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桐梅,馬榮華,顧垚,艾梅,張秋實,潘青
(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蘇州215009)
對高職院校母嬰護理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思考
朱桐梅,馬榮華,顧垚,艾梅,張秋實,潘青
(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蘇州215009)
建設高職院校精品資源共享課,在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及學習評價方式改革的同時實現精品資源開發(fā)與共享,對服務學習型社會、培養(yǎng)適應行業(yè)發(fā)展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具有現實意義。
高職院校;精品資源共享課;母嬰護理
母嬰護理精品資源共享課是我院2014年第一批立項建設的44門課程之一,經過3年的建設與運行,我們在主要使用者——學生中進行問卷調研,以了解母嬰護理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得失,以便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服務。
1.1 資料
選取2015級護理專業(yè)20個班中的5個班(每班20人)為研究對象,均為女生,條件是有智能手機,可以上網并且會上網,已完成母嬰護理課程所有內容的理論和實踐學習。
1.2 方法
課題組自行設計問卷,包括兩部分共21個問題。第一部分:了解學生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網絡資源的普遍認識,共8題;第二部分:收集學生母嬰護理精品資源共享課使用情況,共13題,其中最后一題為開放性問題。回收問卷100份,有效問卷98份,兩份因沒有回答完全而作廢,有效回收率98.00%。
(1)學生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網絡資源的普遍認識,包括對網絡課程的理解;是否清楚所學專業(yè)有幾門精品資源共享課;是否了解精品資源共享課網站網址;相比面授學習,是否更愿意接受網絡課程學習,理由是什么;如果條件允許,是否愿意參加課外遠程教育;如果參加網絡課程學習,最關注的問題是什么;如果不愿意參加,原因是什么;最喜歡或經常使用的網絡課程資源是什么。
統計學生答案發(fā)現,學生對網絡課程理解清晰。84.69%的學生清楚所學專業(yè)有幾門精品資源共享課,1.02%的學生不知道精品資源共享課網站網址,42.86%的學生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網站網址有所了解,55.14%的學生熟悉課程網址。63.27%的學生更愿意接受面授學習,其中93.55%的學生選擇面授學習的理由是網絡課程學習缺乏情境性教學,與教師和同學之間溝通存在異步性,互動不夠。如果條件允許,76.53%的學生愿意參加課外遠程教育。如果參加網絡課程學習,學生最關注的問題由高到低依次是學習資源、課程設置、師資力量、技術支持。對于不愿意參加網絡課程學習的原因,31.63%的學生認為是網速慢,經常卡;48.98%的學生更喜歡傳統教學模式。76.53%的學生選擇“學習幫助(測試題、模擬題)”是最喜歡或經常使用的網絡課程資源。
(2)學生母嬰護理精品資源共享課使用情況,見表1。

表1 學生母嬰護理精品資源共享課使用情況[n(%)]
在調查學生“是否有使用該門資源共享課的經歷”后,又加上了使用次數選項:選擇1~2次的占13.40%,3~4次的占22.68%,5~6次的占15.46%,7次及以上的占48.46%。“班級空間、交流論壇”是學生最不關注的模塊,也是學生希望改進的模塊。
3.1 開展母嬰護理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指導思想及意義
高職院校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是提升高職教育質量,加速職業(yè)教育為社會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重要舉措;《教育部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1]8號)指出:精品資源共享課是以高校教師和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學習者的基礎課與專業(yè)課等各類網絡共享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旨在推動高校優(yōu)質課程教學資源共建共享,促進教育教學觀念轉變、教學內容更新和教學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1]。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過程中要推進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質量。
3.2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大多數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在中學階段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入學以后不能適應大學生活;護理專業(yè)課程多,教師講授節(jié)奏快;學生都有手機,由于沒人限制看什么內容,一天看多久,以致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有小部分學生不知道自己所學專業(yè)的精品資源共享課有幾門,不知道網址;大部分學生選擇傳統教學模式的原因是不喜歡網絡課程學習,認為它缺乏情境教學,與教師和同學之間溝通存在異步性,互動不夠。大多數登錄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學生是為了做題、應付考試,從不關注課程其他模塊,教師為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心錄制的視頻無人問津。
