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亮
繽紛五月,千滌土綠,鳥語花香。漫步于鶴壁市山城區第八小學校園之內,每一個角落,每一處景致,處處彌漫著花蕊吐露的馨香,處處洋溢著文化的氣息,處處展現著藝術的魅力。擁抱生活、攜刻記憶、抒發情感、綻放快樂、律動的節拍中,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是八小永恒的旋律。超前的辦學理念,獨具特色的辦學思路,使得八小在鶴壁教育百花園中獨樹一幟。
思想做引領 創新鑄品質
走進八小,你總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每一個師生的臉上都洋溢著自信的笑容,這種感覺就是八小創新的辦學思路和理念起到的引領作用。近年來,鶴壁市山城區第八小學著眼落實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堅持“文化育人,特色興校”的辦學思路,堅持“每一個學生都很優秀,讓每一個學生在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快樂成長”的辦學理念,在全校深入推進“三個引領”、“三個強化”、“三個抓手”機制,讓全校師生充分發揚自身的個性,形成了健康和諧、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
在實踐中,八小注重強化師生對辦學理念、辦學宗旨、校風、教風、學風的理解和領會,并提煉出“八小精神品格”,使之真正成為每一個八小人的精神動力和行為準則。以學校的校徽為例子,這個由學校教師自主設計的校徽,簡單中透著真誠,真誠中透著真愛,象征著八小升騰不息的活力和無限美好的前景。再比如記者眼中看到的校報,這也是集合了全體師生的智慧之作,這份誕生于2012年的校報《春暉》可謂是第八小學歷史上的大事、喜事,整個報紙已經成為展示八小風采的舞臺,宣傳八小精神的窗口;它使八小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實精彩,使八小前進的腳步更加強健有力。
管理出妙招 內涵譜和諧
一個學校就是一個有機體,要想管理好學校,發揮每一個人的潛力就必須有所作為。對于第八小學來說,校園管理體現的就是一種文化內涵,是一個互動的過程。管理就是為師生服務;人性化管理,就是建立和諧、溫馨、互助的關系;科學管理,就是在計劃前提下,有序工作,建立監督、檢查、總結、反饋系統,減少失誤。在第八小學深化校園管理文化內涵,便有了豐富的,形式多樣的,行之有效的外延。師德師風演講賽,總結表彰會,郊游野炊以及各項文體活動,使學校人際關系更加和諧,精神狀態更加飽滿。周小結制度、包組制度、值班制度、管理扁平、工作項目化,使科學管理不再僅僅是口號,真正做到了人性化管理,科學管理。
此外,八小在校園管理上注重文化的熏陶。學校在低年級教學樓上設置了《三字經》,高年級教學樓上設置了《古詩詞》,綜合樓上設置了《論語》,這些書籍讓學生時時都可以受到中華文化精髓的熏陶。而教師形象墻、學校榮譽墻、生命課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鄉文化等專欄,亦起著潤物無聲的教育作用。同時操場上的籃球架、乒乓球臺、心理咨詢室、舞蹈室、圖書閱覽室、計算機教室等等設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保障。
教師再提升 質量攀新高
教師素質的提升對于一個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無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第八小學圍繞教師素質精心打造的教育教學體系也是可圈可點的。多年來,第八小學堅持走科研興校之路,以提高質量求生存,以教育創新求發展,確定了“科研興校、科研促教、科研育才”的科研內涵發展工作目標,讓教育科研推動學校各方面工作的有序發展。
在具體的實踐中,第八小學首先是構建校本培訓體系,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通過制定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和教師個人專業發展三年計劃,開展系列培訓活動與專項評比活動,讓教師走出去,學習其他地區的先進教學文化,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綜合的提升教學質量水平。同時,學校還構建生命課堂,有力的促進了教學質量穩步提升。以成立了校內名師工作室的方式,重點研究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總結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本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
第八小學的另一個特色教育模式就是開展反思性教學教研,促進教師自我發展。勤于反思與大膽否定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教研行為。學校要求每一位教師在每一節課后,都認真地反思教學過程和自己的教學行為及時地把教學中點點滴滴的感受寫下來。通過這種方式,第八小學形成了一種崇尚學術、崇尚研究的氛圍,取得了豐碩的教育科研成果。目前,學校已結題的省、市級課題共有15個,教師創作的論文、課件、所授的優質課等60件作品發表或獲省市級以上獎勵。
