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艷
摘 要 高校學生干部是大學生當中的精英群體,他們作為優秀大學生應該是普通大學生的榜樣,老師的得力助手,優秀校園文化的主要傳承者和載體。新時期,要打造一支作風硬、業務強、質量高的學生干部隊伍,我們還面臨著瓶頸難題需要解決。
關鍵詞 高校學生干部 培養質量 瓶頸
學生干部是團總支建設的核心,在班級及學院各級學生組織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直接實現學生自我管理的主體力量。學生干部是聯系學院和學生的橋梁紐帶,是貫徹落實學院系部方針政策的骨干力量。學生干部越得力,就越能保障學院各項工作和活動的有序開展并達到預期效果,反之,就會極大的影響工作和活動進度,乃至最終影響到團總支作為學生“第二課堂”教育的效果。
1新時期高校所需要的學生干部
1.1作風過硬
作風是人們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態度或行為習慣。主要包括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不僅單指學生干部的內在修養也包括我們所營造的外部制度環境。我們所期望的過硬的作風是指思想上忠于黨和人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緊密團結在共青團周圍,能夠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有著高尚的生活情操,抵得住各種誘惑,以辛勤勞動為榮,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以團結互助為榮。我們期望的學生干部首要的條件便是作風過硬。
1.2業務能力強
學生干部的業務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干部在完成工作時,所必須具備的能力。這些能力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專項培養,主要包括:組織協調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語言溝通能力、組織策劃能力、文字編輯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等等。我們期望的學生干部,才能勝任學生干部的工作,承擔重要的工作。
1.3優秀的學生榜樣,老師的得力助手
學生干部應該是學生中品行、素質、能力較為突出的佼佼者,在學生中無論是思想、學習、工作、生活、活動中都應該是其他同學學習的榜樣,對其他同學起到一定的榜樣示范作用,能夠憑借自己在某一個方面或多個方面的特長,帶動其他同學共同進步。能夠通過自己的工作和自身的素質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能夠團結同學、凝聚集體力量,為班級為院系增光。
2當前學生干部的現狀分析
筆者對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土木系156名主要學生干部,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16次座談,并且交辦了主要工作任務20項。我們訪談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請他們談談當選為主要學生干部以來的入職感受;第二請他們談一談任職學生干部以來的主要收獲;第三請他們談一談作為學生干部,自己最善于處理哪些方面的工作和最不樂意做的工作,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在廣泛深入的座談和活動中筆者了解到,目前他們主要存在以下方面問題:
2.1工作責任心不夠強
首先表現在有個別骨干成員在工作出現失誤時推卸責任,甚至有個別干部表現為沒入選為核心成員時兢兢業業,入選為骨干成員后做事反而馬虎了。我們所期望的這些核心骨干是能夠擰成一股繩,上下齊心,主動承擔責任;其次,表現在有部分骨干成員還沒有能夠做到為成功完成工作而保持高度熱情和付出額外的努力;第三,工作不主動,如果上級不交代工作,不布置任務就找不到事情做,如果上級不把工作落實到某個人,也想不起來主動要求承擔某項工作。總之,整體的工作風氣和氛圍有待提高改善。
2.2業務能力普遍有待提高
首先表現在活動策劃上雷同率較高、活動的同質性較高;其次在活動實施過程中細節考慮不全面、缺乏應有的風險防控計劃;第三難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整完善的完成工作;第四有部分基礎性的工作需要在指導下才能完成,比如新聞稿的寫作,比如取得社區聯系方式等。按照能力的分類來劃分的話:綜合能力強的比例低、文字寫作能力強的比例低、其中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溝通能力強的比例較高。
2.3優秀學生干部占學生干部總數的比例過低
在156名核心干部中,涵蓋系部學生會干部100名,班級班長團支書28名,大一年級學干90名,大二年級學干66名。這中間能夠出色勝任多種活動和工作的綜合能力強的學生干部大約占核心干部總數的20%;能夠在某一領域有突出專長的核心學干占到15%;有著明確工作思路善于創造性的開展工作的學生干部的比例為1.3%。
3當前學生干部質量培養的瓶頸分析
3.1學生干部培養難以達到深層次培養效果,作風建設考核難
3.1.1難在學生學習時限上
高職院校學生學年為三年制,大三的時候已在校外實習,在校兩年的時間里,課堂學習占用主要時間,此外做兼職、考駕照也占用一部分時間,所以我們在帶領學生深入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時受到學生總體時間和精力的限制。
3.1.2難在學生學情基礎上
高職院校學生入學前普遍各方面基礎不是太好,比如基本的office軟件能夠熟練使用的學生比較少,再比如有不少學生不會寫新聞稿,甚至會把新聞稿寫成會議記錄等其他形式。
3.2學生干部培養涉及面還有待改進,有較多的學生干部還處于有實名無實能的狀態
3.2.1難在組織機構上
在系部方面,系部學生會成員基本情況是由干事、部長級和主席團三級人員組成,干事人數最多且集中在大一年級,部長級和主席團級人員為大二年級,其中副書記、主席和各部門部長為主要責任人。實際情況中,每個副主席所分管的幾個部門在實際管理中發揮作用不大。因此無論從學生干部的選拔和學生干部的培養來看,我們都需要打破傳統模式,探索新的方式方法。
3.2.2難在政策約束上
僅拿暑期社會實踐來說,一般高職大專類都被要求只能在省內活動,像滁州市臨近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高校林立,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而且路途很近,有著天然的便利條件,可是政策卻要求只能在省內活動。筆者認為,如果上級政策鼓勵,城市之間、高校之間廣泛交流,完全可以打破這樣的政策約束,唯有多向高水平地區和院校學習多參加高質量的社會實踐,才能使高質快速發展成為可能。
綜上,筆者認為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一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所以以質量瓶頸為題,做此文,期望此些問題能被更多領導專家學者所關注,使得我們高職院校基層團組織工作所面臨許多的共性問題得以有效快速解決,彼此更好更快的發展,為國家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優質的人才,以此貢獻國家和社會。
參考文獻
[1] 張文彬.高校學生骨干勝任力的實證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2).
[2] 饒冬.新時期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模式的瓶頸分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