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巨額貿易順差,德國該“花錢”了
近期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漢堡峰會是保護主義與自由貿易的角逐之地,東道主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要為自由貿易擂鼓助威。但一個不太和諧的事實是:德國的貿易順差在2016年達到了近3000億美元,為全球最高。儲蓄規模不斷增加的同時花費太少,讓德國在捍衛自由貿易時略顯尷尬。
不過,德國的貿易順差,既不是重商主義政府政策導致的,也并非是為應對老齡化社會的迫切儲蓄需求,而是來自該國商界和工會之間持續數十年之久的協議,即通過抑制工資增長來保持出口行業的競爭力。但是,抑制工資拉低了國內消費和進口需求,使德國的消費支出僅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54%,而這一比例在美國是69%,在英國是65%。另外,德國去年工資僅上升了2.3%,比2014年和2015年的增速還慢,照此下去恐怕要多年才能讓順差降到合理水平。
鑒于此,德國政府應該通過增加開支來調節巨額的貿易順差。德國有大量值得投資的項目,比如,國內公共投資受限已導致學校建筑和道路破敗不堪;數字經濟發展落后,平均下載速度在全球僅排第25位;政府若能加大課后托兒服務力度,便可幫助更多母親參加全職工作。
【歐盟與加拿大同意9月開始臨時實施自貿協定】
歐盟與加拿大發表聯合聲明,表示雙方于今年9月21日開始臨時實施全面經濟貿易協定,并倒推各項工作在截止日期前順利完成,待所有歐盟成員國議會批準后,協定內容才將全部徹底生效。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指出:“9月21日起,全面經濟貿易協定中98%的內容都將得以實施,從而創造更多就業和商業機會。”布魯塞爾方面表示,這一協定將取消歐加之間99%的關稅,增加25%的貿易額。
【沙特阿美投資逾3000億美元開發油氣資源】
沙特阿美首席執行官 Amin Nasser近日表示,油價下跌打擊了近1萬億美元的油氣領域投資,但傳統油氣仍將在相當長時間里占據能源市場主導地位,因此公司將在未來10年里投資至少3000億美元,維持其剩余石油產能的領軍地位,并提升傳統及非常規天然氣資源的開采力度。另外,沙特阿美還計劃在10年內將天然氣產出增至每日230億立方英尺,使沙特天然氣的使用比例提升至70%,居二十國集團首位。
【法國欲通過減稅吸引金融界人才】
巴黎目前正與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馬德里和都柏林等城市展開競爭,“搶奪”因英國脫歐而將轉移到歐洲大陸的商業和工作機會。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利普日前在巴黎公開演講中表示,法國將限制銀行和金融公司的最高納稅額,并取消日間交易的費用。他說:“提升巴黎金融領域的吸引力就是在幫助法國發展經濟,每一個選擇到巴黎的金融家、銀行家和交易員都會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
【美國推遲“創業簽證”生效時間】
美國國土安全局在一份聯邦公報中表示,由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通過的、本定于今年7月17日生效的“國際創業家條例”(即為符合資格的外籍創業者發放“創業簽證”)將推遲8個月執行,并征求公眾對廢除該規定的建議。反對廢除簽證者認為,移民美國的外國企業家能創造數以千計的就業機會,且鑒于法國和加拿大等國家正調整簽證政策以歡迎創業者,廢除“創業簽證”恐將降低美國的吸引力。
編譯:牛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