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寬
摘 要:該文分析了白澤湖鄉發展芝麻生產的有利條件,提出了在芝麻生產品種篩選和技術研發上的重點,同時,對于芝麻生產基地建設提出了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建議
關鍵詞:白澤湖鄉;芝麻;基地;建議
中圖分類號 S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13-0055-02
安慶市宜秀區白澤湖鄉地處沿江,溫、光、水資源豐富,是安慶市油菜和芝麻等油料作物重要生產基地。由于市場行情不好,芝麻產量和種植效益下降,導致種植面積減少,一般農戶多利用田邊地角種植,面積一度下降到66.67hm2。近幾年由于棉花價低賣難,芝麻種植面積有所回升。播種面積恢復到266.67hm2,總產400t左右。芝麻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區芝麻種植面積和產量的19.18%、20.87%,約占全區的1/5。建立芝麻生產基地,開展從品種篩選、試驗、示范推廣,既可以從種植技術的層面探索芝麻的高產途徑,也為安慶市芝麻加工企業發展提供穩定原料,從而實現雙贏。
1 建立芝麻生產基地優勢
1.1 有優越的區位優勢 我鄉在安慶城郊,離市區僅5km路程,與市里農業科研、教學、研究單位的距離僅10km,距安慶芝麻加工企業柏兆記食品公司、麥隴香食品公司等公司的路程也很短。
1.2 有優越的自然條件 我鄉地處沿江、土壤肥沃,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6℃、大于或等于0℃積溫6000℃以上,日照率45%,太陽輻射平均為461.89~489.90kJ/cm2,年降水1300mm以上,且58%集中于夏季,無霜期250~268d,這些都是種植芝麻的有利的自然條件。
1.3 有成功的高產典型 我鄉及周邊地區的一些芝麻生產示范點片曾經出現了不少高產典型。2011年宿松縣九姑鄉試種中芝8號,平均產量達3052.5kg/hm2,而我鄉目前芝麻平均產量只有1500kg/hm2左右,單位面積產量提高潛力巨大。
1.4 有過硬的技術支撐和人才隊伍 柏兆記食品有限公司等芝麻加工企業常年聘食品加工技術專家30人,并且與市、縣級農技推廣機構有良好的合作關系,我鄉擁有農技人員10余人,這些人員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對芝麻產業的發展能夠提供技術支持。
2 開展芝麻生產技術研究和建立芝麻生產基地建議
2.1 建立芝麻生產研發基地,開展配套技術研究 芝麻生產基地建設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要建立芝麻生產技術研發中心,根據白澤湖鄉的實際情況,開展芝麻栽培密度、施肥水平、收獲適期等技術研究,形成適合我地的芝麻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模式,以便大面積推廣。
2.1.1 開展芝麻新品種篩選試驗研究 一是開展適合我地的芝麻新品種選育、引進篩選和芝麻種質資源圃。二是研究、示范芝麻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和綜合配套技術。三是建立芝麻品種繁殖基地。開展市場推廣的常規品種繁殖,選擇適宜場地、聯合種子公司共同繁育芝麻良種,以利于開拓種子銷售市場。
2.1.2 建立芝麻生產核心區和示范片 建議在芭茅村、龍華村、先鋒村、石塘村、白澤社區建立66.7hm2芝麻種植核心區和666.7hm2芝麻種植示范片。依托規模種植大戶或種植合作社,一般每個種植大戶種植規模6.67~13.33hm2,每個種植合作社種植面積33.33~53.33hm2。在全鄉建立333.33hm2黑芝麻生產基地,安排茬口、輪作換茬。
2.2 科學規劃,逐步建立333.33hm2以上的芝麻生產基地
2.2.1 成立組織,總體規劃分步實施 我鄉芝麻生產基地建設要有計劃、分步驟進行,不能一湊而就。建議用3a時間建立333.33hm2生產基地,力爭通過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認定。申報1個地理標志農作物(商品),為芝麻食品企業提供1000t左右的芝麻。一是邀請有資質的規劃單位制定我鄉芝麻生產總體發展規劃,分步實施。二是成立芝麻生產技術指導組。在芝麻生產技術指導組指導下,大力推廣科技成果,并應用到所輻射區域,使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三是開展科技培訓。每年開展技術培訓5次,舉辦技術講座10期,培訓芝麻種植大戶50人次,發放各類明白紙、技術手冊、科技簡報1000冊(份),專家實地指導10場次,以此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四是抓點帶面。建立1個33.33hm2核心示范片,1個千畝示范片,示范新品種1~2個、展示新品種5個,為大面積生產積累經驗,為芝麻種植戶提供現場參觀的場所。
2.2.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形成高產穩產的芝麻生產基地 一是搞好道路系統建設。以方便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原則進行核心區道路布局。在滿足交通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占地面積,以擴大芝麻種植面積。同時搞好排灌、電力、場地平整等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搞好排灌系統建設。整個生產基地的農業生產灌溉考慮采用灌溉溝(管道)與移動式灌溉設施相結合的形式。灌溉溝(管道)在作為引水渠提供充足灌溉水源的同時,也可成為園區的排洪通道。三是搞好土地整治和地力培肥。對芝麻生產基地內的耕地進行規劃整理,從根本上解決制約農業生產的主要障礙性因素,將基地變成“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耕作機械化、良種普及化”的穩產、高產、節水高效的高標準基本農田。規劃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確保園區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
2.2.3 搞好芝麻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發展工作 與科研、大專院校、農業主管部門建立互助合作共贏關系,形成產加銷一條龍生產服務體系,解決芝麻生產難、銷售難、效益低的問題。一是努力實現全鄉芝麻良種覆蓋率達100%。二是建立相對集中連片的333.33hm2優質芝麻生產基地,輻射帶動周邊芝麻種植。三是提高農民的科學種田水平,降低芝麻生產成本,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四是申報1項地理標志農產品(商品)。五是力爭認定66.67hm2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六是與柏兆記食品有限公司簽訂產銷訂單,確保基地農戶經濟收入增加。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