文化重熏陶 特長育人才
一所優秀的學校,必然有其特色所在,風格所在。近年來,第八小學在“文化育人,特色興校”辦學思路的指引下,深入扎實的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像每年的“六一”文藝匯演暨藝術節活動、秋季運動會暨體育節活動、科技節活動節,孩子們盡情的秀出了自己的才藝;清明節、國慶節以及各類的安全教育和演練活動中,孩子們增長了見識,學會了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特色文化活動方面,形成了以“春之韻”古詩文誦讀大賽、親子運動會、“書墨飄香、晨讀午練”活動、“竹笛藝術節”等各具風格的校園文化景觀,這些文化活動的開展不僅培養了學生高雅的才情與品德,也成為了學生成長的源泉和動力。
為了傳承中華傳統竹笛文化,陶冶學生情操,第八小學在充分把握了全校師生意愿的基礎上,精心打造出了竹笛特色教育。學校從二年級到六年級學生全部普及竹笛教學,每天紅領巾廣播站悠揚的笛子名曲鈴聲,給校園注入了濃厚的傳統文化元素。從2013年10月至今,一路走來,學校先后被授予河南省竹笛、葫蘆絲學會指定教學基地的稱號、中國竹笛特色教育學校稱號。2014年9月,學校師生手持百根竹笛參加了鶴壁市“淇水悠悠”中國詩河命名現場表演,受到社會各界好評。2015年10月,學校隆重舉行“鶴壁市山城區第八小學竹笛藝術節”,來自市、區、縣各界領導,近百名嘉賓和幾百名家長參加了這次活動。2016年,八小第二屆竹笛藝術節的成功舉辦,贏定了參加藝術節的領導和家長的高度評價。藝術節期間,上海音樂學院考級學校代表為八小頒發了竹笛考級培訓學校牌匾。
依托中華文化五千年的精髓,構建以國學經典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教育,堅持開展一系列的朗誦活動,是第八小學創建校園文化的又一重要舉措。學校的“春之韻”詩歌朗誦會已經堅持舉行了七個年頭。從“四書”中的做人道理,到康有為的《少年中國說》,古書經典當中語句成為了學生慷慨激昂、意氣風發的臺詞,在朗誦會這個舞臺上,每一名學生都是明星,都可以展示自身的才藝,能夠將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融入到自身的品格當中去。在剛剛結束的第七屆“春之韻”詩歌朗誦會上再次展現了師生們的精神面貌。“通過這樣的比賽,更好的引領了孩子們進行精神品格的自我塑造和文化底蘊的自覺積累,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深處烙下了中華民族的印記,讓他們在活動中沐浴文化的恩澤,接受傳統的洗禮,享受閱讀的快樂,在全體同學中更廣泛的傳誦中華經典古詩文化。”校長牛小方如是說。
正是在不斷堅持舉辦朗誦會的基礎之上,2014年6月份,第八小學加入了市朗誦協會,成為鶴壁市朗誦協會的首家會員單位。2014山城區慶“六一”活動中,第八小學教師的詩歌朗誦《踐行焦裕祿精神、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獲得市區領導的高度評價。在最近的鶴壁市第三屆“經典照亮人生”誦讀比賽中,第八小學校長牛小方獲個人教師組第二名,學生王雅寧獲個人學生組第四名,學生集體誦讀作品《梅蘭竹菊》獲二等獎。
矢志育桃李 八小創輝煌
教育教學的探索永遠在路上,無論是校園特色文化建設還是教師素質的提升都離不開師生的共同努力。第八小學在多年的發展當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底蘊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并且獲得了一系列的榮譽。學校先后被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被省紀委、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授予“河南省廉政文化進校園示范點”,被省教育廳授予“河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省教育系統示范家長學校”、“省級衛生先進單位”、“河南省體育傳統項目校”、“市文明單位”、“市師德師風建設先進集體”、“市未成年人思想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市教育工作突出貢獻先進單位”、“市校園文化建設特色校”、“市心理健康示范校”、“五一勞動獎狀”等多項榮譽。
成績的取得只是代表著過去,在未來的發展中第八小學將在傳承深厚文化底蘊和優良辦學傳統的同時,繼續發揚“八小精神品格”,把愛灑向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樂學、會學、健康、全面地發展。在堅持校園文化建設與特色活動開展并重的辦學思路基礎上,學校還將為全校的教師和學生創造更加良好的條件,讓校園的一草一木都會說話,一磚一石都能育人,讓每一次活動都打上獨具八小風格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