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閑平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環境的變化給中國的傳統道德教育帶來較大沖擊。本文通過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這項活動,來喚醒人們對良好道德修養的重新認識,特別是在中職學校, “五講四美三熱愛”作為一個人的行為準則,在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上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際意義
關鍵詞 中職學生 五講四美三熱愛 意義
“五講四美三熱愛”是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初推廣的思想教育宣傳活動的內容,其中“五講”指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四美”指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三熱愛”為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共產黨。
曾幾何時,“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風靡全國,無論是60后,還是70后乃至80后,對于“五講四美三熱愛”的內容要求都耳熟能詳、歷歷在目。“五講四美三熱愛”不僅提煉出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行為規范,規范我們行為,更是培養高尚道德情操、提升素質素養的準則。可如今,又有多少人記得“五講四美三熱愛”呢?或許很多人講“五講四美三熱愛”是上世紀80年代的產物,已經過時了,還有開展這個活動的必要嗎?其實答案是肯定的。“五講四美三熱愛”就是一個人的行為準則,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化,它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文明、和諧、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內容,它們是暗合的、相關的、融合的。所以現階段繼續推行“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是必要而且有意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環境的變化給中國的傳統道德教育帶來較大沖擊。本文通過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這項活動,來喚醒人們對良好道德修養的重新認識,特別是在中職學校, “五講四美三熱愛”作為一個人的行為準則,在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上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際意義
關鍵詞 中職學生 五講四美三熱愛 意義義的,不但要大力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還要使“五講四美三熱愛”經驗成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徑。
我們知道:中職學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是中考競爭中的失敗者,15、16歲的他們正處于一個生理、心理以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發生巨大轉變的關鍵時期,由于種種原因,他們與大多數高中生相比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行為習慣、學習動機、情感及意志個性等方面。具體表現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講文明、臟話多、自制力差、經常遲到、曠課、以自我為中心、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突出,盡管生活物資充裕,卻不太懂得分享與承擔;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聽課,時常以聽不懂為借口,上課要么睡覺,要么耍手機,手機倒成了他們的標配,游戲卻成了他們的天堂,致使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困難重重;在班級管理中教育和管理的難度很大,學生經常出現各種違紀現象甚至違法事件。
青少年是我們的未來和希望,而中職學生也是青少年的一份子,為了讓他們更快的成長成才,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關心。因此在中職學校里,繼續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就顯得尤為突出和重要。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我們的日常行動中就必須要引導他們做到做好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五講”就是行為準則,這非常貼合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規范他們的行為習慣,培養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當然這是一個反復抓、抓反復的過程,同時我們要以活動為載體,通過主題班會、案例教育、宣傳片、專題法制教育、演講以及征文等二課活動,讓學生理解“五講”的內涵與要求,幷深入的思考自己還存在哪些地方存在不好的行為,對于這樣的行為加以改正,哪些地方是做得好的,就應該堅持和發揚,提高自身素質,爭做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其實文明、禮貌、衛生、秩序、道德這些都是我們任何時候都必須具備的素養,為人也好,處事也好,待人接物也罷,少了這必備的素養,愛崗敬業、誠信奉獻就是一句空話;愛國、愛共產黨、愛社會主義,就會如空中樓閣。試想:一個不愛自己的國家,不愛自己的母校的人,何以愛家;一個連家都不愛的人,何以愛人。
現在的中職學生,大多從小嬌生慣養,沒有吃過多少苦,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經常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冷漠,心靈麻木,對父母的愛熟視無睹,對老師的嘔心瀝血置若罔聞,手機是他們最好的伙伴,網絡就是他們的全部。因此,我們要通過感恩教育,喚醒學生的良知,使他們學會感恩父母,感恩學校、感恩社會,學會愛人、學會擔當。“感恩”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品德。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西方思想的不斷滲入,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一些人經受不住,或甘受驅使,世界觀模糊了,人生觀扭曲了,價值觀錯位了,心底的道德防線潰退了。曾幾何時,人們忽然間迷失了方向,美丑錯位、善惡不分、是非混淆、黑白顛倒,不以榮為榮,不以恥為恥,甚而以榮為恥、以恥為榮。把熱愛祖國視為“假做作”,把團結互助視為“冒傻氣”,愚昧無知成了“時尚”,好逸惡勞成了“瀟灑”,違法亂紀成了“勇敢”,如此等等。而這些,也通過影視等媒體影響著中職學生,如何規范他們的思想和行為,責任重大。
所以只有將“五講”教育入腦入心,才會在行動上保證后面的“四美三熱愛”,保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落實。
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說起來簡單,15個字,卻都要靠我們每個人的言行來體現。 在校園里遇見老師,主動問一聲“老師好”;和同學有矛盾時,主動說一聲“對不起”;看見校園有垃圾時,馬上撿到垃圾箱里;當走在街上遇到紅燈時,請停下腳步;在公交車上看到需要座位的人,請站起來為他們讓座;當別人需要幫助時,請盡一份微薄的力量;當游歷祖國山河時,請保護那里的環境……做到這些,并不會讓我們損失任何,卻能體現出我們的素質和修養。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請相信,只有每個人都嚴以律己,首先文明自己的行為,人和人才會相互感覺到文明,我們這個社會才會變得真正文明、和諧。
堅持育人為本、立德樹人,這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形成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不斷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才能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所以,在今天的社會,特別是中職學校依然要倡導五講四美三熱愛,宣傳五講四美三熱愛,每個人要力行五講四美三熱愛,讓五講四美三熱愛永不過時。只有在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的進程中,將“五講四美三熱愛”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地契合,與時俱進,那么建設美麗中國、美好中國、文明中國才會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