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韋曦



引發“婚戀大討論”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26日迎來結局?!耙嗍嫘≌f改編劇”的標簽、“搶閨蜜男友”的套路、“洗白第三者”的爭議……種種話題讓這部現實題材作品從開播一直火到最后?!耙徊孔髌凡豢赡茏屗腥硕枷矚g”,該劇編劇秦雯近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談及爭議之處很坦然。她認為這部劇并不是通過女主角羅子君來探討“家庭主婦”這個觀念,而是講述一個男性女性都需獨立的故事。
“我寫的子君是當前社會女性”
環球時報:原著《我的前半生》是亦舒上世紀90年代的作品,背景是80年代的香港。如今電視劇故事發生在上海,你認為哪些東西依然能引發共鳴?
秦雯:所有有關情感的東西是超越時代和地點的,都能產生共鳴。每一個人應該擁有人格獨立和經濟獨立的能力,也是過去和現在普遍認可的。
環球時報:改編知名作家的作品,是不是一件特別頭疼的事情?
秦雯: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一部作品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我們做的這部電視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個商品,所以必須對該商品的投資人和收視率負責。據我所知,因為這部劇,近期亦舒其他作品的版權又賣出很多。
環球時報:有原著讀者不滿電視劇的改編,認為子君和原著形象差別有些大,還有人對子君與賀涵的感情線提出質疑。你對子君這個人物如何理解?
秦雯:書籍原著可以“走心”,可以通過文字的愉悅感讓讀者滿足,也可以描寫比較隱忍的內心戲。但是作為電視劇,是需要制造“外部沖突”來推動劇情發展。改編不是翻譯,必須要讓劇本更貼合當前社會。從目前來看,不管是港劇、日劇、美劇,那些直接搬過來翻拍的作品,都很難得到當地觀眾的認可。
我所寫的子君是當前社會的女性。當我們的生活背景、成長背景不同時,形成的子君的姿態也就不一樣。至于兩個版本子君的比較,覺得哪一個更高級,我恐怕不能認可。眾生平等,只是每個人眼里有高低,心里便產生高低之分。
環球時報:女主角子君的經歷引發觀眾對“家庭主婦”“全職媽媽”的討論。有人舉例日本的家庭主婦,覺得中國應該尊重并支持因家庭而放棄自己事業的女性。你怎么看這種觀點?
秦雯:羅子君只是千千萬萬“家庭主婦”中的一個,不能代表所有。我也并沒有想通過她輸出任何一種價值觀。如果非要把她作為一個“家庭主婦”典型,那我想說的就是,任何人都要對于可能發生的不好情況有所準備。
其實,這里探討的不是“家庭主婦”的問題,而是所有人的問題:男性、女性都要獨立。但是我們不應該因為寫了一個家庭主婦的負面故事,就認定所有家庭主婦都是負面的。
“陳道明是過來幫忙的”
環球時報:劇中很多配角的表演讓觀眾眼前一亮,比如子君母親薛甄珠、好男人老金等。劇中這些小人物的性格是你想表達的嗎?
秦雯:作為電視劇編劇,我的職責就是創作好每一個人物——無論主角還是配角。我確實給每個角色都加入自己的感覺。至于每個人物能輸出什么思想給觀眾,這是我難以控制的。
環球時報:是不是也是因為這些配角十分出彩,才能邀請陳道明的加入?
秦雯:陳道明這次純屬是過來幫忙的。他之前和我們的導演沈嚴有過合作,跟我們老板的關系也不錯。陳道明是個做事非常認真的人。包括這次戲里的衣服,都是他自己飛到日本定制的。
編劇得到更多尊重
環球時報:近幾年,《媳婦的美好時代》《何以笙簫默》等中國電視劇在國外很火?!段业那鞍肷酚袥]有國外播出計劃?國外市場喜歡什么樣的中國電視?。?/p>
秦雯:這部劇8月會在美國播出,在國內播出前已經和美國Fox公司談了合作。我覺得國外觀眾喜歡經典劇、現代劇和精英劇。
環球時報:以往電視劇宣傳更注重演員的介紹,近幾年大家越來越注意到編劇對于一部劇的核心作用。當前國內編劇的處境如何?
秦雯:我做編劇十幾年了。從縱向比較,現在國內編劇的情況已經好很多,包括得到的尊重和收入。此外,大家也更加清楚一部作品中各個不同職務的分工,比如說故事不好的時候,觀眾知道開始批評編劇。知名編劇也已經形成自己的品牌效應?!?/p>
環球時報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