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
摘 要 幼兒階段是情緒發展的起點,這一階段的幼兒同樣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情緒世界。然而,負面的情緒如果不能夠很好地管理,郁結的心情就會阻礙孩子積極地學習,影響他們正常的生活和作息。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繪本來讓孩子懂得表達自己的情緒,提升孩子的積極情緒。
關鍵詞 繪本 幼兒教育 積極情緒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丹尼爾·克爾曼認為,情感是人的個體最為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
繪本作為幼兒的“人生第一書”,被公認為幼兒早期教育的最佳讀物,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我們嘗試幫助幼兒選擇合適的優秀繪本,來幫助孩子們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1選擇合適的情緒繪本,引導幼兒識別不同的情緒
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引導幼兒識別出不同的情緒。認識情緒,是學會管理情緒的前提。孩子太小,語言表達也跟不上,所以他們在情緒失控之后,往往搞不明白或者說不清自己是為何生氣。
選擇一套合適的情緒主題繪本,可以讓孩子們感知不同的情緒,如快樂、生氣、興奮、難過、自豪、害怕、勇敢、擔心、自卑、溫暖……好的情緒繪本用圖畫和貼切的語言傳達給孩子這些情緒分別帶給人的是一種什么感覺。比起單純的說教,幼兒更容易對情緒繪本里的故事主人公的情緒感同身受,并對其有所啟發。
2在閱讀繪本故事中,引導幼兒體驗不同的情緒
2.1幫助幼兒化解生氣的情緒
幼兒常常會因為被人嘲笑而生氣、被人毀了勞動成果而生氣、被人冤枉、搶走東西而生氣等等。生氣是幼兒生活中很平常的一種情緒情感,它發生在每個孩子的身上,生氣是最難控制的情緒之一。在中班,可以開展繪本故事《我不想生氣》活動。在活動中先讓孩子觀察小兔生氣的表情,然后猜測小兔生氣的原因接著聽故事。幼兒會知道,每個人都會有生氣的時候,知道這是人們的正常情緒;通過這個活動,幼兒從生動形象的圖片中懂得了生氣時大哭、大喊、大叫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知道了讓自己不生氣的好方法——或是來個深呼吸,或是聽音樂、畫畫,或是去游樂場玩,或是找個朋友說說自己生氣的原因等等。在隨后的一段時間里,生氣和發脾氣的幼兒大大減少了,爭吵和動手的事件也消失了。
2.2幫助幼兒化解悲傷的情緒
悲傷是由分離、喪失和失敗引起的情緒反應。在大班,可以開展繪本故事《我不愿悲傷》活動。例如:幼兒會去“心情屋”(用紙箱和包裝紙做成一個漂亮的房子),隨意表達自己的心情:有的幼兒會用鏡子先看自己的表情然后再用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有的幼兒會用錄音機、空磁帶,把自己想說的話錄下來,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還有的幼兒會根據自己的心情,隨意的更換自己的心情卡片(活動室內布置“心情樹”)來及時的表達自己的情緒等等諸多方法來應對、接納和轉化不良的情緒,建立積極自信的人生態度。
2.3幫助幼兒克服怕黑的恐懼情緒
怕黑是人是對未知的恐懼。在中班可以開展繪本故事《晚安的吻》活動。《晚安的吻》這本繪本中講的是,到了晚上兔媽媽讓小兔奧奇去睡覺可它卻坐在沙發上就是不去睡。故事中小兔奧奇一次次驚慌的來找媽媽,說看到了怪物、看到了鬼。這些夸張、形象的畫面,能夠瞬間吸引孩子的眼球,能夠激發起孩子們的想象。那些“怪物”是小兔的猜想,其實那都是小兔生活中用的物品。最后,小兔奧奇看見有個“黑色怪物”站在它的房間門口,難道是想吃了它嗎?當然不是,那是兔媽媽來送給小兔晚安吻的。通過這個活動孩子知道了黑夜并不可怕,世界上是沒有怪物的。而且孩子們還總結了許多克服怕黑的恐懼情緒的辦法。
3聯系生活組織延伸拓展游戲活動,引導幼兒表達、宣泄情緒
繪本角色扮演、繪畫等延展活動,有利于進一步內化和鞏固兒童的情緒知識和情緒能力。
3.1繪本情景劇
繪本情景劇以繪本故事為基礎,通過為幼兒提供一個相對完整的情境,結合音樂、場地布景構成的虛擬場景給孩子們搭建一個表演、展示的平臺。引導幼兒通過語言、動作、表情等外顯行為來表現繪本中的主人公,讓幼兒通過表演去親身體驗、理解各種情緒,并引導孩子學會用自己的話表達內心的情感、想法。有個大班的小女生,自從她媽媽懷了小寶寶后,在家時她經常會發脾氣,總是擔心媽媽有了小弟弟就不再喜歡她了,老師們察覺、了解到她的負面情緒。在讀完繪本《我好嫉妒》活動后,征求她同意,決定請她扮演繪本中的熊寶寶,去體驗書中讓熊寶寶感到嫉妒的事情:讓她能明白“嫉妒”是一種普遍而又無法抗拒的感覺,甚至連動物都會嫉妒,這種感覺我們都不喜歡,可每個人都會有,接受這種感覺的存在,并且想辦法克服它。
3.2繪畫游戲
圖畫是兒童的情緒、潛意識的思想和情感的一面鏡子。兒童的美術作品往往會顯現出他們的情緒。在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欣賞一定量的繪本后,幼兒積累不少經驗,對于繪本中夸張而有趣的畫面有了一定的影像和感受。在延伸活動續編繪本的活動中,我們嘗試讓幼兒利用繪畫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在《我很生氣》繪本教學后,老師引導孩子們都說一說,在生活中會有哪些事情使你生氣,生氣時你會怎么做?并請小朋友畫出來。有位中班的小男生在白紙上畫了一個很高大,表情看起來很兇的大人,一旁有個小男生在哭泣,手上拿著玩具,地上看似像玩具的碎片。于是,我走到他身旁蹲下身對他說:“這里發生了什么事?”他耷拉著小臉灰沉沉地說:“我把玩具弄壞了,爸爸就打我,我很生氣,我只想看看里面有些什么。”聽了孩子的這番話,我心里酸酸的感覺。有些成人往往會用大人的視角去看待問題,讓我們留點耐心,來讀懂孩子的“心”。
總而言之,幼兒積極情緒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閱讀是有益兒童身心的成長方式。
教師在情緒繪本教學前,要著重分析幼兒的年齡段特征,選用貼近幼兒生活的繪本,采用符合其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的方式與幼兒互動,并創造開放愉悅的氛圍,使幼兒樂于表達自己的情緒。此外,教師對幼兒的情緒調節指導要適時地貫穿于日常生活之中,只有讓孩子將情緒調節方法潛移默化于心,才能在生活中遇到情緒問題時運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