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華
遭遇歷史罕見洪災,泄洪區水漫樓盤
泄洪區成高密度社區,樓盤林立,水患頻繁
7月,長沙遭遇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全城危急,原湘江泄洪區內所開發的樓盤首當其沖。
全力抗洪搶險后,至7月9日,長沙主城區已全面恢復正常,而那些被洪水淹沒家園的人們依然沉浸在傷痛之中。
與此同時,遭災樓盤所處的長沙洋湖片區開始新的土地拍賣。
長沙內澇,水漫樓盤
6月22日,長沙,暴雨如注。
常言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而這場大雨卻足足下了10多天。
7月3日0時12分,湘江長沙站水位升至39.51米,超歷史最高水位0.33米。
湘江、瀏陽河、溈水,全面告急。
最先出現險情的地方是湘江的一條小支流——靳江河。6月30日,靳江河水位迅速高漲。7月1日,靳江河水倒灌長沙主城區,白菜湖堤垸泵站被淹沒,洋湖濕地公園以西的多個樓盤,如江山帝景、中海國際、邦盛水岸御園、汀湘十里等水位急速走高。
網上熱傳的一段視頻顯示,7月2日,中海國際小區內濁水滔滔。7月4日,江山帝景小區一位業主發出的照片顯示,該小區部分車庫的積水仍然高過入口的頂部。
比中海國際小區積水更深的是江山帝景和邦盛水岸御園。邦盛水岸御園的一位業主說,水淹之后,小區里停水停電,很多業主已撤離。
浸水最深的可能是汀湘十里。據居民描述,最深時平均積水達5米,大部分別墅的車庫與地上一層均被淹沒。至7月6日,水深仍達2米,人員出入只能靠船只。
水淹數日之后,汀湘十里的業主曾先生稱,房子在水中浸泡這么多天,家具、電器等將基本報廢,房屋本身也受到極大損害,“所有的電路全部要換掉,相當于要重新做一次裝修?!?/p>
損失遠不止于此。“家里收藏的黃永玉老先生的畫泡沒了!”曾先生一臉懊喪。
7月6日,該小區官方微博稱:如今水患將盡,讓我們并肩偕行,共同奪回曾經溫暖的家園。此前,該小區已在水中浸泡六天六夜。位于同一區域的江山帝景微信公眾號7月9日稱,很快將恢復供水供電。
7月9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前往汀湘十里小區,在距離小區約3公里的地方,通往小區的含浦中路依然封閉,提醒“前方積水,車輛繞道”。一名工作人員說,目前,該片區還在消毒防疫,不允許進入。
泄洪區樓盤林立,水患頻繁
曾先生說,洋湖內澇嚴重且排水不暢,首要原因是該區域地勢低洼,平均海拔僅30余米,最低海拔僅25.5米,“比靳江河的河面還要低,漲大水了怎么排得出去?”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災害與環境研究中心總工劉樹坤也指出,在湖南,很多居住區原本都是泄洪區,地勢較低,一旦來了大水,就會出現“城市看海”的情況。
如其所言,長沙洪澇,險情最緊急的大多是原來的江垸。如7月2日凌晨3時,岳麓區九江垸滿堤;7月3日凌晨1時,瀏陽河開福區朝正垸堤段突發管涌險情;7月3日凌晨4時左右,開福區鴨子鋪大堤出現管涌,危及朝正垸……
“垸”,新華字典給出的解釋是,中國湖南、湖北兩省在湖泊地帶擋水的堤圩,亦指堤所圍住的地區:垸子。
長沙當地人熟知,凡是稱為“垸”的地方,多年前往往是泄洪區或河灘地,比河道水位低。但隨著城市大開發,曾經的垸就變成了林立的樓盤。
汀湘十里等樓盤所在的洋湖片區,在未開發前叫做洋湖垸。直到上個世紀末,這里仍是湘江的泄洪區,是典型的水鄉堤垸,水患頻繁。
2009年,洋湖垸開建洋湖濕地公園,當時媒體報道稱“通過疏通水系,修復和重建濕地生態環境,將城郊泄洪區打造成面積達6000畝的中南地區最大的城市濕地公園”。
隨后,周邊的房地產開發熱火朝天地展開。目前,洋湖新城在長沙已成為明星板塊,樓盤近30個,區域均價逼近1萬元。
靳江河河道改造也埋下隱患。2010年,長沙實施靳江河白菜湖河道整治工程,此處距靳江河注入湘江的出口約2.85公里。
當時,官方宣傳稱,這片地是毫無利用價值的河漫灘地,將靳江河白菜湖段裁彎取直,讓岳麓區沿河兩岸居民從此不再受洪水災害,還可增加約445畝潛在城市建設用地和220畝農用地。
然而,7月1日,靳江河水倒灌之處,正是曾經的白菜湖河段,白菜湖堤垸泵站被淹沒。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助理教授向輝認為,內澇的原因,主要是規劃時沒有給地表徑流留下足夠空間。他說,類似洋湖垸這樣的自然保護區,盡可能不要搞人工建設,就算要建,也要控制強度和密度?,F在很多樓盤都是高密度社區,聚集了大量的人,地下全是車庫,水都沒有下滲的通道。

水患過后,再賣新地
江山帝景的多位業主至今心有余悸,也在考慮出售房子,卻又擔心因為洪災“房價可能下跌”。
這似乎也是當地政府的隱憂。
7月3日,有媒體發布文章稱,長沙洋湖垸樓盤受災嚴重,集體“淪陷”。當日晚間,洋湖片區城市基礎設施投資運營方——長沙先導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沙先導控股”)發文澄清,稱網傳“洋湖片區水患爆發”消息不實,水災嚴重樓盤主要位于洋湖生態新城以西的含浦片區,而非洋湖。
該文稱,洋湖生態新城區域為靳江河以南以東、湘江以西、南三環以北環繞形成的地區,目前已建成及在建住宅項目只有萬科·白鷺郡、和順洋湖壹號、北大資源·時光等18個樓盤,并強調“洋湖新城雖然瀕臨湘江且地勢低洼,卻在此次洪災中安穩度過,有險無災,片區內無一道路積水,無一住宅樓盤滲水”。
長沙先導控股宣稱洋湖片區與洋湖新城是兩個概念,一下子撇清了與此次受災嚴重的中海國際、汀湘十里等樓盤之間的關系。
不過,在長沙先導控股官網上,一篇題為《洋湖生態新城2015年土地出讓計劃》的文章在介紹“洋湖土地出讓情況”時,中海國際社區、華潤橡樹灣等項目赫然在列。
長沙某房地產開發公司的營銷總監認為,在以往的宣傳中,這些樓盤所在的區域一向是洋湖片區的一部分,此次突然改口,可能與7月12日即將出讓的一塊土地有關。
長沙市國土資源局官網顯示,該地塊用地面積220畝,起始價達14億元?!叭绻怀鲆馔?,這將是洋湖片區新的地王”。該人士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