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紫燕 洪欣
從癌魔手中搶回十年
◎文/黃紫燕 洪欣
沒有多少文化,卻憑著直覺及時發現患病,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化療不適應,聽取醫生意見果斷改變治療方法,再次化險為夷。成功抗癌10年,2016年年初,王守國被抗癌俱樂部評為積極分子,上臺拍照時,他笑得不知有多開心。
硬說自己得了癌
“別看我現在好好的,十年前差點就沒命了!”還沒坐定,王守國便開了口。
2005年一入秋,王守國就感覺吃飯不是那么順暢了,總是噎著。11月的一天,他去了醫院。1947年出生的王守國沒有多少文化,面對導醫護士的詢問,他也說不出太多,以為是普通的嗓子疼,便去了五官科就診。“喝了白石灰水(鋇餐),沒查出什么,按時吃藥根本不管用。”王守國吃飯越來越費勁了,常常是喝著溫開水才能把嘴里的飯咽下去。“不對頭!該不是老家說的‘腸子病’(食道癌)吧。”他再次來到醫院,醫生覺得不可思議:“鋇餐做了都沒問題,還有自己給自己找病,硬說得癌癥的嗎?”
在王守國的堅持下,醫生給他做了胃鏡。這一次,醫生任王守國怎么軟磨硬泡,都沒有同意他自己拿化驗單。心里有數的王守國打電話給在上海的大兒子,12月13日就安排了手術。從手術室將王守國推入病房,主刀醫生的話讓家屬們聽了既后怕又慶幸:“現在是食道癌中晚期,晚來兩三個月的話就危險了。”
闖過化療難關
剛確診時,王守國心里特別害怕,一夜一夜睡不著覺。手術前,王守國索性眼一閉:“死就死吧!”
安排手術時,醫院傳來的消息讓王守國本已沉重的心情又增加了幾分惶恐:他手術所需的O型血血庫里沒有!于是,一個多星期的時間里,王守國每天都抽出一點血儲備起來,直到攢夠手術用血量。前前后后,王守國住了一個多月的院,好在手術很成功,他闖過了第一關。
手術僅僅是第一步,接下來的化療王守國吃不消了。只一次,他的頭發就掉光了,并且嘔吐不止。有病友建議,可以嘗試一下中西醫結合治療,減少不適應的西藥成分。征得醫生的同意,王守國采取了新的治療方法,情況漸漸好轉,六次化療后,就達到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自身樂觀非常重要
不論冬夏,每天早晨王守國都堅持5點半起床,沿著公交車路線來回走10個站牌,然后吃早餐,一根油條、一碗豆漿,簡簡單單吃飽就行。他年輕時在全省各地從事室外安裝,雖然累,但打下了良好的身體基礎。“底子好也是我戰勝癌癥的一個原因吧。”王守國笑著說。
王守國愛笑,最難熬的日子里,王守國的臉上也始終掛滿笑容。第一次化療回家,看見頭發落光的王守國,五歲的小孫子快活得直跳:“小和尚回來了!”兒子氣得要打,王守國哈哈一笑:“好好好,爺爺明天去買頂帽子戴。”他轉身打趣外孫女:“姥爺生病了,你準備買什么好吃的給我吃啊?”外孫女一本正經地回答:“等我掙工資的時候,你早就不在了。”親家公連忙呵斥孫女,王守國卻一點兒也不在意:“孩子不懂事,說的是實話。”
現在小孫子已經是一名初中生了,王守國經常拿過去的事和他逗樂,說著說著,爺孫倆便笑作一團。每天出門溜達,看看別人打牌,去抗癌俱樂部唱歌跳舞,聽聽健康講座,王守國笑著打趣:“能活到今天就不錯了,我挺知足的,比原來不知好了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