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寬
【摘要】2016年6月23日,英國在全民公投中以51.9%的支持率通過了脫歐。作為我國在歐盟內的第二大貿易伙伴,英國脫離歐盟一方面意味著中英兩國建立更緊密貿易關系的機遇,論文首先分析了兩國各自的貿易現狀與雙邊貿易現狀,接著對英國與歐盟的就脫歐問題上的雙邊博弈進行分析,認為英國無論以哪種形式脫離歐盟,很難在不犧牲共同市場的情況下拿回對邊境的控制權,英國未來很可能與歐盟簽訂自貿協定,或直接在WTO框架下與歐盟開展貿易;中英兩國在脫歐背景下將迎來簽訂自由貿易區協議的機遇,也將遭遇潛在挑戰,我國應與英國政府保持暢通的交流與互動,也應同時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加強貿易結構升級,以消除英國國內的質疑,在未來中英關系談判上贏取更多話語權,進一步豐富中英“黃金時代”的內涵。
【關鍵詞】中英貿易 脫歐 自貿協議
一、中英貿易歷史及現狀
(一)中英貿易歷史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中英貿易進入了一段低速發展期。我國當時仍處于計劃經濟時期,貿易政策保守,對外貿易規模小,且出口商品大多為農副產品。英國的主要貿易伙伴為歐盟國家以及美國。
改革開放后,我國采取了更為開放的貿易政策,英國也對華采取了較為友好的合作態度,雙邊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且貿易結構也呈現改善趨勢。我國利用低成本的人力資源,主要出口紡織品、食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而從英國進口機電、運輸設備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
(二)中英貿易現狀
(1)中英貿易成就。2015年,英國對中國出口277.1億美元,貢獻了英國出口總額的5.9%;英國自中國進口633.2億美元,占英國進口總額的10.0%。近20年來,中國與英國雙邊貿易往來密切,貿易規模增長迅速。同時,我國對英國長期保持貿易順差,且貿易差額呈上升趨勢,2015年英國對華貿易逆差達356.0億美元,相比2014年略有下降。截至2016年,英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的第二大合作伙伴,而中國也是英國的第三大進口來源地。
(2)現存問題。然而,中英雙邊貿易在逐步升溫的同時,也存在著貿易摩擦。一方面,作為歐盟成員國之一,英國在尊重自由貿易傳統的同時,也要考慮并遵守歐盟內部的貿易規則與條例,因此歐盟層面上的貿易壁壘和雙反調查給中英雙邊貿易帶來了一定阻力。英國國內也不乏對英國持續貿易逆差與我國廉價商品進入英國市場的擔憂,警告英國政府不應該忽略中國商品對國內產業的沖擊。
二、脫歐動機及前景分析
(一)脫歐動機
(1)歷史文化。英國與歐盟的紐帶更多在于經濟與政治利益,歐盟內貿易壁壘的消失、世界舞臺上更大的發言權都是加入歐盟給英國帶來的實際好處。而當這種“聯姻”式的利益逐漸變得模糊,而兩者的矛盾日益尖銳突出時,英國選擇脫離歐盟看上去是一個可以理解的選擇。
(2)經濟不景氣。英國在歐債危機中一直扮演旁觀者和“唱反調”的角色,不贊成歐盟集所有成員國之力解決部分國家的債務危機,更是反對歐盟借此契機加快一體化進程。英國不屬于歐元區成員,但英國經濟對外貿的依存度較高,而歐盟占英國出口額的50%,歐債危機的爆發挫傷了英國出口,使其經濟蒙受了巨大損失。英國開始意識到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二)脫歐模式
世貿組織成員模式則意味英國完全脫離歐盟,并退出歐洲共同市場。英國與歐盟將在世貿組織的框架下進行貿易,適用于WTO規則與最惠國稅率。這一模式的好處在于英國能夠享受完全自由的貿易政策與移民政策,并且省下一大筆歐盟“公攤費”,但英國也會面臨新的關稅壁壘與非關稅壁壘。
三、英國脫歐對中英貿易的潛在影響
(一)中英自貿協定的新機遇
通過對英國與歐盟就脫歐談判的博弈進行分析后,本文認為無論以哪種形式脫離歐盟,都無法確保英國能夠完全留在歐洲共同市場。為了避免國內經濟滑坡,英國在脫歐后必須尋求新的市場以替代歐盟市場,中國無疑是一個理想的合作伙伴,兩國將迎來簽訂中英自貿區協定的大好時機。中英兩國在英國脫歐后或將迎來更大的合作機遇,中英自貿協定被提上日程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中英自貿協定得以達成,于我國對外貿易來說是一個質的提升,增強我國將來在國際貿易談判中的砝碼。
(二)中英高新貿易限制有望突破
中英兩國的貿易差額持續時間長,并且呈現擴大趨勢,其中一個原因在于英國在其具有比較優勢的高端產業上對華實行出口限制,以達到技術封鎖的目的。
然而,從中英雙邊貿易結構可以看出,英國向我國出口的主要產品為車輛、電機、零件、銅制品等。比較2016年英國主要出口商品類別與其對華出口商品類型,英國總共出口的航空航天器達2147億美元,占其出口總額的5.1%,根據商務部數據及聯合國統計,近年來英國對我國的高科技出口占比低于英國總體高科技出口占比。
四、我國應對措施建議
(一)加強高層互信,實現戰略對接
目前英國面臨著歐盟在脫歐問題上的施壓,國內政治、經濟領域充滿不確定性因素,我國更應該與英國政府保持密切友好的溝通,使中英兩國的“黃金時代”得以延續,英國脫歐后,我國應該充分利用談判機會,與英國加強貿易戰略上的對接,創造新的貿易增長點。英國政府高度重視我國提出的“走出去”戰略,并有意將“一帶一路”建設作為中英關系發展的關鍵一環。我國“一帶一路”戰略與英國的“英格蘭北部振興計劃”擁有許多契合點,英國政府將重點改善北部交通設施,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我國能夠利用在基建與高鐵上的優勢與英國政府開展合作,英國也能利用金融服務業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提供融資支持。
(二)防范脫歐風險,均衡歐盟關系
我國政府應該做好英國脫歐的風險防范,并引導我國外貿企業做好英國脫歐后的準備,在短期內積極預防因匯率波動、英國內需減弱等潛在問題造成的貿易風險,同時也對中長期內在歐洲業務的重新布局盡早做出安排。
(三)完善知識產權,改善出口結構
在我國未來與英國和歐盟的貿易談判中,知識產權、廉價商品“傾銷”等問題都是我國可能遇到的阻力。我國應該加快知識產權法與《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等國際規定的接軌,正確引導我國企業重視知識產權問題。我國外貿企業在做到尊重國際協議的同時,也要保護自身利益,防止別國以知識產權為理由對我國設置貿易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