學課程中統計學部分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淄博職業學院護理學院護理專業2015級1、2班學生為研究對象,將兩班學生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取翻轉課堂教學法,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法。結果實驗組階段性測試平均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01);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兩組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翻轉課堂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與整體素質,有助于個性化教學的實施。
翻轉課堂;高職;護理專業;預防醫學;統計學
衛生統計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既是高職護理專業預防醫學課程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受學生個體差異、學時少及反饋滯后的限制,傳統教學法往往很難在有效的時間內使學生全面理解、掌握統計學的主要原理和應用方面的知識。翻轉課堂教學法通過數字化資源、信息化手段,使絕大多數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達成學習目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配對資料比較的t檢驗為例,探討翻轉課堂教學法在預防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1.1 對象
選取我院護理專業2015級1、2班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1班57人,2班76人,合計133人。
1.2 方法
1.2.1 分組方法將2015級護理專業1、2班學生隨機分成兩組,其中一組為實驗組,采取翻轉課堂教學法;另一組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
兩組采用的教材相同,并由同一名教師任教。兩班學生入校成績、年齡、性別及入校后各科成績等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2 翻轉課堂課前教學設計及實施以統計學方法中的配對資料比較的t檢驗為例。首先,教師認真研究教學內容,將傳統教學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分解成若干個知識點或知識碎片。將主要知識點或知識碎片按照邏輯關系,利用超級錄屏軟件錄制成4個微課課件,即配對設計的概念及類型、配對資料比較t檢驗的解題思路、配對資料比較t檢驗的方法、卡西歐fx-220計算器統計功能鍵在t值計算中的應用(包括操作演示視頻)。每個課件時間不超過5分鐘。
然后,將微課課件在課前兩周通過教學資源平臺上傳至專業資源庫,同時將學習資料上傳至班級QQ群。學生通過下載教學資源、在線觀看等方式,利用電腦、手機在晚自習或其他業余時間自主學習。將實驗組學生隨機分成7組,每組8~9人。
翻轉課堂教學前,首先,教師告知學生翻轉課堂學習方法及考評辦法,要求學生認真、反復觀看視頻;其次,學生分組討論,完成相關作業,并在下次課前兩天上交;最后,告知學生下次上課時,任課教師將從每個小組中隨機選擇一名學生講解作業,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該名學生的成績即為該組所有學生的成績。此外,教師加入學生班級QQ群,通過QQ群以及教學資源平臺解答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1.2.3 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及實施通過課前批閱學生作業與課堂抽查提問,教師可以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共性和個性問題,以便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放矢地講解相關知識。
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需要按照傳統教學模式(復習舊課—講解新知識點—討論—小結—布置作業)授課,可以根據學情讓學生完成課后作業,教師進行啟發引導,答疑解惑,在課堂教學快結束時進行總結歸納、要點講解和點評。
1.2.4 教學評價教學結束后對兩組學生進行階段性測試,同時問卷調查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
2.1 兩組階段性測試成績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階段性測試成績比較(分)
表1顯示,實驗組階段性測試平均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2.2 兩組階段性測試成績構成分析(見表2)

表2 兩組階段性測試成績構成分析(n)
表2顯示,兩組階段性測試成績構成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2.3 問卷調查結果
根據課程標準中統計學部分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共選取了7項指標對兩組進行問卷調查(見表3)。兩組共發放問卷133份,收回133份,有效回收率100%。

表3 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n)
3.1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法的必要性
傳統教學法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教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部分學生課上未能真正消化吸收新知識;課后作業、期末考試反饋滯后,甚至無法做到有效反饋。究其原因在于:(1)高職學制短、教學內容多、學時少,雖然教師能融教、學、做于一體,但是教學反饋時間短,覆蓋面窄,課上按需延長反饋時間不現實且現有條件不允許;(2)學生多、教師少,教師教學任務重,批改作業、反饋問題不及時、不全面;(3)學生課上能夠集中精力的時間短、知識接受能力參差不齊,部分學生課堂學習效果差,導致不能消化的知識越積越多,甚至喪失繼續學習的勇氣,進而出現上課睡覺、課后抄作業等現象。
3.2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法的可行性和優越性
目前,大多數學校搭建了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部分教師開設了網絡課程,每個班級均創建了QQ群,這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
研究發現,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的局面;轉變了過去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理念;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體的戰略轉變;緩解了學時少、學生多,課堂教學師生互動不充分、教學反饋不及時的矛盾;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學習以及教師因材施教的需要;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其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
3.3 加強學校軟硬件建設的迫切性
表3顯示,實驗組仍有少數學生不愿意繼續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法,究其原因在于:學校無線網絡沒有全覆蓋,學生使用流量上網無疑會增加額外的支出,同時使用手機小屏幕觀看視頻無疑會降低觀看效果;圖書館可容納人數少,學生不能完全根據自己的時間到圖書館學習;有些教室缺乏多媒體設備,不能滿足學生自習課期間自主學習需求。
筆者在與教師的座談中發現,雖然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法有諸多優勢,但部分教師仍然缺乏教學熱情。究其原因在于:要想真正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法,實現課堂教學過程前移,教師就必須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將大量知識拆分成若干個知識點或知識碎片;要重新編寫教案,重新設計課件,自行錄制能激發學生興趣、保證觀看效果的短小精悍的且最好不超過5分鐘的授課視頻;課前要做好指導語的編寫、學生學習的發動及線上答疑、批改課前作業等各項準備工作;課上還要及時根據學生學情講授教學內容,參與小組討論,為學生答疑解惑。如此一來,所費時間、精力更多,難度更大。
綜上所述,學校應從政策、資金、技術上予以支持,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出臺提高教師教改積極性的制度、辦法。同時,教師應加強自身學習,提高信息化教學水平,克服畏難情緒,積極參與教學方法改革。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保障翻轉課堂教學法的有效實施,確保翻轉課堂教學效果。
G424.1
B
1671-1246(2017)13-0052-03
山東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科研規劃課題“以職業技能競賽為抓手促進高職護理專業教學改革研究”(2015zcj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