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岳峰
重點出版項目有助于提升出版社的社會效益,塑造品牌影響力,在國家宏觀出版規劃和出版社的日常工作中均處于重要的地位。在當前激烈的競爭態勢下,部分出版社通過打造重點出版項目,整合資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品牌產品,使得讀者將產品與出版社之間的關系固定化,反過來也使得出版社掌握了固定的讀者群體和銷售市場,有效提升了出版社的社會效益與口碑。例如浙江大學出版社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的“大飛機出版工程”“東京審判出版工程”,蘭州大學出版社的“歐亞歷史文化文庫”,鄭州大學出版社的“中華戰創傷學”,西北大學出版社的關學文庫等,都在讀者心目中建立了出版物與出版社之間的固定聯系。
一、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重點出版項目工作現狀及特點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依托西南交通大學在軌道交通領域的尖端科研優勢,抓住國家推動中國高鐵“走出去”的歷史機遇,堅持軌道交通特色出版發展的道路,不斷強化自身品牌。十多年來,該社精心策劃的軌道交通特色重點出版項目,持續入選和榮獲“十二五”“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規劃、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國家改革發展項目庫、“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絲路書香”出版工程、“經典中國”出版工程、全國優秀年度輸出版圖書、中華優秀出版物獎項目等國家級重大項目和獎項,并且數量位居全省前列。同時該社還趁勢發力,以這些重點特色項目為基礎,打開了廣闊的國際合作局面,兩次榮膺“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100強”,產生了一定的國際影響力。
這些成果的背后是艱辛的努力與不懈的堅持。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在出版工作中一直將社會效益置于首位,重視重點項目的開發與策劃工作。近年來,更是采用多種措施和制度激勵員工解放思想,開拓途徑,大力挖掘和策劃優秀選題,打造重點出版項目。當前,全社員工策劃重點出版項目的意識明顯增強,具有高度公益性、原創性、科學性、藝術性的優秀出版項目不斷涌現,無論從選題來源的地域還是從選題的學科門類來看,都呈現出比以前更為豐富多樣的特點:
(1)從名額剩余到名額不足的轉變。以前在申報重點出版項目時,個別項目會有名額多余的現象,而現在這種現象完全改觀:每次申報重點項目時全社員工都踴躍申報,優秀項目眾多,往往難以決斷。
(2)社科類板塊發展迅速,且取得了突破。長期以來,在作者和讀者心目當中“交大社”就是理工社。但在2016年,我社“《資本論》及其手稿技術思想研究”入選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云南‘銅政四書整理校注”、《黔記》入選國家古籍整理出版項目,并實現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在古籍整理出版方面獲得國家項目的突破等,均表明該社的社科板塊實力正在增強。當然,這也與國家項目的選題范圍在總體上對社科類圖書更有利有關,特別是傳統文化類選題、主題出版選題等。
(3)接觸的高端作者越來越多。高端作者是項目能夠獲得國家立項并保障項目實施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當前社內諸多重點項目的實施和儲備為抓手,聚攏了一批各行業、各領域的高端作者。有些選題還進行二次開發、深度開發,延伸聚集了更多的高端作者。
二、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重點出版項目工作中的問題及分析
當然,在重點項目的策劃、申報、管理、實施當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有些問題是全行業普遍存在的,有些是自身的,這些問題大致如下。
(1)當前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重點項目的來源正在向多領域擴展,這反映出出版實力的增強,也反映出廣大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提高。但另一面,多領域與出版社以前的總體發展道路——特色發展之間會出現矛盾,如何協調特色與多領域的矛盾是一個新的課題,也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課題。正是因為有之前的特色發展道路才有出版社的今天,特色是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的根本,要在根本與新業務之間把握平衡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
另外,從當前項目來看,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的長期項目不多。短期項目有利于實施和管理,風險小;長期項目實施起來風險大,但長期項目才有利于實現從“項目”到“品牌”的轉變。“藏文信息處理技術”在這方面是一個榜樣。其第一期項目實施成功以后,繼續開展第二期、第三期,并且都獲得了國家重點出版項目立項。現有重點項目和正在策劃的其他項目可以按照“點—線—面—體”的思路逐步做大,從而形成長線的品牌產品。
(2)雖然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獲得的國家重點出版項目數量在全省已經位居前列,但仍需要繼續努力,特別是在主題出版和民族文字出版基金兩個項目上要實現突破。目前出版社已經累積了部分資源,并且正在選題優化,相信很快就會實現這兩個領域的突破。
(3)重點項目一般體量較大,加之高端作者事務繁忙,所以實施周期都較長,意外情況較多,經常會導致項目延期,這是一個全行業性的問題。因此,重點項目從開始策劃的時候便要對實施這個環節給予高度重視并作出安排,提前安排好寫稿、審稿、編輯出版、經費支出等多個方面的工作;有些大項目可以分期實施,步步為營,穩扎穩打,以降低風險,保障順利結項;在申報項目的時候盡量提高成稿率的要求等。
重點出版項目的策劃與實施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也更能考驗一名編輯的綜合能力,對出版社的長遠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當前,全國的出版市場競爭空前激烈,集團化、特色化、國際化種種趨勢方興未艾,出版人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抓緊策劃有利于國計民生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重點出版項目,加快轉型升級,為建設文化強國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