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紅軍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我國的媒體傳播技術也得到較大的發展空間,新聞媒體形式多種多樣,新聞傳播形式豐富了人們新聞信息的獲得途徑,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目前,各大新聞媒體間的競爭不斷加劇,要想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競爭力,就要求電視新聞編導要具備編導意識,具備創新思維,能夠通過創新策略來提高編導能力。文章主要對編導進行分析,探究新媒體環境下編導應該具備的意識,并且探究做好電視新聞編導的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電視新聞;編導
隨著經濟環境的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傳統媒體形式無法滿足現代人的精神需求,這種條件下,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就出現了多種媒體形式,大大提高新聞信息的傳播效率。在新聞節目創作中,要想提高節目的競爭力,在新聞媒體中占據有利地位,就要提高節目編導的創作能力,培養編導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讓電視新聞編導能夠快速適應新媒體環境。
一、編導概述
編導,主要是針對節目制作來說的,可以將其看做是編輯和導演的合稱。電視新聞節目的編導就是按照新聞節目的基本內容撰稿文本,將文本通過電視技術呈現出來,一般表現形式為具有較強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的熒幕形象,編導能夠將單純的視覺藝術變為視聽藝術。電視新聞節目編導也可看作是用視聽語言傳遞新聞信息的人。
在電視新聞創作中,編導是不可忽視的角色,編導創作水平會直接影響新聞節目的呈現質量,因此在電視新聞節目的創作中,編導要主動適應新媒體,積極將電視媒體與新媒體有機的結合起來,提高電視新聞編導的專業能力。
二、編導意識
電視新聞節目中,編導是極為重要的角色,編導創作水平會直接影響到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要想提高編導的創作水平,適應當前的新媒體環境,電視新聞編導就要重視編導意識的培養,提高自身的能力。編導意識包含責任意識、策劃意識、新聞意識、品牌意識以及創新意識。
1.責任意識
電視新聞節目編導應該具備基本的職業道德修養,應該具有責任意識。對于電視新聞編導來說,具備正確的輿論導向意識是新聞節目創作的前提,通過正確的輿論導向,能夠有效引導社會大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另外,由于新聞創作本身具有較強的引導性,電視新聞創作中要遵循客觀真實的原則,要注重宣傳正能量,根據社會精神文化需求創作類型多樣的新聞節目,重視宣傳社會基本價值觀的東西;另外,電視新聞編導應該具有民生意識,新聞節目要能夠充分的體現民生,能夠為人民發聲。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電視新聞節目的生存競爭壓力不斷加大,因此在進行節目制作時,要充分發揮電視新聞的優勢,重視電視新聞的權威性和深刻性,電視新聞編導應該揚長避短,了解社會民意,根據社會需求進行節目創作,在新聞節目制作中,要保持高度的責任感,提高創作質量。
2.策劃意識
策劃意識是電視新聞編導必備意識之一。電視新聞節目要想吸引觀眾的“第一眼球”,除了確保新聞節目的質量外,還要保證電視新聞的“新鮮度”和話題性,要求電視新聞編導要具有創新能力,能夠將普遍的事物借助特殊形式表現出來,能夠給社會大眾一些有益啟示。例如《新聞調查》的節目創作獨辟蹊徑,改變傳統的新聞報道形式,通過案例講解,傳遞出一些法律知識,從新聞事件中挖掘新角度,這一創作形式獲得很好的認可。電視新聞編導具有優秀的策劃意識,才能夠創新新聞節目的形式與內容,滿足觀眾的不同需求。
3.新聞意識
電視新聞編導要認識到新聞意識是節目創作的最基本品質。在節目創作時,新聞編導應該具備新聞意識,對新聞信息應該分清主次,能夠從千奇百怪信息中,選取出社會大眾比較感興趣的新聞。同時,在電視新聞節目的創作上,要保證選取的新聞是有價值的,盡量避免新聞淪為“垃圾信息”。
4.創新意識
電視新聞編導應該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能夠多角度的對新聞題材進行解析,有效的分析新聞信息的價值。在新媒體的沖擊下,電視新聞節目要想沖出重圍,提高新聞的質量,創新新聞形式是極為必要的,這就要求電視新聞編導要具有創新意識,能夠主動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提高新聞制作水平。
5.品牌意識
電視新聞要想獲得較好的收視率,就要求電視新聞編導樹立品牌意識,要讓新聞節目具有獨特的風格。例如《新聞聯播》就是最典型的新聞類型,社會大眾對《新聞聯播》的第一印象就是莊重和權威,比較認可其中的新聞信息,定時收看《新聞聯播》成為現代人關注民生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電視新聞編導在進行新聞節目的制作時,要創造獨特的風格,打造出具有影響力的新聞節目,形成品牌效應。
三、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導策略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進步、發展,我國新媒體不斷出現,人們獲得新聞的方式不斷擴展,電視新聞節目在網絡新聞、手機新聞形式的沖擊下,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不斷下降,要想改變這種情況,提高電視新聞節目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競爭力,電視新聞節目編導就要改進編導策略,樹立創新思維,提高自身的能力,促進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進步。
1.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編導創作要確保時效性
新聞報道中,時效性是極為重要的,確保電視新聞節目創作的時效性是實現電視新聞主要價值的必要選擇。電視新聞的時效性是指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內,通過簡單明了的方式進行新聞報道。在新媒體環境,電視新聞事件報道首先要搶占先機,新聞編導要快速將新聞稿件內容轉化為電視新聞,要確保新聞的時效性,提高新聞節目的吸引力,促使電視新聞節目獲得較好的收視率。例如,在電視新聞節目的創作實踐中,新聞節目的現場直播不但有較強的時效性,還能夠吸引電視觀眾的視線,受到觀眾的歡迎,同時新聞節目的現場直播也間接反映了編導的創作能力,在新聞節目的創作中,編導重視新聞的時效性,及時將新聞信息傳遞出來,能夠提高電視新聞媒體的綜合能力。
2.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編導創作要保證真實度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導在進行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時,要充分考慮節目內容的真實度,要將真實性與時效性有效結合起來,更好的呈現出新聞價值。編導在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中,要想提高新聞節目的吸引力,就要充分實現新聞節目的傳播化、形象化以及直觀化,讓觀眾看到最客觀、真實的新聞節目。另外在新聞節目的制作上,在新聞信息打動人心的基礎上,還要重視信息的真實性,避免誤導受眾的新聞誤區。
3.充分認識傳媒的優缺點
電視新聞編導在進行節目制作時,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前提下,還要充分認識新媒體的優缺點,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傳播優勢,促使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不斷提高。
新媒體在擴充人們的信息獲取渠道的同時,也制約著電視新聞編導的知識結構。電視新聞節目編導要順應新媒體潮流,主動借助新媒體進行學習,不僅要不斷鞏固編導專業的知識,還要創新思維,更新知識結構,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創作能力。
總之,現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創作中,編導人員要具備編導意識,不斷創新思維,能夠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的綜合能力。在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導要將收視率與藝術審美有機結合,提高電視新聞的時效性與真實性,讓電視新聞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由此提高電視新聞創作的質量。
(作者單位:天津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