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摘要:惠農支付服務點是金融惠農支付業務“進村入戶”的窗口和終端,對傳導金融惠農政策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惠農支付點為研究對象,對惠農支付點的優勢、不足,在農村地區的發展情況、運營效果及如何推動其更好地發展進行分析論述,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從而加大惠農支付點的普及,進而更好地帶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
關鍵詞:惠農支付點;金融機構;建議
一、惠農支付點的優勢與不足
1.優勢
第一,提供小額的取款業務,滿足基層金融服務的需要。農村地區人口較少,相對來說經濟發展不發達,所需要的錢數較少。金融機構為了考慮經濟效益,很少有機構愿意到這樣的村莊去開設網點,甚至是以前存在的網點由于經濟效益不好,都被撤銷了,這導致農民想要取錢存錢都很不方便,但是存取款是農戶最基本的金融服務,惠農支付點正是基于農民的這一需要而出現的;第二,一個支付能夠與多家金融機構相聯結,這實現了服務渠道的多樣化。渠道分為實體和虛擬兩個渠道,有時提供農村金融服務需要實現實體與虛擬的結合,在這種情況惠農支付點的成立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為金融結構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同時金融覆蓋率也得到了提高;第三,通過金融知識的宣傳,提供了農民的金融意識。限制金融發展的重要原因是農民的學歷較低,知識儲備較少,關于金融知識的儲備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偏僻區域的農民,更是很少接觸到金融知識,別說是使用POS機、ATM機了,就是連最基本的金融術語,如通貨膨脹、信貸等等都沒有聽過,而惠農支付點的建立能夠向農民宣傳有關金融的知識,實現金融知識的下鄉,不僅如此更是解決農民資金匱乏的問題,使農民得到了好處。另外,農民金融意識的提高有助于農村金融環境的優化。
2.不足之處
雖然惠農支付點有很多優勢,但是也存在著一些不足,表現為以下三點:第一,建立惠農支付點取決于金融機構的意圖,如若金融機構沒有足夠的動力,那么惠農支付點設立不起來,代理惠農支付點的商戶對這一情況也沒有辦法;第二,惠農支付點由于其建立數量比較少,距離比較遠,這導致農民需要到距離自己較遠的支付點去存款,導致存款不便利;第三,惠農支付點有著一定的排他性,由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落后、人口少、人口分布分散等等,導致一個村莊只有1~2個惠農支付點,從長遠來看,不利于惠農支付點的發展,其競爭力會逐漸下降,與建立支付點的初衷相違背。
二、惠農支付點的發展模式和運營情況
1.發展模式
惠農支付點是采用金融機構聯結商戶的市場運作模式,即政府支持、金融機構承辦、農村商戶參與、市場方式運作的多方合作發展模式。建立惠農支付點的主要作用是:第一,為農戶提供小額的取款業務、刷卡消費、轉賬匯款、查詢銀行卡余額及繳費;第二,向農戶宣傳金融知識,通過張貼、懸掛金融圖片,同時向農戶發放有關金融產品的資料,并且為維護農戶的合法權益進行相應的工作;第三,由于惠農支付點獨特的地理優勢,處于農村,熟悉農村經濟的發展情況,因此能夠準確掌握農村地區經濟的實際發展狀況,從而更好地監測農村地區經濟金融的運行情況。
2.惠農支付點取得的成效
第一,為農戶提供了很多便利,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惠農支付點實現了傳統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功能下沉,是農村金融普惠均衡化的一次成功嘗試,政府通過惠農支付點向農民發放補貼,這樣有利于農戶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能得到補貼,大大節約了時間,并且糧食補貼、新農合等等資金能夠直接發放到農戶個人的賬戶上,農民不用再一次一次地去支取補貼,既便利了又節省了交通費。例如,某省五年間通過惠農支付點進行刷卡消費的記錄為115.36萬筆、交易金額41.29億元;代繳費665.1萬筆、交易金額2.68億,這大大方便了農戶的金融交易,提高了當地的金融服務水平。
第二,惠農支付點覆蓋面廣。以所在村莊的人口密度為依據,村政府為中心,半徑為3-5公里,建立惠農支付點,這使得金融服務的范圍擴大,實現了廣覆蓋。為實現惠農支付點金融服務財務的可持續發展,也就是說惠農支付點能夠依靠自己的能力繼續發展而不需要政府的財政支持,那么在選擇聯結金融的商戶的時候,需要掌握商戶的經營狀況,每天的現金收入情況等等,這是因為農戶從惠農支付點支取的現金來自于商戶營業的現金。如果商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能夠滿足農戶的取款需要,那么惠農支付點就無需調撥現金了,這樣有利于節約成本。與此同時,農戶從惠農支付點取款和匯款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然后把這些費用支付給商戶,這樣能夠調動商戶的積極性,更好地為支付點服務。除此之外,農村的鄉土氣息比較濃厚,同一村莊的農戶幾乎都認識,這樣支付點的人員和農戶比較熟悉,那么服務時間就比較靈活,可以做到隨到隨辦理。
