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

【摘要】本文以“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為背景,分別介紹并分析了目前我國保險業的行業總體情況以及“一帶一路”的發展現狀,其次,介紹保險行業的專業優勢和保險業與“一帶一路”戰略合作發展的優勢領域。但是,由于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局不穩定,我國的保險公司又缺乏跨境保險保障服務的經驗,因此,我國各大保險公司應當對內共同努力合作建立專項保障基金,形成海外保險生態圈,對外與外資保險公司合作,取長補短。
【關鍵詞】保險 “一帶一路”戰略 海外投資 風險保障
一、背景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這場國際盛會是各方共享互利合作成果、加強國際合作,對接發展戰略的重要合作平臺。高峰論壇期間,中方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成果進行了梳理和匯總,形成高峰論壇成果清單,清單主要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簡稱“五通”)五大類,共計270多項成果,這標志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已進入務實推進階段。 “一帶一路”戰略以“五通”為主要內容,除“政策溝通”以外,其余均與保險有著密切的聯系,這意味著保險可以為“一帶一路”的各個環節“保駕護航”,同時也是我國保險業在海外市場展現自我實力并實現騰飛的一個舞臺。
二、中國保險業現狀
自1980年我國保險業務恢復以來,我國的保險業蓬勃發展,保費收入從1980年的4.6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24282.5億元,增長了5277倍,平均每年增長16.95%,是國民經濟發展最迅速的部門之一。2009年中國保險業的年保費收入首次超過一萬億元, 2014年突破兩萬億元,這只用了短短五年的時間,發展速度令人矚目。從保險公司總資產來看,截止到2016年,我國的保險集團公司共11家,中資保險公司126家,中外合資公司57家,共194家,其總資產約為15.12萬億元,年平均增長率超過20%,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的加劇以及人們對健康產業的重視,未來中國保險業的市場規模將會進一步提升。
以2016年的數據為例分析。如表1所示,2016年我國保險業的資金運用總余額為13.39萬億元,占行業總資產15.12萬億元的88.56%,這說明有接近90%的保險基金都處于暫時閑置狀態,這部分資金便可以充分利用,作為支持“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資金來源。在負利率時代,如何高效配置保險資金將是各大保險公司面臨的重大難題。
數據來源:wind資訊
根據現有的最新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3月,我國保險業的資金運用總余額已經達到14.07萬億元,監管機構預測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上漲至20萬億元人民幣。由于保險資金具有規模大、期限長、較為穩定的特點,加之保險負債久期長,這些剛好與“一帶一路”基礎設施投資的項目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等特點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保險業進軍“一帶一路”將勢在必行。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保險業在國內風生水起,但是在開拓海外市場走向世界的步伐卻始終成效不大。因此,為了給更多的中資企業提供全面的海外保障,我國保險業在海外市場應該具備三項能力:首先,要具備全球化網絡,提供全球標準一致,全方位、高質量的服務,尤其是在勞務輸出和基建項目較為集中的地區設立營業機構顯得尤為重要;其次,還要具備全球定價承保能力,為海外企業提供在多國環境下的一攬子保障規劃;最后,保險公司還要具備全球理賠能力,能夠為客戶提供及時的本土服務。
三、保險與“一帶一路”合作領域
資金融通和風險保障是保險的兩大功能,這也是保險業參與到“一帶一路”戰略的兩大重要領域。
(一)資金融通發展現狀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能源方面雖然具有資源稟賦優勢,但是這些國家和地區資金不足,融資能力不強,在這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資金或融資障礙,而保險資金完全滿足基礎設施建的融資需求,因此可以作為保險資金的投資方向。因此,保險機構可以充分利用保險資金余額,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展開合作,一同解決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項目融資難的問題。
(二)風險保障發展現狀
未來,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建設的深入推進,多層次、寬領域的跨境保險需求將持續增長,保險品種要進一步細分,推出更適合企業實際的個性化保險產品,如工程保險、責任保險、貨物運輸保險、船舶保險、能源保險、海外投資保險、海外租賃保險、買方違約保險、境外旅意險、跨境并購險、信用保險、重裝備保險和人員綁架勒索險等,在保障傳統險種承保能力不斷擴大的基礎上,開發更多的個性化保險。目前我國的保險業服務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一帶一路”催生的保險需求恰恰是我國保險業很少涉足的新興領域,這為保險市場的拓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三)保險業面臨的主要挑戰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不斷深入,未來將會有大量的海外中資企業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選擇投保,面對保險需求的增加,保險公司面臨的風險將更加復雜,作為提供風險保障的保險業,還需要面對新產品和常規產品在新環境中的應用風險,這需要保險公司不斷增強防范跨境風險的意識和風險控制能力。但是除了中國信保這一家保險機構之外,我國大部分的保險公司長期服務于中國國內的保險市場,處理海外風險的能力不足,缺乏理賠經驗,再加上相關人才的匱乏,這對于即將跟隨“一帶一路”戰略走出去的保險業而言,提高跨境保險服務的綜合能力已是迫在眉睫。
(四)解決措施
服務于“一帶一路”的保險公司應當具備承包海外工程風險,全球理賠服務和跨境理賠服務的能力,這對于我國大多數的保險公司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那么如何解決這一棘手的問題呢?
首先,要增強參與“一帶一路”的中資企業和基建項目與國內保險公司的溝通與合作,積極參保,共同建立海外保險業的生態圈,擴大我國保險業務的海外影響能力;其次,應當在政策上鼓勵國內的保險公司共同打造合作交流的平臺,建立健全合作保障機制,形成保險行業聯盟,必要時可以共同籌建“一帶一路”專項保障基金,應對突發事件所造成的巨大損失;同時也應該與外資保險公司積極合作,共同發揮各自在保險領域的優勢,在承保理賠、全球保險數據和運營服務等方面做到充分合作。
四、總結
面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和金融業的不景氣,“一帶一路”戰略給保險業拓展海外市場提供了方向,注入了新鮮血液,這也是我國保險業自身轉型升級和走出的重要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