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芬 陳 玲
腹脹護理管理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應用
殷 芬 陳 玲
目的:探討腹脹護理管理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將患者隨機等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全部患者均依據其具體情況給予手術治療,對照組在手術期間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再實施腹脹護理管理,比較兩組患者腸鳴音、術后首次排便時間、術后腹脹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次數多于對照組(P<0.05),術后首次排便時間早于對照組(P<0.05),腹脹程度輕于對照組(P<0.05)。結論: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手術期間實施腹脹護理管理,能夠降低腹脹程度。
胸腰椎骨折;腹脹護理管理;應用價值
胸腰椎骨折在臨床上比較常見,主要是給予患者手術治療,而術后患者常常會出現腹脹、便秘等多種并發癥,影響其手術預后[1-2]。為了提高患者的預后效果,我們將腹脹護理管理應用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取得滿意效果,現將方法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將患者隨機等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入選對象均通過相關影像學檢查被證實為胸腰椎骨折。觀察組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28~78歲,平均(49.27±5.21)歲;對照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26~79歲,平均(49.84±5.08)歲。全部患者均了解、知情本次研究,并在自我意愿下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伴有胃腸道相關器質性病變的患者。(2)伴有精神、意識障礙相關病癥的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依據其病情給予相應的手術治療,手術操作均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執行。對照組患者手術期間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常規體征、病情監測,按照醫囑給藥、護理等。護理內容主要包括:(1)術前評估。術前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骨折原因、時間、地點,初步評估其病情程度,同時詳細了解患者的職業、文化程度、經濟情況、婚姻狀況及生活、飲食、排便習慣等,依據其具體情況制定對應、合理的護理方案。(2)心理護理。患者發病均比較突然,對于疾病的了解程度往往比較低,護理人員應將疾病相關知識、手術治療方案、注意事項等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詳細的講解,緩解其心理壓力;加強與患者間的交流,了解、評估其心理狀態,給予對應的心理指導,并指導家屬積極關心、鼓勵患者,增強患者治療信心,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3)基礎護理。在手術前,護理人員應依據患者情況給予安排合理的飲食,多給予易消化、清淡的飲食,盡量少給予豆類及脂類、含糖量高等易產氣飲食;并指導患者練習床上排便,做好腸道準備。(4)體位護理。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應密切監測患者的體征變化,均選取硬板床臥床休息,依據其具體情況將其調整為仰臥體位,并在其腰部墊一個透氣薄墊,以保持腰椎為正常弧度;待監測顯示患者的生命體征穩定后,護理人員可依據其具體情況指導其進行合理的床上運動,以促進患者術后康復。(5)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的飲食習慣給予安排富含纖維素、維生素且易消化的蔬菜、水果等,飲食應按照少量多餐、細嚼慢咽的原則,以減輕胃腸負擔,可飲用蜂蜜水,并確保患者的日飲水量>2000 ml,以促進排便,避免使用辛辣、刺激與產氣食物。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腹脹護理管理,具體措施如下:(1)腹部熱敷。護理人員可給予患者腹部熱敷,熱敷主要是通過熱水袋進行,水溫不超過50 ℃,熱敷時間20~30 min。(2)腹部按摩主要是給予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環形按摩,依據其具體情況,一天進行5~8次按摩,每次時間3~5 min。(3)穴位按摩與穴位注射。依據病情選擇按壓天樞穴、足三里穴、中脘穴,在其足三里穴注射維生素B1等[3]。(4)有效腹式呼吸訓練。先指導患者將全身放松,采取平臥體位,并將雙手交叉放置在腹部上,再指導患者應用鼻吸氣,用嘴呼氣,時間比控制為1∶2,依據患者情況1 min進行18~20次呼吸,1次訓練時間控制在15~18 min,1天進行3~4次訓練。(5)排便練習。先緩慢收緊肛門,再慢慢放松,以改善盆底肌功能;對于排便困難的患者,可行開塞露小劑量灌腸,以促進排便。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手術指標、術后腹脹發生情況。其中手術指標主要是對術后首次排便時間與腸鳴音情況進行觀察。腹脹情況的判定標準[4]:(1)無腹脹。患者的腹部平坦,無壓痛感及其余不適癥狀,且腹式呼吸正常無腹脹。(2)輕度腹脹。腹部平坦,具有輕微壓痛感,腹式呼吸基本正常。(3)中度腹脹。腹部輕微膨脹,具有明顯的壓痛感,腹式呼吸輕微減弱。(4)重度腹脹。腹部明顯膨脹,具有明顯的壓痛感,腹式呼吸明顯減弱。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腸鳴音、術后首次排便時間情況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腸鳴音、術后首次排便時間情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腹脹程度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腹脹程度比較(例)
胸腰椎骨折在臨床上是十分常見的一種脊柱損傷,在脊柱損傷患者中大約有90%左右的患者均為胸腰椎骨折[5]。目前,在臨床上對于胸腰椎骨折患者主要是給予手術治療,通過治療后患者通常能夠獲取良好的療效,但患者在術后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易出現多種并發癥,對其預后情況造成不利影響[6]。術后腹脹就是常見的一種并發癥,通常40%~80%的患者在術后均會發生腹脹[7-8]。而患者并發腹脹后,將增大對胸腔及膈肌的壓力,使負壓增高,而易對下腔靜脈回流造成影響,使血栓形成等,造成嚴重的影響[9]。因此,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對防治術后腹脹具有重要的意義。
腹脹護理管理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護理模式,為一種將循證醫學作為原則,同時將護理與治療方法相結合的護理方式。本研究給予觀察組患者腹脹護理管理,觀察組首次排便時間早于對照組(P<0.05),腸鳴音次數多于對照組(P<0.05),腹脹嚴重程度輕于對照組(P<0.05)。表明腹脹護理管理的效果更佳,考慮為腹脹護理管理中,均是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針對性的護理,能夠提高護理效率;且通過術前護理能夠使患者以最佳的狀態進行手術,提高手術效果;在術后護理中,通過腹部熱敷按摩護理能夠疏導患者的腹部經絡,促進胃腸蠕動情況,同時給予飲食指導及排便護理等,也能夠改善患者的胃腸功能,降低腹脹程度,改善患者的預后。
綜上所述,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手術期間實施腹脹護理管理,具有良好的護理效果,能夠減輕患者腹脹程度,具有推廣價值。
[1] 何彩玲.胸腰椎骨折引起腹脹、便秘的預防及護理[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3):534-535.
[2] 王定麗.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腹脹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70-71.
[3] 王華麗, 王 敏, 張麗娟,等. 腹脹護理管理預防脊柱結核病人肺部感染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 2016,14(24):2545-2547.
[4] 梁思斯.早期系統化護理對防治胸腰椎骨折后患者腹脹的效果[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5):134-135.
[5] 顧愛煥.辨證施護對預防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脹便秘的效果觀察[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6):46-47.
[6] 任曉鳳,林艷榮.護理干預對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脹的影響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24(10):2594-2596.
[7] 馬貴梅.加強全科護理對神經外科老年病護理能力提升的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8):179-183.
[8] 張素春.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脹及便秘的護理體會[J].醫藥前沿,2016,6(29):290-291.
[9] 韓 芳,許曉鶯.胸腰椎骨折后腹脹原因分析及護理[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1):165.
(本文編輯 崔蘭英)
213000 常州市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人民醫院南院骨科
殷芬:女,本科,主管護師
陳玲,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7-03-28)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