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晨
【摘要】小微企業在經濟中處于一個最基礎的位置,它是商品經濟生物鏈的底層單位,數量眾多、抗風險能力弱卻又充滿生機。小微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對增加就業、活躍市場、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現在全國輿論都在呼吁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大多數小微企業處于競爭程度較高的行業,因而易受市場環境、國家政策以及經濟周期波動影響,抵御風險能力較弱。
【關鍵詞】小微企業 融資困境 融資方式
一、前言
近年來,各級政府加大了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我國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有了很大的好轉,商業銀行增加了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小微企業的數量和融資數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依然存在,我國小微企業目前每年仍有近7000 億元的資金缺口,小微企業的發展仍顯得困難重重,政府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促進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的貸款積極性,加大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緩解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投資、融資租賃、典當融資和商業信用融資出于種種原因無法廣泛為小微企業所應用。商業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在小微企業融資過程中應用的最多。比較商業銀行融資和民間信貸,我們可以發現,商業銀行具有現金流穩定、貸款利率低、渠道正規等優點,而民間信貸的利率則相對比較高、現金流也不穩定,這使得商業銀行貸款成為了小微企業融資的最主要融資渠道。
二、我國小微企業融資困境分析
(一)融資成本較高
小微企業的風險溢價通常相對較高;小微企業在貸款時,銀行也要耗費同樣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小微企業通常每筆的貸款數額比較少,銀行相當于承擔了較高的管理成本;銀行在受理小微企業的抵押貸款時通常要求小微企業進行抵押擔保,這又需要小微企業繳納擔保費用,評估費用等,增加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
(二)融資渠道狹窄
目前,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的渠道比較狹窄,主要以內部融資和銀行貸款為主。越是處于初創期的小微企業,規模越小的企業,內部融資占比就越高,內部融資成為了小微企業融資的主要途徑。在外部融資中,直接融資所占比重較小。同時,在間接融資中,又以銀行貸款為主要融資方式,而銀行對于小微企業又普遍存在惜貸行為,小微企業獲得的銀行貸款十分有限。
(三)信貸支持不足
小微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原始資本積累不充足,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對外部融資有著較高的需求。但由于小微企業通常抵抗風險能力弱,盈利水平低,缺少抵押擔保產品,資信水平低等原因,銀行存在著明顯的“惜貸”行為,信貸支持不足。
(四)金融體系因素
商業銀行對解決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戰略意義認識尚不充分,商業銀行對大企業“過度”偏愛,忽視金融脫媒趨勢。商業銀行在體制上存在缺陷,我國商業銀行多為“自上而下”的創新機制,分支機構缺乏解決小企業融資問題的主動創新意識。
三、幫助我國小微企業走出融資困境的對策
(一)小微企業自身應做得努力
(1)提高企業信用,建立和諧銀企關系。小微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要形成信用觀念,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按時還貸,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企業信用等級。同時,也要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向銀行提供真實、準確的信息,并將資金使用情況及時通報銀行,以實際行動取信銀行。
(2)小微企業聯保同貸,共擔風險。一個企業難以提供足夠的信用,多家企業聯合起來組成信用共同體,共同承擔信貸風險,便可以有足夠的信用從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大量貸款。現在很多銀行都積極支持這種信用共同體融資模式。
(3)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小微企業大部分都集中于競爭激烈的傳統行業,小微企業為了求得生存和發展,保持市場競爭優勢,更要通過技術創新來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小微企業融資宏觀環境——政策保障
法律法規保護小微企業。財政補貼和政府采購,財政補貼方面,政府為小微企業提供的財政支持種類繁多,包括貸款、投資補貼、貼息和擔保等。結構性減稅,對規模不大的小微企業來說,復雜的稅種和高稅率是致命發展障礙同時也加大了稅務部門的征收成本。所以應該盡可能的將稅種合并或取消,使得盡可能多的小微企業享受到簡易的征稅模式,實現真正的結構性減稅。另外,種類繁多的行政收費對利潤微薄的小微企業是一種盤剝,應該減少行政收費來為小微企業減負。
(三)金融體系方面的改變
缺乏統一、完整的信息系統是我國小微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之一,必須盡快建立和完善征信系統。深化商業銀行信貸制度改革,創新信貸產品,完善客戶經理制度。小微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是通過客戶經理進行連接的,因而完善客戶經理制度對于小微企業和商業銀行具有重要意義,能夠促進貸款的成功率。
(四)基于互聯網金融的創新型融資模式
(1)“平臺+小貸”融資模式。以阿里小貸為典型的“平臺+小貸”融資模式,其是依托于天貓、淘寶等類似電子商務平臺日常經營所沉淀的商戶運營數據等真實信息,通過進一步的數據挖掘和分析,將得出的目標信息通過量化分析系統進行評估,進而作出對平臺上的小微商戶提供貸款的過程。
(2)“P2P 網絡借貸”融資模式。以宜信為典型的P2P網絡借貸融資模式,其最早出現在英國,指的是借貸雙方通過網絡平臺而非傳統渠道完成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融資業務。從本質上看,P2P 網絡借貸融資模式是一種將互聯網技術融合到小額信貸領域的創新實踐,它最大程度發掘個人及企業的信用價值,促進個人與個人、個人與小微企業之間通過信用完成信貸交易。
參考文獻:
[1]Peter K.Oppenheim:Global Banking.中國計劃出版社,2004.
[2]劉學勝.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的難點及對策[J].中國金融,2002,(2).
[3]于洋.中國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
[4]郭雅.我國小微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建議[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13.
[5]許寶健.中國小微企業生存報告[M].中國發展出版社,2012.
[6]范文博.中小企業融資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商業文化,2012,(1).
[7]楊豐同.銀行對小微企業融資的主體作用[J].高科技與產業化,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