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 王 英
※手術室護理
特殊手術體位評估的強化術前訪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中應用
王 麗 王 英
目的:探討特殊手術體位評估的強化術前訪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6年10~12月實施特殊手術體位評估的強化術前訪視模式,將該模式應用前(2016年7~9月)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150例設為對照組,將該模式應用后(2016年10~12月)的患者150例設為試驗組,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特殊手術體位知識掌握情況和體位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試驗組患者干預后特殊手術體位知識掌握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體位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特殊手術體位評估的強化術前訪視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成功應用,對于提高特殊手術體位患者體位相關知識水平十分有效,能顯著降低體位并發癥發生率。
特殊手術體位;術前訪視;手術室;護理
手術體位是指受術者在手術過程中所采取的體位,由受術者臥姿、體位墊使用以及手術床操縱3個部分形成[1],手術體位的擺放要求主要為:術野可獲充分顯露,術者操作與固定方便,受術者安全舒適不出現并發癥[2],符合要求的手術體位是手術獲得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及前提。近年來由手術體位擺放與維持不當所引發的不良事件及并發癥等屢有發生[3]。特別是頭低腳高位、俯臥位等特殊手術體位的并發癥發生率更高于平臥位這一常規體位,這與受術者術前對手術體位相關知識的認知不足存在顯著相關性。術前訪視是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基本職能與職責之一[4],是手術室工作過程中的關鍵性環節[5],同時也是手術室優質護理創建活動的重要舉措[6],有效的術前訪視在緩解受術者負面情緒和提高手術安全性方面的有效性已獲得公認[7],我院實施特殊手術體位評估的強化術前訪視模式,通過術前訪視中對體位教育的強化,實現特殊手術體位患者體位相關知識認知度的提升和降低體位并發癥發生風險的護理目標,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將該術前訪視模式應用前(2016年7~9月)我院以特殊手術體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150例設為對照組,男80例,女70例;平均年齡 (44.52±10.68)歲。將該模式應用后(2016年10~12月)的特殊手術體位患者150例設為試驗組,男79例,女71例;平均年齡 (45.31±10.37)歲。兩組手術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術前訪視,試驗組在常規術前訪視的基礎實施特殊手術體位評估的強化術前訪視模式,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2.1 特殊手術體位患者評估 將兩類患者列為特殊手術體位患者,一類是骨外科手術需擺放為俯臥位者,另一類是腹腔鏡手術需擺放為頭低腳高位者,術前訪視護士在接受到上述兩類患者的手術安排信息后,攜帶手術室特殊手術體位術前訪視表至患者所在病區進行患者身體機能與術前狀態的整體性評估,評估方式采用病歷查閱和護患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估內容為:一般現狀,特殊現狀如月經來潮、咳嗽發熱、義齒與牙齒松動、隱形眼鏡與義眼、助聽器佩戴、心臟起搏器植入等,循環與呼吸功能現狀,眼部現病史,血脂、血凝、血糖、血紅蛋白等血檢結果,皮膚現狀,營養現狀,從中篩選并詳細標記可能致患者因特殊手術體位致體位并發癥的風險因素;體位認知現狀,學習能力與習慣等,結合患者體位并發癥風險因素擬定強化教育方案。
1.2.2 按照強化教育方案實施進一步術前訪視
1.2.2.1 特殊體位并發癥風險告知 (1)告知患方因其手術時需采取特殊體位,故存在多種體位并發癥的風險,提請其加以重視。(2)告知其特殊體位所可能導致的并發癥的類型與原因,取得患方理解。(3)告知醫護人員會采取必要的體位并發癥防范護理,安撫患方不安情緒。
1.2.2.2 針對特殊手術體位進行個性化強化教育 (1)以科普化語言講解采用特殊手術體位的原因,并做出分析,讓患者明白只有采取該種特殊體位才能有利于術野暴露,方便術者操作與固定,保證手術的順利有效實施。(2)向患者展示特殊體位擺放后圖片,播放精心制作的真人版特殊體位擺放與維持視頻,指導患者模擬擺放體位進行預感受,尋找既滿足體位擺放特殊要求又能盡可能照顧舒適度需求的個性化適宜方式,共同探討特殊體位擺放與維持技巧。(3)依據患者體位并發癥風險因素進行眼部并發癥、面部皮膚受壓損害并發癥、壓瘡并發癥等產生機制的講解,說明手術團隊針對其風險所會采取的防范措施,詳細指導患者就各類防范措施所應采取的配合行為的方式及注意事項。(4)教育結束后進行回饋活動,評估患者對特殊手術體位知識的認知度,對認知偏差、認知不全、認知模糊及時進行再教育和再回饋,直至其掌握。
1.3 評價方法
1.3.1 特殊手術體位知識掌握度的評價指標 自行編制特殊手術體位知識掌握度調查表,含特殊手術體位原因與價值、特殊手術體位擺放方式、特殊手術體位維持方式,特殊手術體位風險與注意事項,分值越高,表明該患者對其所需采取的特殊手術體位知識掌握度越高。
1.3.2 體位并發癥發生率的評價指標 觀察與記錄兩組特殊體位手術患者干預后發生面部并發癥、眼部并發癥及壓瘡的例次與情況,體位并發癥發生率以上述體位并發癥發生例次占總入選手術例次的比例計算。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特殊手術體位知識掌握度評分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特殊手術體位知識掌握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特殊手術體位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特殊手術體位患者體位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俯臥位與頭低腳高位等特殊手術體位與人體正常臥床方式差異較大,受手術操作限制患者需于較長時間內維持上述特殊體位,發生體位相關并發癥的風險較大,手術治療的初衷在于緩解或解除患者病痛,手術體位并發癥的發生,卻為患者新增了身心痛苦與經濟照護負擔,同時也與醫療護理目標相違背,故而降低或杜絕手術體位并發癥成為維護手術療效與提升滿意度的重要護理舉措。術前訪視是手術室護理人員向患者進行體位教育的首要環節和最佳時機,我院將特殊手術體位評估的強化術前訪視模式應用于手術室護理中,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特殊手術體位知識掌握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體位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其原因如下:
