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秋生
遠離抑郁
文李秋生

四年前,京城某大報副刊主編因抑郁癥跳樓自盡,四年后,京城一位雜文家也因抑郁癥在辦公樓車庫內自縊身亡。這兩起事件在文友中引起震動,在社會上也有一定反響。
前者,我不熟;后者,我認識。二十年前,江蘇濱海召開徐恒足雜文研討會,全國雜文家在濱海聚會。那位雜文家當時三十出頭,風華正茂,陪同著名雜文家牧惠出席研討會,與牧惠同住一室。我們就雜文寫作專門拜訪了牧惠,牧惠先生提出,“要做一個好的雜文作者,就要做讀者、學者、思想者”。當時,這位年輕的雜文家時不時插話發表自己的觀點,也頗有見地,于是我記住了他。不料,二十年后,他竟然英年早逝,陰陽兩隔。
宣布官員抑郁身亡,社會上一般總會引起種種猜測。而這倆人是圈內公認的謙謙君子,清清白白,用文字換取稿酬,別無其他,純粹的抑郁成疾。
所以對他們的不測,同人倍感同情與惋惜。我以為,先哲早就告訴我們,沒有矛盾就沒有社會,對這一點我們應該有充分準備。生活中是有許多壓力和無奈,但生活中也有許多歡樂和幸福。人生雖然有痛苦,但主流絕對是美好的,哪怕是一朵云彩,一片落葉,都是那樣的精美,那樣的令人留戀。死亡對一些人真的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嗎?
有數據表明,2009年我國抑郁癥患者就已達9000萬人。這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數字,也應是一個“據不完全統計”的數字,因為處于隱形狀態的抑郁癥患者并不知自己有病,其他人也不會意識到他有病。抑郁癥釀成個人悲劇,直接有害家庭,還會波及社會。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的激烈,此癥似乎呈蔓延增長之勢。由此看來,不可等閑視之!
我非醫學界人士,不懂得什么是抑郁癥,也不懂得它的誘因是什么,但我相信,這應該屬于精神系統疾病,是長期不愉快、不舒暢、壓力大而導致的精神崩潰。如果一個人意志特別堅強,比如說,老虎凳壓不垮,測謊器測不出,刑場上嚇不死,我想應該是得不了抑郁癥的。美國民族英雄內森·海爾在就義前,英國殖民者問他:“以你如此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你不感到遺憾嗎?”內森·海爾回答說:“我唯一遺憾的是,我只能為我的國家獻出一次生命!”意志堅強的人,通常擁有大氣的人生觀、價值觀,內心深處有堅定的目標和方向,充滿責任感,充滿正能量,熱切地為之追求、為之奮斗。這樣的人,是有遠大抱負強大力量的人,自然不會向生活中的任何困難屈服和低頭。
專家認為,抑郁癥患者的主要治療辦法是三種:藥物、陽光、運動。我想,還應加上人生觀的修建。如今談人生觀,會被一部分人不解或恥笑。其實,無論社會怎樣發展,財富如何增多,個人是否承認,人生觀一直是 “潛伏”在我們靈魂深處、影響著我們言論和行動的“精神力量”。
當今預防和遠離抑郁癥,需要理智的人生觀作為精神支柱。那么,如何樹立正確、理智的人生觀?以下閱讀和聊天方法可以一試:①除閱讀專業、文藝、休閑書籍外,還要閱讀一些有關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書籍,使自己心中亮起不滅的航標燈。②要與有思想、有見識的人聊天,心中的快樂與他分享,心中的煩惱向他訴說,讓一切不開心的事情宣泄出來,不讓不愉快情緒郁結心頭,這樣便可有效地避免抑郁癥。
雨果說:“笑就是陽光,能消除人們臉上的冬色。”無論采取什么方式,讓我們笑起來,從心底里笑出來,遠離抑郁,這就是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