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世界圖景是一個民族精神文化在語言中的結晶,是該語言共同體對客觀世界樸素的認識在語言中的反映。通過分析俄語中“澡堂”的語言世界圖景,有助于我們了解“澡堂”在俄羅斯民族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我們成功地實現跨民族交流。
關鍵詞:語言世界圖景;世界圖景;澡堂
1引言
語言世界圖景是語言文化學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語言中所反映的人對客觀世界的認知過程和認知結果的理論,以語言、思維(認知)和客觀世界三者為研究對象,關注“人的因素”,尤其是人的思維(認知)和心理因素。
語言世界圖景的概念脫胎于世界圖景理論。所謂世界圖景,簡單地說,就是人類對世界的認識總和。從生成過程來看,語言是世界圖景最重要的表達手段,人的社會文化生活經驗和活動方式通過語言展現出來,形成語言世界圖景(陳春紅,2012:04)。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提出的“每一種語言都包含著一種獨特的世界觀”的著名假設,即“語言世界觀”思想又是世界圖景理論的先驅。他認為,不同語言認知功能的差異最終導致不同個體和民族語言世界觀的差異,“語言的差異不是聲音和符號的差異,而是世界觀本身的差異。一切語言研究的理由和終極目的均在于此”(洪堡特,2000)。
“世界圖景”的現象雖然自古就有,但是其作為科學一哲學研究的對象始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圖景”的概念首先在物理學界得到廣泛的應用,進而推廣到哲學領域。此后,“世界圖景”的概念逐漸在文化學和語言符號學領域引起了關注,各國紛紛對其展開研究,語言世界圖景因此應運而生。語言世界圖景是世界圖景在語言中的語言化、符號化、語言化表達,它是歷史形成的、某一語言共同體對外部世界素樸觀念的觀念認識總和(彭文釗,2006:09)。與語言世界圖景相對的便是概念世界圖景,概念世界圖景是人大腦中世界形象的完整呈現,而語言世界圖景是世界圖景在語言中的局部表達,它們是投射和映現的關系(彭文釗,2006:09)。
俄羅斯學者E·C·gKoBaeBa對語言世界圖景的定義為“記錄在語言中的、對于該語言集體來說獨特的感知現實的圖式。”B·A·MacaoBa認為:“語言世界圖景可以被定義為刻錄在詞匯、熟語、語法中關于世界知識的總和”。總之,“語言世界圖景是一個民族精神文化在語言中的結晶,是該民族語言對現實世界認識在語言中的集中體現”(吳國華,楊喜昌,2000:11)。也就是說,語言不僅僅是表達手段,更重要的是認知手段。使用語言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認知的過程,語言世界圖景反映了語言、思維和客觀世界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然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語言以及不同的文化對于世界的認識都各不相同,也正是因為這些差異,才形成了色彩繽紛的世界和迥然不同的世界圖景。
2澡堂
語言與文化相互依賴,相互影響。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人類思維、認知和交際的重要工具,透過語言可以反映出某個語言共同體對客觀世界的樸素認識。澡堂作為文化的一個有形載體,極大地繼承和發展了一個國家的傳統文化與民族特色,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歷史、地理、文化和宗教信仰狀況。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澡堂文化,同人類的其他文化一樣,都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反映著世界各民族特有的民族風情。與此同時,澡堂文化作為俄羅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俄羅斯民族對澡堂的樸素認識。
3俄羅斯的澡堂
澡堂在俄羅斯擁有悠久的歷史,它同烈性的伏特加和精美的套娃一樣,被看作是俄羅斯文化的象征之一。俄羅斯的6aria(澡堂)最早出現在5-6世紀,當時斯拉夫人就已經開始使用“蒸汽浴室”,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老百姓,澡堂都已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到11世紀,在編年體史書《往年紀事》中出現了有關俄羅斯澡堂的最早文字記載。據記載,在公元前945年,率兵遠征的伊戈爾王被害之后,其妻奧麗加便是用澡堂為亡夫報仇的,她邀請仇人進澡堂小憩,隨之將門從外鎖死,使其窒息身亡。在沙皇時期,澡堂除了可以清潔身體之外,還具有一項重要的職能,即用它來接待遠道而來的貴賓或使節,這與現在俄羅斯人迎接貴賓時由身著民族服飾的姑娘獻上面包和鹽一樣,都被視為最隆重的禮節之一。蘇聯時代,在抗擊法西斯的衛國戰爭時期,斯大林曾下令將列車車廂改造為“澡堂列車”,以便讓士兵在經歷槍林彈雨之后能夠養精蓄銳(孫麗新2007:01)。時至今日,澡堂在人們的生活中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俄羅斯人有泡澡堂迎接新年的傳統,公共澡堂被認為是絕佳的社交場所。由此可見,澡堂在俄羅斯社會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俄羅斯人喜歡洗蒸汽浴,他們認為蒸氣浴不僅能夠清潔皮膚、消除疲勞,而且還可以治病。蒸汽浴室在俄羅斯農村十分常見,幾乎家家都有。在城市,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開設了很多公共浴室。俄羅斯農村的澡堂一般為木質結構,其位置大都選在遠離住房的河邊或湖邊。傳統的澡堂分為兩種:一種沒有煙囪,因此時間一長屋頂就被熏成了黑色,故取名叫“黑澡堂”;相反有煙囪的就叫做“白澡堂”(吳國華1998:05)。
4結語
澡堂在俄羅斯人民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少文人墨客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所提及,基里亞洛夫斯基在《莫斯科和莫斯科人》中寫道:“澡堂是每個莫斯科人都要去的地方。沒有澡堂的莫斯科就不叫莫斯科了。”舒克申是俄羅斯鄉間生活的偉大寫手,他也曾在自己的小說《阿廖沙》中塑造了一個對澡堂極其癡迷的普通農民形象。在小說《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作者就用大量的筆墨來描寫俄國鄉間的蒸汽浴室。當然,在一些繪畫和電影作品中我們也時常能看到澡堂的身影。由此可見,俄羅斯人民對澡堂的喜愛程度。此外,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澡堂都被視為是休閑、娛樂和社交的絕交場所。桑杜特諾夫是莫斯科最著名的澡堂,它建于19世紀初。其主人是當時聞名演員桑杜特諾夫兄弟。開業時,莫斯科名流均來捧場。明亮的大廳,舒適的沙發,經驗豐富的服務生,轟動了上流社會。很快便成為名副其實的貴族俱樂部。從普希金到契訶夫,都是澡堂常客。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澡堂在俄羅斯人民心中的地位,可以說它不僅僅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更是輕松、快樂和幸福的象征。
作者簡介:
霍晉宇(1989-),男,籍貫:內蒙古巴彥淖爾人,民族:漢,職稱:助教,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際,翻譯理論與實踐。
(作者單位:火箭軍工程大學理學院外語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