3.1 提高了手術患者對特殊手術體位的認知度 表1顯示,將特殊手術體位評估的強化術前訪視模式應用于手術室中,可顯著提高手術患者對特殊手術體位的認知度,手術患者的體位認知度決定了其對手術體位的配合度以及對體位并發癥的預防意識與預防能力水平。在常規的術前訪視服務中,護理人員的體位教育僅限于術中體位的簡單告知層面,這種簡單教育對于常規體位患者來說尚可滿足需求,但是對于特殊手術體位患者來說,則無法解決患者在特殊體位選擇原因、具體擺放與維持方式以及潛在風險等方面的疑問,致患者對特殊體位接受認可度較低,難以做出良好的體位擺放配合且體位維持低效,也不會有意識地規避潛在體位風險。針對常規術前訪視在特殊手術體位教育方面的薄弱之處,我們試行了基于特殊手術體位評估的強化術前訪視護理,采用特殊手術體位術前訪視表對特殊手術體位患者進行全面詳盡的體位風險與學習模式評估,并在此基礎上擬定個性化的特殊體位強化教育內容與教育方式,以強化的風險告知方式提高患者體位風險防范意識,以強化特殊體位原因分析與價值描述的方式增進患者對特殊體位的理解度進而提高其體位擺放的配合度,以圖片、視頻、模擬演練等強化教育方式促使患者形成鮮明的特殊體位擺放與維持方式印象,并有能力在實際手術過程中付諸實施,以并發癥的強化教育教會患者采取必要的自我防范行為,以科學的教育回饋模式完成教育效果的持續強化。由此可見,特殊手術體位評估的強化術前訪視模式以科學評估為教育方案的制訂前提,保證了教育活動的針對性,以多重強化方式為教育基石,維護了教育的實效性,豐富了術前訪視專業內涵,使患者真正獲得了有益的手術資訊,從而最終獲得了較為理想的訪視效果。
3.2 將特殊手術體位評估的強化術前訪視模式應用于手術室中有利于降低體位并發癥發生率 表2顯示,試驗組的手術體位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近年來,關于特殊手術體位引發手術患者術后視力損傷、面部損傷以及壓瘡等的報道并不鮮見[8],無論是對患者自身康復還是對醫院聲譽均極為不利,是典型的“雙損”事件。術前訪視是手術室護理人員與手術患者的首次接觸時間,也是術前實施手術風險超前防控最為重要的教育關口,如能在此環節中提前向患者傳遞全面有效的特殊體位教育信息,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殊手術體位評估的強化術前訪視模式的成功實施,以評估進行風險篩查的方式,有利于確定術前訪視體位教育重點內容,以鄭重的體位風險告知,提請手術患者對體位風險引起足夠的重視,科學全面的強化體位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進行特殊體位配合能力,護患共同努力,既可保證特殊體位的到位擺放與有效維持,以便為手術順利實施提供必要的體位基礎,同時又可最大程度地規避體位并發癥風險。
[1] 沈碧玉,何 燕,馬靈馭.患者角色體驗在手術體位擺放情景模擬演練培訓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2):57-59.
[2] 林 芝,吳淑珍,汪迎春,等.PPT 教學結合角色扮演法在手術體位安置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6,15(1):81-82.
[3] 宗 倩,鄭 霞,張 靜.手術室特殊手術體位患者術前訪視及風險告知的實踐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193-195.
[4] 張秋芬.術前訪視的重要性[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94.
[5] 何婷婷,許開瑜,葉 玲,等.漫畫手冊的制訂及其在患兒術前訪視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6,31(22):41-42.
[6] 李 倩,劉 輝,張 麗.手術室護士參與術前訪視在維吾爾族患者耳鼻喉科手術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6,15(12):1187-1188.
[7] 郭利紅,師 文.手術室護士術前訪視的情景模擬訓練及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3):371-373.
[8] 孫玉梅,張 雪.手術壓瘡的護理研究與預防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4):305-307.
(本文編輯 劉學英)
Application of strengthened preoperative visit nursing model of special surgical position evaluation in operation room
WANG Li,WANG Ying
(Changzhou Wujin People’s Hospital,Changzhou 213000)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trengthened preoperative visit nursing model of special surgical position evaluation in operation room.Methods:Our hospital implemented strengthened preoperative visit nursing model of special surgical position evaluation from October to December 2016, and 150 patients receiving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before application of this model (July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150 patients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odel (October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t as the test group, and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mastering of special surgical position knowledge and occurring of position complications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 the mastering degree of special surgical position of patients in the tes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ition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in the tes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strengthened preoperative visit model of special surgical position evaluation in operation room nursing was quite effective to improve position related knowledge of patients with special surgical position and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ition complications.
Special surgical position;Preoperative visit;Operation room;Nursing
213000 常州市 江蘇省常州武進人民醫院南院手術室
王麗:女,本科,主管護師
王英,女,本科,護師
2017-03-08)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