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小洪
5月10日,代表韓國進步左翼勢力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文在寅,以41.1%的得票率當選為第19屆韓國總統。他很快就收到各大國首腦的賀電,美國總統特朗普、我國習近平主席和日本首相直接和文在寅通了電話,都邀請他前去訪問。看起來風光無限,但文在寅執政之路將不會平坦,本文只從外交層面主要是韓國與周邊幾個大國的關系來看文在寅面臨的挑戰。
韓朝關系。文在寅把南北關系放在重中之重。在競選中,多次表示過將繼承金大中、盧武鉉對朝鮮的“陽光政策”。提倡對朝鮮“柔性接觸”,主張“對話、交流優先于制裁、壓迫”。文在寅計劃恢復南北離散家屬會面,重啟開城工業園區和金剛山旅游,在軍事上,“若朝鮮進行經過充分驗證的核凍結,我們可以縮小韓美兩國聯合軍演規模”。當選后,一定要在半年內到平壤去與金正恩會談。
對文在寅的對朝態度及勝選,朝鮮表現欣喜。認為文的當選結束了韓國十年保守右派政府的統治,這是韓國民眾“燭光集會”的勝利。朝鮮有關方面甚至表示,4月份以來,他們沒有再進行核試驗及大型導彈試射,一是響應中國提出的雙暫停(即美韓停止軍演,朝鮮停止核試驗),二是希望給對朝鮮相對親善的文在寅創造上臺的有利氣氛。
但是文在寅對朝鮮派出的上述甜果禮單,都有一個大前提:“朝鮮不再進行核試驗……”可是要讓朝鮮棄核,何其之難!韓國輿論更認為,文在寅繼承陽光政策,妄圖通過交流和胡蘿卜改變朝鮮,這樣只會讓金正恩得到喘息的機會和時間,嘗盡甜頭,到頭來依然我行我素,棄核無從談起。屆時,韓國內輿論必定會沸騰。
韓美關系。韓美同盟一直是韓國外交和安保最重要的基礎。但在以往進步左翼政黨執政時,都曾表現出對美國一定程度的離心離德。這次在競選過程中,有記者問文在寅是否應重新調整韓美同盟,文在寅表示,“我的回答是‘No(不)”。文在寅接受了特朗普訪美邀請,表示:“將盡快訪美,再次確認韓美同盟。”他的這一系列表態,或許會使指望韓國重燃盧武鉉時期“親華疏美”的進步派選民感到沮喪。
文在寅競選時還曾表示,若當選,將在任期內,推行從美方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的方案,如真要落實,保守派特別是軍方勢必全力抗爭。特朗普提出韓美FTA再協商,以及要韓國支付在韓部署薩德10億美元的費用問題,都會使韓美關系遭遇困境。
韓中關系。韓國安保依靠美國,經濟依賴中國市場。由于薩德入韓,使中韓關系急劇惡化,并給韓國經濟帶來了致命的打擊。據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民間反制“薩德”,預計將會導致今年韓國經濟總量減少0.59%。
文在寅對薩德入韓的態度帶有相當的“戰略模糊性”,并幾經反復。還在競選過程中,韓美就加快在星州部署薩德,搶在新總統出爐前,造成了部署完成的既定事實。文在寅的態度也從呼吁中止部署,到只是批評韓國當局沒有通過國會批準、決策不合程序。
文在寅的當選及今年8月24日的中韓建交25周年,給中韓關系改善帶來了契機。他與習主席通話中,表示盡快先派出薩德和朝核問題特使團訪問北京,力求走出困境。然而,不得不承認,韓國國會299位議員中,執政的共同民主黨只占120席,還有強悍的韓國軍方又是最堅定支持部署薩德的。在薩德問題上,文在寅騰挪的空間實在有限。
韓日關系。《韓日慰安婦協議》是兩國最大的爭論焦點。文在寅在競選中曾承諾,將通過重新談判方式來達成新協議,以獲得受害者的認同和韓國國民的認可。隨著文在寅的當選,韓國媒體預計《韓日慰安婦協議》不可避免地會面臨調整,盡管重啟談判將會面臨困難,日本答應再協商的可能性微乎及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