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琿
【摘要】本文從“十二五”期間的中國稅制的重大變化,中國財稅政策的規劃,營改增以及對2011-2015年中國部分財稅收政策文件的解讀這四個方面來進行財政稅收分析,最后再對中國財政稅收政策進行總結,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中國稅制 財稅政策 營改增
一、“十二五”期間的中國稅制的重大變化
(一)增值稅和營業稅
十二五期間增值稅和營業稅所發生的最大變化大家都知道就是營改增。營改增的含義看名字就知道是指某些以前需要繳納營業稅的項目不再繳納營業稅,而是改為繳納增值稅。營業稅這一稅種正在中國漸漸消亡,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增值稅則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2016年3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在這個會議中決定了自2016年5月1日起,營業稅改增值稅將在中國全國進行試行,營改增試點的范圍將會進一步擴大到范圍,到了這一個階段我國長達數十年的營業稅將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而我國的增值稅制度得到了很大的加強和完善。這里對營改增就不進行更詳細的說明了,因為營改增是我國在十二五規劃期間最重要的一項稅收征管改革,下面將在會做更加詳細的說明。
(二)消費稅
下面來說消費稅的改革,消費稅的征收可以有效地貫徹國家的有關于經濟發展計劃,還可以有效地協助政府指導民眾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對消費稅結構繼續進行進一步的優化,進一步將對于環境危害較大的以及商品和不是生活所必須的奢侈品的消費行為加入消費稅的征稅范圍,引導民眾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可以有效的鼓勵可以節能減排,有利于保護環境的高技術新型產業,并且遏制住社會中的鋪張浪費之風。
(三)所得稅
所得稅的改革分為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這里我主要說明一下個人所得稅的改革。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方向是降低社會中低階層的個人所得稅稅收壓力,為了更好的發揮稅收政策幫助政府使行收入再分配的職能,所以國家必須對現有的個人所得稅的稅收征管做出相應的調整,減輕社會中低階層的個人所得稅稅收壓力,使行收入再分配的職能。
二、“十二五”對中國財稅政策的規劃
下面我們來關注一下十二五規劃中對中國財稅政策的規劃:國家和政府一直在努力對十二五期間的中國的財稅政策進行規劃,中國人大,國務院,政府包括稅務總局等各個部門一直在努力進行稅務征管體系的改革。這一系列文件提出了十二五期間國家對于稅收改革的要求與原則,改革的原則有:對于稅收權力的設置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在稅收的分配上做到公平公正,增加完善勞務稅、所得稅等各個稅種的稅收征管,使稅收的體制和運行的機制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稅收對于政府使用調控經濟運行,宏觀調控市場機制的發展的職責的效益必須得到充分的使用,稅收對于全面推進小康社會以及繼續進行改革開放必須起到積極的作用。
以上這些文件同時要求國家稅收部門在改革和完善這些稅收制度要繼續進行大量的政策試點工作,必須進行大量的試驗來完善希望實現的稅收法律法規的改革,列如資源稅改革的試驗實施范圍必須進一步擴大,同時也必須要注意該條例所造成的負面的影響,不能只看到好的看不到不好的一面。對其進行嚴謹的評估之后再繼續進行改進,最后才可以以稅收征管法規的形式進行出臺。
三、對2011-2015年中國部分財稅政策文件的解讀與分析
(一)對個人所得稅的改革
2011年6月30日,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這個決定的主要內容是體現在個人所得稅方面。這個決定提高了工資以及職工薪酬的扣除數,這一決定主要是為了降低社會中低階層的個人所得稅稅收壓力,能夠更好的發揮稅收政策幫助政府使行收入再分配的職能。同時,調整了個人所得稅稅率,這一措施顯然是為了幫助個體工商戶,降低了他們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進一步降低了個體工商戶的稅收及經營負擔,有力的鼓勵了個體工商戶的發展。
(二)對小微企業的扶持
2012年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報告要求的第一個要點是對我國的稅收征管體制進行結構改革,改革的目的是降低人民的稅收負擔。第一,要繼續進行營改增的試點工作并進一步擴大營改增的試點范圍。第二,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在稅收上中央稅收與地方稅收一直有著緊密的聯系,應當繼續完善地方政府的稅收征管體系并且適當下放稅收征管權力,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能力。第三,對消費稅結構繼續進行進一步的優化,進一步將對于環境危害較大的以及商品和不是生活所必須的奢侈品的消費行為加入消費稅的征稅范圍,引導民眾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
四、營改增
(一)營改增概述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指某些以前需要繳納營業稅的項目不再繳納營業稅,而是改為繳納增值稅。營業稅這一稅種正在中國漸漸消亡,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增值稅則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營改增是對我國的稅收征管體制進行的又一次有這深遠及重大意義的變革。在我看來這次變革是極不平凡的,不論從它的意義上看和還是從它的影響上看,這一次的變革都可以和我國在1994年進行的分稅制改革相提并論。
(二)營改增的推行
營業稅改增值稅在全國的推開,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2011年開始,試點進行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方案。而第二個階段是是在將我國的交通運輸業全部納入營改增的試點范圍之中;第三個階段這是營業稅改增值稅在中國全國的進行試行,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的范圍將會擴大到建筑業,金融業等范圍。到了這一個階段,我國長達數十年的營業稅的歷史走到了盡頭,而與此同時我國的增值稅制度也得到了很大的加強和完善。
五、總結
從以上的論文中可以看出,國家在十二五規劃中的財稅政策是圍繞著十二五規劃中的經濟政策所制定的。通過改革稅制,優化稅收征管體系,完善稅收法律法規,規劃稅收政策的未來發展方向等手段,保障稅收作為政府調控國家市場的運行的職能的發揮,來達到維持經濟平穩的增長和運行的目的。稅收政策一直在作為經濟發展的附屬品以科學發展的方式平穩的發展。稅收政策的改變是伴隨著經濟發展的情況而改變的,稅收政策必須符合國家的經濟政策。
參考文獻:
[1]許林.中國個稅調整后的政策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