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富青 王立青
在精業與敬業中成就“工匠”
——記安徽銅陵首屆“銅都工匠”、銅都勞動獎章獲得者姚成忠
文/夏富青 王立青

20多年來,他憑著對鉗工專業的癡迷和執著,練就了高超的鉗工技術,在2013年度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公司職工技能大賽鉗工專業組技術比武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名,被授予“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公司首席員工”和“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公司崗位之星”榮譽稱號。不久前,他又被銅陵市總工會授予首屆“銅都工匠”和“銅都勞動獎章”殊榮。大家在由衷贊嘆他精湛技術的同時,都想知道他的成才“秘訣”。他誠懇地說:“我是真的熱愛鉗工這一行!”他就是銅陵有色金屬集團銅山礦業公司高級鉗工技師姚成忠。
今年46歲的姚成忠1990年參加工作,初次接觸鉗工專業是1994年。那時,他剛從打點工轉為一名鉗工,當通過自己的雙手把圖紙上一條條錯綜復雜的線條變成一個個立體的零件時,便打心眼里愛上了這個專業。
“喜歡它,我就愿意下功夫鉆研它!”每當看到機修組檢修工作中很多零配件沒有成品,需要鉗工根據現場需要快速加工完成時,姚成忠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做一名技術精湛的鉗工技師。他白天向技術全面的老師傅學習,仔細琢磨技術要領,晚上回到家里經常通宵達旦鉆研《鉗工》《機械原理》《機械制造技術》等理論知識。通過日積月累,他終于掌握了鉗、焊、磨等技術,成了機械設備的“好醫生”。
練習鉗工技術是一個非常辛苦的過程,姚成忠卻把學習中的苦和累當作考驗意志和鍛煉自己的最好方式。在實踐過程中,他的手一次次被磨破,而他纏上膠布繼續堅持;身上汗如泉涌,他用毛巾一擦接著練;遇到技術難關,他認真查找資料,和同事深入探討,反復描圖、操作、修改,從不放過任何疑問。近年來,他多次被選拔參加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公司鉗工技術比武。他把每次比賽都當作技術進步的階梯,仔細觀察記錄優秀選手的技術特點和細節,回到工作崗位后繼續琢磨、苦練。憑著這種主動鉆研、鍥而不舍的學習精神,他終于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
“干就干好!”這是姚成忠的座右銘。干鉗工20多年來,他堅持把每天的工作都當成一本精彩的書去精研細讀,把每一個工件、每一次檢修都當成藝術品去精雕細琢,使自己加工的每一個零部件都成為一件“作品”。
2012年夏天,正值銅山礦業公司新礦山深部開拓工程如火如荼地進行。由于夏天氣溫高,一臺活塞式空壓機因長時間高溫工作,活塞產生“抱缸”,不僅影響井下生產供風,更影響新礦山的開拓進度。姚成忠得知情況后,立即帶領幾名工人,對這臺空壓機進行快速拆卸修理,根據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快速找出故障原因,并通過測量、計算和分析后,決定在現有條件下重新處理缸壁粗糙度。當時機房里的溫度高達四十度,在悶熱、狹小的空間里,只能一個人側俯全身才能在缸內處理缸壁。姚成忠帶領工友們反復進行縝密的測量、磨削、再測量、再磨削,累得汗流浹背,但他全然不顧。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連續奮戰,終于讓這臺空壓機重新開動起來。
姚成忠常說:“身為技術工人,就要勇于為企業排解技術難題。”
2013年夏季的一天中午,銅山礦業公司兩臺新進的螺桿式空壓機出現排氣溫度過高造成頻繁停車現象,給生產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按照以往的經驗,在冷卻器管道中加入稀硫酸清洗,將耗時一整天。姚成忠經過認真仔細檢查,斷定故障是由于機械冷卻器被水垢堵塞造成。他先磨制一個類似箭頭的鉆頭,外部鑲嵌合金金屬,再用長桿與箭頭相連,形成一個特制的長鉆頭,用來清洗冷卻器管道內壁的水垢。經過幾個小時的清洗,水垢被一點一點清洗出來,機械冷卻循環油溫度由開始的110度下降至正常的75度 ,高溫停車故障被及時排除。
雖然取得了諸多榮譽,但姚成忠謙虛如故、淡薄如初,依然每天埋頭于零件制作與設備維護等工作中,在毫厘之間追求更加精純的技藝。
2016年4月的一天下午,姚成忠突然接到單位領導的電話,說選礦車間液壓站出現故障,影響球磨機運行,需要專業人員幫助解決。他二話沒說,立即趕赴選礦車間。
液壓站每臺液壓泵提供壓力要達到6兆帕,先前兩臺液壓泵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壓力都只能達到4兆帕,而且找不出原因,只好更換一臺新液壓泵,但壓力也只有4兆帕多一些。姚成忠在狹窄的空間內仔細檢查了溢流閥、單向閥等重要部件,均工作正常。“液壓泵沒問題,溢流閥沒問題,壓力上不來,一定有泄露點。”由于液壓泵是浸藏于油箱中運行,外部看不出異樣,但在多次運行液壓泵時,油箱中不時發出嘶嘶聲。是不是油箱中有內泄露?此刻,雖然他已經是滿頭大汗、雙手油漬,但時間不等人,必須盡快找出原因。他和工友立刻將密封于油箱內的兩臺液壓泵拆卸下來,仔細查找,發現是液壓泵出油口一處管接頭松動造成密封不嚴,經處理后試運行,系統壓力達到了要求。
20多年來,姚成忠手上的工具換了一茬又一茬,維修的設備更新了一臺又一臺,他本人也熟練掌握了鉗、焊、磨等技術,成了維修機械設備的“行家”,成了大家信服的優秀鉗工技師。為了回報企業,他積極參加銅山礦業公司開展的“導師帶徒”活動,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技能傳授給青年工人。如今,他帶的徒弟都成了銅山礦業公司的技術尖子和業務骨干,可他還總是謙虛地說:“我還沒有完全掌握鉗工技術,在企業高度重視技能人才的氛圍中,我還要爭取做得更好!”
(作者單位: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公司銅陵有色報社)

姚成忠參加鉗工技術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