第三,惠農支付點大大方便了農戶。惠農支付點向農戶介紹如何使用非現金支付結算工具,如POS機、手機銀行、電話銀行及網上銀行等等,希望加大非現金支付的使用,加大農戶和農民企業對非現金支付業務的使用,提高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水平,并且能夠解決傳統金融機構網點的一些問題,這樣農戶在本村就可以實現取款、匯款和繳費等業務,大大方便了農戶的生活,并且大大降低了成本,農民切實感受到了惠農支付點的好處。
三、推動惠農支付點金融發展的建議
1.政府和財政部門要加大惠農支付點的扶持
現階段,農村支付點附近農戶擁有銀行卡的人數比較少,對支付點情況了解地不到位,不利于惠農支付點的健康發展。針對這種情況,當地政府要采取應對措施,如發放惠農補貼不給予現金,而是采用銀行卡支付的方式,那么農戶就需要辦卡,并了解如何使用銀行卡,這樣農戶持卡率得到了提高。財稅部門對于在農村地區設置電子機的商戶給予相應的減稅政策,并且對于開辦新業務、增設營業網點等等,給予財政補貼。另外,為提高銀行卡的使用率,對于申請銀行卡代理的商戶,金融機構要降低其限制,如POS機的安裝費、月租可以減免掉,這樣POS刷卡費用會降低,那么會提高其使用率。
2.加大惠農支付點的宣傳
對于惠農支付點的建立,一定要在其旁邊樹立明顯的招牌和廣告,使農戶能夠清楚地看到,知道自家附近存在著惠農支付點。與此同時,加強對惠農支付點的宣傳,可以在裝機的時候聘請一批優秀的農村宣傳員,向他們講解關于惠農支付點和銀行卡的有關知識,然后讓其向農戶進行系統地、有計劃地宣傳教育,從而增強農戶對惠農支付點的了解,加大銀行卡的使用。除此之外,向農戶講解如何使用POS機。裝機后要對商戶進行定期或是不定期的操作培訓,教會其如何操作使用POS機,從而能夠熟練的使用和管理POS機具,并且還可以采取一些優惠從事,活躍氛圍,從而推進農村市場的發展。
3.加強惠農支付點與正規金融機構的聯結
惠農支付點要想獲得更好地發展需要加大與金融結構的聯結。正規的金融機構加強與非正規金融機構的合作,不僅能夠提高其在農村的金融業務,而且還能降低正規金融組織的成本。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文化教育的普及,農民的素質逐漸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農戶來說,不再只是用于存款、匯款等業務了,有了更高層次的需求,如理財、保險、期貨等等。但是農村信用社的業務種類比較單一,與金融機構的直接互通服務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利于金融行業的發展。所以,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惠農支付點要與更多的正規金融機構實現聯結,代理代辦的更多的金融服務和產品,并且借助自身的優勢,如成本低、熟悉客戶、接近市場等等,有著正規金融機構所沒有的優勢,能夠解決農村地區的發展困難,實現與農戶、農村企業的密切接觸,更好地為其服務,更好地服務于農村。
4.做好惠農支付點風險的防范
發展普惠金融使用的經營策略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能過于著急。與此同時,惠農支付點要做好金融風險的防控。設置惠農支付點的金融機構還要做好支付點的檢查監測工作,安排專門定期到支付點進行巡查,查看其運行狀況,并且對于相關的負責人要加強其引導,避免出現操作風險。另外,支付點由于存放有現金,所以需要做好其現金安全的管理工作,當地的派出所要加強其巡邏,將其作為重點保護的對象,從而確保現金安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惠農支付點在農村地區的建立,對推動“三農”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惠農支付點在農村地區的設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農戶對惠農支付點的認識不到位、使用銀行卡的人數較少等等,因此需要針對這些問題,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如政府要加強惠農支付點的扶持、加大惠農支付點的宣傳及做好支付點的風險防范等等,有利于惠農支付點更好地為農村地區服務。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市市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