3.3 母嬰護理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成效有待提高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于二年級進行專業(yè)課學習,經過一年的過渡,已基本適應大學生活。母嬰護理作為重要的專業(yè)課,受到學生關注,調查顯示,只有一名學生不知道母嬰護理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存在,大部分人能對模塊架構與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學生最關注的仍然是作業(yè)與考試,目的是課后復習,鞏固,備考,提高成績;大多數學生認為母嬰護理精品資源共享課有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對該門課程的學習幫助很大。此外,學生仍然最關注分數,希望有更多試題,答題、提交答案及錯誤分析都能更便捷。由于學生對網站多數資源缺少關注,以致精品資源共享課交流論壇使用率較低,由于QQ群交流更便捷,因此很多師生通過這個途徑進行交流。
3.4 對母嬰護理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及使用存在問題的思考
3.4.1 學習者單一目前母嬰護理精品資源共享課的使用者僅局限于本校本專業(yè)師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網絡技術問題,另一方面則是沒有在學院進行宣傳以及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觀能動性不夠。目前全院的精品資源共享課都存在不能吸引更多學習者的問題。因此,如何讓精品資源共享課發(fā)揮示范效應和充分共享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3.4.2 信息資源使用不方便、更新不及時信息資源建設與更新需要資源管理者、技術人員以及教師三方合作。其中,具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教師是核心,資源管理者和技術人員提供有力支持與保障,三方如何合作,從而將信息資源建設得更好、更便捷,是在建設期及今后都應該重視的問題。
3.5 對母嬰護理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及使用的建議
3.5.1 健全激勵機制為充分開發(fā)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推動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課程建設者應及時掌握該領域最新研究成果,關注學科進展,使教學內容不斷得以補充和更新。這就需要學院管理層充分重視,教師投入大量精力。而教師科研任務較重,同時還承擔著教學任務,在研究并更新課程網站資料時易顯得精力不足。因此,應建立有效評價激勵機制,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及時更新精品課程資源[2]。保證網絡課程內容每年更新率達10%以上,按照精品課程建設五年規(guī)劃持續(xù)推進,將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落到實處,使學習者真正受益。
3.5.2 加強精品課程校際交流領先的教學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習者流連忘返,學習一次即可產生濃厚興趣,隨之對網站的關注增多,同時還介紹其他人相繼加入學習[3]。因此在學院內部應重視推廣,將課程建設經驗與方法介紹給其他教師,“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提高學院課程建設總體水平。
3.5.3 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統一軟件支撐平臺精品課程資源必須保證學生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得學習資源。許多學生表示不能忍受過慢的網站速度。因此,學院應在此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配備足夠的計算機專業(yè)人員,建立高效、系統、運行良好的教學軟件平臺[4]。
醫(yī)學是一門典型的經驗積累性學科,早期的學校教育只能幫助學生獲得基礎知識,但是疾病現象個體差異顯著的事實,要求醫(yī)務工作者必須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與能力,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使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平臺和大量不斷更新的學習資源[5];國務院“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強調,提高婦幼健康水平,實施母嬰安全計劃;母嬰護理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與使用可以為在校生和社會人群提供母嬰護理知識,為“健康中國”戰(zhàn)略做出貢獻。
[1]教育部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Z].教高[2011]8號.
[2]邱福明.高職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思考與實踐[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3,34(29):30-32.
[3]鞏小星.高校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的思考與探討[J].辦公室業(yè)務,2015(4):59,89.
[4]何鳳云,林玲,費運起.課程網絡資源建設探討[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4(7):10-12.
[5]王小莉.構建病理生理學網絡資源,促進學生自主學習[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5,17(6):546-547.
G423.04
A
1671-1246(2017)13-0130-03
注:本文系2014年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項目(2014ZXY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