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陽
摘 要 在外語教學中運用任務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語言交際和運用能力。本文討論任務教學法的概念、特點和過程,從而明確師生在教學中的角色,促進教學。
關鍵詞 任務教學法 特征 活動
任務教學法提出于20世紀80年代,其理論依據是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它是通過創造學習和使用語言的機會來組織教學,主張學習者通過語言運用發展規則系統,強調意義和目的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任務教學法既強調過程也強調結果,它通過創造學習和運用語言的機會來組織教學并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師生關系。Nunan(1991:279-295)認為任務教學法具備五個特征:(1)強調通過用目標語進行交互作用活動來學習交際;(2)將真實語篇引入學習情境;(3)為學習者提供機會,讓他們把注意力不僅僅集中于語言,而同時集中于過程本身;(4)提升學習者個人的經歷;(5)將課堂語言學習與課外語言的激活聯系起來。
1任務教學與學習的關系
以任務為本的教學模式滿足了“學習”的基本要求。學習是復雜的過程,其中有(1)認知過程:學習是發現。通過開展一些活動,從中發現、領悟、獲知、歸納出一些道理、規則或規律。任務教學法采用的是歸納法,讓學生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發現、領悟、獲知、經歷、歸納和總結,達到學習的目的。(2)心理活動過程:學習不只是單純的接收灌輸的東西,而是不斷刺激-反應的過程和輸入-輸出的過程。學習不能只停留在輸入階段,要有大量和多渠道的輸出。任務教學法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形式的真實世界的刺激和輸出機會。學習的心理活動還包括記憶。學習需要記憶,但記憶并不是只靠死記硬背,機械復習。有效的記憶是在特定的場合下學習,又在后來相似的境遇中應用,從中產生重溫的結果。任務教學法將課堂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際當中,提供了有效重溫的場合或境遇條件。其他學習的心理活動過程還有感知、想象、聯想、推論和理解等,任務教學法都有所體現。(3)情感過程:學習靠智力,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學習的效果更大量的是靠非智力因素,例如,受激勵、受驅動、受鼓舞、受關聯等與動機、興趣、態度、感受等有關的因素。任務教學法在調動學生情感因素方面很有效。任務教學法運用的是激發動機策略,為學生營造一種環境,讓他們去征服困難,爭取成功,或者把失敗當作學習機會。在設置有難度但可以征服的任務時,教師向學生說明這些任務旨在學到什么技能本領,這些技能有何價值意義,然后設計各種方案,提供需要的資源,介紹基本的常識,提出引導性的問題,保證學生能從中獲得成功所需要的基本的學習環境。動機策略包括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外部動機指學習活動的表現與活動結果之間的聯系,如出色的表現所帶來的回報及其為今后成功帶來的工具性價值等。內部動機指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花費努力并從中獲得的自我愉悅感和成功感。每一項活動設計都必須保證大多數學生認為有興趣、有價值和有動力,這是解決“本領危機”、“高分低能”的有效途徑。
基于以上認識,教師要使學習科學化,就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提供條件,促進有效學習。
2任務教學創建了學習的意義和目的
學習只有在有意義和有目的的活動當中才會發生。有意義和有目的的活動指與學生的需求、期望、關注和利益等有關的活動、任務教學法最精彩之處在于活動的“意義”和“目的”是由學生自己體會或與教師共同決定的。以任務為本的教學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因,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了解自己的認知能力。學生通過與他人合作提升了自我引導、自治、自覺,進而更好地與他人磋商、交流、協調。這是一種“生成教育”,是能產生能量的教育。用語言教學角度來評價,這種教學涵蓋了三個“L”角度:(1)語言(Language)的角度,即學生應該學習哪些語言內容。(2)學生(Learner)的角度,即學生想學什么。(3)學習(Learning)的角度,即怎樣才能促使學生掌握語言和交際技能。任務教學法能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進步。這種進步不是反映在卷面成績,而是工作業績。任務教學法也能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產生更大的動機感和更明確的學習目標。因此,教師要和學生一道決定哪些是有意義與目的的任務,使他們從中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產生學習效益。
3任務教學中的幾點注意
學習靠真實的經歷才能實現。任務教學法是重經歷和重過程的教學。真實的經歷包括真實的需要、真實的環境、真實的任務。教師布置的任務要讓學生經歷某件事情的過程,把學生置于真實的社會,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還要有看得見的進步和變化。
學習要靠不斷的加強和鞏固。認知新事物的過程一定要重溫、重復和再現已學的知識,使用和應用已有的技能。教師要盡可能通過任務的巧妙設置給學生提供這樣的機會。
學習是積極的活動。任務教學法是通過讓學生做事來學習。教師要設計能夠引發和激發學生積極思維、提問、感覺和反應的任務或事情。不是把學生當聽課人。
4結論
語言學習被視為獲得技能的過程。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常常是相互關聯和并舉應用的。任務教學法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諸多弊端,為學生提供的是轉換知識和綜合應用語言技能的機會與條件。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任務教學法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 胡文仲,高一虹.外語教學與文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 科茲馬等.大學教學法[M].蔡振生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3] 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