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摘要】通過理論聯系實際來調查研究具體的影響方式和影響程度,分析城中村改造對外來租戶生活水平的影響,引起人們對城中村改造以及外來租戶人群的生活水平和福利的重視,為城市廉租房建設和規劃提供依據,為如何讓外來租戶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提供改進思路。從而為進一步更好地改善租戶的生活環境、提升租戶的生活水平、保障人們共享文明進步成果提供借鑒意義;為進一步優化城市建設、合理推進城市化進程、完善社會公管理制度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城中村 外來租客 城鄉一體化
一、研究城中村改造對外來租客影響的目的
通過對城中村改造中對于外來租戶的生活問題進行調查、分析研究,根據得出的結論為政府提供合理性建議,從而改善外來租戶生活,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城中村改造在全國,城中村改造是為民造福的實事工程,使村民成為城中村改造的參與者和受益者,同時卻忽略了外來租客的生活福祉的改變。面對城中村的改造,外來務工人員住所問題成為一大難題,租房的價格使務工的成本大大提高,為了保證務工的收入留存,不得不降低在其他方面的花銷,甚至返鄉務農。團隊針對外來租戶問題討論關于如何改善外來租客的生活水平并向政府負責單位提出合理建議,讓城鄉發展一體化成果惠及包括租客在內的群眾居住環境、生活水平的影響,在增強城市生機與活力、解決城鄉并存的二元結構的同時,促進城市的全面和諧發展,充分考慮包括外來務工人員群眾的實際利益,合理合法地解決好外來務工人員的生活、就業、教育、社會保險等問題。
二、該研究的基本思路
通過問卷調查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在城中村改造之后生活的去向,以及改造后他們租房、吃穿、娛樂消費各方面的比重。相關指標(如恩格爾系數)和相關統計學的方法分析城中村改造前后,外來租客的生活水平的改變,生活福祉的變化。同時面對這種變化提出倡議,更好地促進外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城市的全面和諧發展。通過對一系列有關“城中村改造”學術論文及調查報告的研究分析,我們發現大多學者皆是以宏觀的角度,聚焦于城中村改造后的治理問題,或是對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探討研究;另有部分學者從微觀上分析城中村改造對原住民生活方式的改變,或是有關補償款的各類問題與矛盾。然而現實生活中,城中村里通常居住著兩類人群:原住民與外來租戶。城中村的改造,不僅僅改變了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對外來租戶來說影響更甚。本項目便是著眼于城市中的一部分弱勢群體——城中村內居住的外來租戶,調查分析城中村改造對其生活的各個方面究竟產生了何種影響,通過對他們的影響是否能夠映射出一些既存的社會問題,以及城中村改造過程中是否還存在著哪些問題亟待改進。
三、城中村改造對于提高租客生活水平的措施
(一)醫療保障方面
首先,應當改進服務流程,改善就醫環境,應設立明顯的科室路線指引,方便患者快速就醫,節約就醫用時,同時在流行病多發期,應適當增加醫護人員比例,避免出現患者擁擠就醫狀況,為節約用時成本,醫療機構可采用預約制,實現提前預約,精準服務,及時就醫。其次,相關部門應該規范醫院用藥費用和就醫檢查價格,為其劃定一定價格范圍,使患者用藥透明,低價身體檢查,嚴控大處方和貴重藥的使用,從低價、基礎藥做起,避免過度醫療,節約就醫費用,以此來鼓勵患者就醫檢查和正常身體檢查,增強居民的健康檢查意識。再次,開展“一次性精準服務”,設立義務的服務點,為病患一次性辦理就醫指導,用藥指導答疑,幫助辦理有關醫療檢查、住院手續,使患者方便就醫,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最后,設立監督制度,讓患者監督醫院運行合理度,提供投訴和建議渠道,以便更好的提高醫療機構的服務水平。
(二)娛樂方面
城中村改造后,外來租戶面臨著更大的生活壓力,無非要從“多賺錢”和“少花錢”兩種辦法中擇一而為。前者意味著外來租戶需要付出更多的勞動,即擁有更少的自由時間可供支配;后者則意味著可供其支配的收入相對減少,因此愿意花費在休閑娛樂上的金額也會更少,這也便解釋了之前所述城中村改造后外來租戶消費情況的變化趨勢。城中村改造對外來租客娛樂休閑生活產生影響且為不利影響。這種影響雖然無法具體量化,但確是存在。毫無疑問,這種不利影響降低了外來租戶的文化生活水平。外來租戶作為城市中的一類特殊人群,同樣付出著勞動,因此其文化生活水平亦應被重視。結合其休閑娛樂選擇特點,政府可有針對性的做出適當調整、改進,如在外來租戶居住密集地區興建公園等低收費或免費公共娛樂場所,使外來租戶能夠真切融入城市、提高文化生活水平。
(三)生活保障支出
第一,政府要改變補償理念,納入外來租客為補償主體,建立一系列的咨詢服務平臺,滿足城中村改造后租戶的再租房或購房需要。然后,做好與外來租戶的搬遷溝通工作,盡可能地滿足廣大外來租戶的拆遷補償需要。其次,構建相關的福利補償措施,保障其最低生活需要,進而提升租戶生活水平,以達到提高城市整體的生活水平的目的。然后,完善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方便廣大市民與外來租戶的生活,提高其生活的便捷程度。最后,提升外來租戶的自我身份認同,使其能更好地與城市融為一體,打造良好的市容市貌。我們應該完善城中村改造方案,在保障外來租戶的住房需要的同時,著力降低其恩格爾系數,提升外來租戶的生活水平,減小城中村改造對其福利降低的幅度。
四、結束語
新常態下城中村改造是改善人們整體的居環境,消除不和諧隱患的重要舉措;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現代化發展品味的必由之路;是消除城鄉二元管理體制,推進城市社會綜合改革,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的關鍵環節。因此,把握好城中村改造對各部分居民福祉的提高,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
參考文獻:
[1]葉群英.城中村改造對原住民和外來租客的福利影響及福利平衡策略[D].2015.
[2]黎斌,魏立華.城中村村民與外來低收入租客的社會空間分異研究——以深圳市新西村老屋村為例[A].生態文明視角下的城鄉規劃 200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C],2008.
[3]鮑海軍,葉群英.城中村改造的人本尺度與福利平衡: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論[J].中國土地科學期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