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汝彥
【摘要】作為我國最重要的行政結構組成部分,縣域是構成我國行政層次結構的重要基礎。在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工作,對縣域經濟的發展建設工作是其重要內容。由于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建設,人類活動的頻繁增加,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影響。因此如何兼顧縣域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就成為當前縣域發展建設工作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就此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以幫助縣域經濟建設和生態保護工作的推進和發展。
【關鍵詞】縣域 經濟 發展 生態保護
縣域是以行政區劃分出的地理區間,在縣域范圍內,設立縣級政權。由于縣域無論是在地理位置還是在行政結構劃分中,都介于城市與農村之間,因此縣域經濟的發展建設,不僅關系著縣域范圍內的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更關系著城市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縣域經濟對上承接著城市經濟,對下引導著農村經濟,對城市和農村經濟的建設工作起著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說是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全面發展建設的關鍵環節。因此保障縣域經濟的發展進步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要工作內容,但發展縣域經濟,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因此以發展縣域經濟的同時也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現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是正確的發展策略。以建筑業為例,目前綠色生態建筑這一全新的理念,這也是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將經濟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兩者的統一和諧發展。
一、生態與建筑的關系
建筑行業不僅是社會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同時建筑行業的發展,為社會經濟的全面建設提供了大量的基礎建筑設施,如公路、鐵路、車站、通訊建筑等等,這些基礎建筑設施是發展社會經濟的重要基礎,也是必須要建設的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建筑行業的發展卻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比如任何建筑工程都要修建地基,而修建地基的過程中,必然會對當地的植被造成破壞,影響周邊生物的生存環境,甚至對地下水脈也會造成影響。除此之外,建筑施工過程中會對周邊環境造成粉塵、噪音等污染,建筑材料如果不妥善處理,還可能會污染周邊的應用水、農業耕地等等。因此建筑與生態的關系,本質上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建筑行業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表,需要實現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共存,才是長久的發展之道。
二、推進綠色生態建筑的必要性
所謂的綠色生態建筑,目前我國業內對綠色生態建筑的的概念定義是節約型建筑。綠色生態建筑的特點是健康、節能節水節地、循環利用以及制污。隨著工業發展對資源的消耗以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這種符合可持續發展概念以及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綠色生態建筑,必然會成為未來建筑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1)有助于人們的健康生活。建筑綜合癥的出現,讓人們提出了健康建筑的概念,而綠色生態建筑的特點之一就是健康,完全符合人們對建筑提出的健康要求。建筑綜合癥主要是由建筑材料、裝飾裝修材料、室內用具等造成的。這是因為建筑材料、裝飾裝修材料、室內用具等物品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如甲醛、氡氣、石棉等等,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1]。除了這個因素之外,廚房燃料在燃燒時也會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如一氧化碳、焦油等,都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正是因為這些因素的存在,綠色生態建設應運而生,將人們的健康融入到建筑要求之中,為人們贏造出一個健康的居住環境。
(2)有助于節約土地。由于我國社會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大量占用了農業耕地,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業的發展,對產業結構和社會經濟的穩定性造成了負面影響。因此使建筑更加節約占地面積,是建筑工程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綠色生態建筑通過科學的設計以及對新材料的應用,真正實現了對土地資源的節約。比如在墻體的建設施工中,使用新型的空心磚來降低墻體的厚度,從而達到節約用地的目的。
(3)有助于節約水資源。淡水資源短缺,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性的重要問題。我國水資源分布極不平衡,北方城市普遍存在著資源性缺水的問題,即便是在水資源分布較多的南方,部分城市也存在著水質性缺水的問題,甚至已嚴重到直接威脅社會經濟發展的程度。我國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既有水量的問題,也有水質的問題,在這種背景下,節水就成為全社會需要共同面對,共同努力解決的生存問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綠色生態建筑的節水功能成為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措施之一,需要大力發展建設。首先,綠色生態建筑在建設過程中,建立了水的大循環概念。水的大循環概念不僅包括對自來水的循環,還囊括雨水、地下水、污水等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通過優化設計,實現水的大循環系統。其次,要采措強制性節約措施,以確保節約效果,如分段、階梯式水費計算法,對特耗水量較高的設備或器具,要盡量使用新型的節水設備來代替。再次,管道直接飲用水進入小區這種新型輸水方式的出現,使建筑的供水渠道由原來的單一渠道變為雙渠道,將直接飲用水與生活用水區分開來,不僅能夠為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飲用水,還起到了節約用水的作用。最后,綠色生態建筑建立了水回收再利用系統,包括對雨水的收集利用系統,大大提高了對水資源的利用率,節約了水資源。
(4)有助于節約能源。工業化發展讓全球的能源被快速消耗,特別是我國正處于工業化的高速發展過程中,對能源的消耗是發達國家的4倍,高耗能以及能源結構的不合理,讓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時刻面臨著能源短缺的威脅。在我國,建筑耗能在全部耗能中大約占四分之一,由此可見,綠色生態建設的節能功能,對實現我國的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5)有助于減輕污染。綠色生態建筑與傳統建筑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將生態環境保護的概念融入到了建筑理念之中,因此在綠色生態建筑的過程中,對于污染物的排放和處理工作都進行了科學的設計,形成了廢物循環利用的環保節約系統,最大限度的達到了減輕污染的目的。
三、綠色生態建筑的發展前景
社會的不斷進步讓人意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特別是工業發展對各種資源、能源的消耗,更讓人們意識到節能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渠道。正因如此,綠色生態建筑的產生和發展,都是符合社會的發展規律的。在未來的發展,綠色生態建筑也將是主流發展方向。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不斷對環境造成破壞,嚴重威脅到人們的生存以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生態環境保護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之一。綠色生態建筑的產生和發展,為人們打造了更加宜人、宜居的環境,更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尋找到了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