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娟
“青青校園秀,朗朗讀書聲”。書聲朗朗從古至今是校園的必須特色。沒有書聲的校園自然也就缺少了活潑、向上、青春的生機。所以我們的校園要晨讀、午思、暮省。要課堂上時時充滿回環往復的讀書聲,不是為了給別人聽,給別人看,而是在讀書中讓我們的學生學習、思考、積累、豐富。校園因為讀書而充滿了意趣,因為讀書而讓人向往,因為讀書讓人敬畏。如果校園里處處充滿著書香的氛圍和富有色彩的文化底蘊,這樣的校園就更具有教育意義。所以我們有責任以“一切孩子的發展”為中心,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為突破口,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書香校園。
一、良好的校風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礎
這里所說的良好校風是指教風、學風、班風建設。一個學校的硬件建設具有局限性,可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卻是廣闊的自主發展空間。為了建立起積極向上,他律自律一體化、融洽和諧的校風,我們應該從三個方面做好努力:一是領導要建立有效的學校管理制度,讓制度在方便而可操作的軌道上良性運行;二是班主任要善于想辦法管理,讓班級形成團結、互助、努力、向上具有榮譽感、凝聚力的集體;三是每一個年級組的老師要在領導的科學指導下,團結協作,共同研究學生,研究教學,從各個方面養成學生的良好生活習慣,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服務。三者的重要著眼點在于學生習慣培養。班級的學生陽光向上,學校就會向著規律有序的方向發展。學生的行為表現在學校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聯系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的紐帶,更對一個老師的教學工作成功與否起著舉足輕重的評價作用。同時對融洽干群關系也起著間接的紐帶作用。所以,教師要把握好這一教學工作的重點,抓住教學中的主流建設,讓班風帶著學風,讓學風帶起教師更濃重的教學興趣,學習興趣,研究興趣。那么良好的校風也就容易形成。工作中,一線教師在團結協作、互通有無中建立起教學研究的良好氛圍,讓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綠色環境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又一亮點
校園的環境美化已經不是個案。優美的環境可以塑造心靈優美的人。當人們走進豪華潔凈的酒店會不由自主地放下挽起的褲腳,會放好手邊的垃圾,因為那樣才會與周邊的環境相協調,也不會有損我們個人的形象。同理一所綠樹環合、繁花似錦、窗明幾凈的校園,學生也同樣會賞心悅目,心境開朗,傾心愛慕,悉心呵護。我們學校是一所典型的鄉村學校。可是我們依然把校園環境建設作為一項重中之重的任務來抓。校園門外兩旁,紫丁香夾路而生,花朵燦爛,隨風搖曳,香飄四野。校園內李子樹、梨樹、樺樹布滿校園四周。春天花開妖嬈,夏天綠陰一片,秋天果實累累,冬天雪滿枝頭。生命的綻放也潛移默化地陶冶著孩子們的情操。和煦的陽光,清新的空氣,氤氳的花香,繽紛的色彩,也給孩子們的生命注入了活力。相信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有著一顆向善向美之心的人,一定也是一個持之以恒,不斷奮發努力的人。所以好的環境,是潛移默化塑造人的重要條件之一,關注學生的發展,也就要關注自然環境的和諧。
三、走廊及班級文化墻建設是學生自勵的重要手段
《卡耐基成功之道》中說:人最關注的是自己。既然如此,我們的班級文化墻就不能被忽視。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要常換常新,讓學生在關注自己中發現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學生的作品展示讓學生發現了自我的長處,增加了自信心和自豪感;學生的生活照片,鑒證著學生的成長歷程,更增加了學生對未來的信心和勇氣;學校活動中示,讓他們有了被肯定的快樂感、成功感,更有了向上的動力。校園文化墻雖是一個小小的天地,但它對學生的心理暗示卻是不容忽視的。認真、耐心、細致地布置好這一天地,不是完成一項校園文化建設任務,而是可能正在播下一顆正待發芽的種子,在鼓勵一顆可能正處于低落情緒中的心,在升起一張小小的希望之帆,正在塑造一個更加完美的人。也許一張小小的書畫作品,老師把它張貼在墻上是一件極其微小的事,可在孩子的心中卻可能掀起巨大的波瀾,甚至這個善舉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大作家莫言童年時,老師總是把他的作文當作范文來讀,才讓他從此有了理想,并為之不斷努力,最終有成就的嗎?愛在點滴之間。教師的傾情所獻,往往可以創造一個奇跡。
四、開展校園活動,給學生提供自我發展的舞臺,這是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支柱
學生是形形色色各具特點的。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愛好不同,展示自我的途徑也不同。這就需要學校要開展各種不同的校園活動,給學生提供不同的發展空間。二課活動,可以讓有不同愛好的孩子學習自己有興趣的課業內容。校本課程也是打造地方特色書香的一種方式。這些積極向上的活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生活興趣,還可以繼承和發揚我們的許多美好傳統,讓他們發揚光大。滿族自治校舉辦的校本課程“滿族刺繡”,學生個個都能繡出自己畫的圖案;兄弟校剪紙的二課活動讓剪紙作品在全國的比賽中獲得大獎;我校的書法在縣域活動中屢屢受到好評。這些活動的開展,學生既受到了藝術的感染又豐富了自己的內心世界,更讓祖國的文化遺產繼續流傳。校園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更是書香滿園的有力表征。搞好校園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素養的關鍵所在。
五、讓老師成為學校文化建設、打造書香校園的重要組織隊伍
學校的文化建設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帶動作用。教師的書法、繪畫作品,在學生中會產生榜樣的效應。崇敬和熱愛的心理會帶動學生的個人發展。同時,打造書香校園,讓學生誦讀經典,宏揚祖國的傳統文化,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么就要求教師在教書育人的主陣地中不斷滲透。教師要利用晨讀晨誦的機會,讓學生誦讀經典,積累美文,讓書香從晨起就溢滿校園。二是設立閱讀課,讓學生閱讀整本的名著,閱讀量的積累,可以讓學生形成語感,豐富思想認識,提高寫作能力,增加精神愉悅感,減輕寫作的心理壓力。三是規定假期閱讀內容。可以從圖書室借閱圖書,人手一本,讓學生寫好閱讀筆記及感悟。時間的積累,學生閱讀量在增加,書香的味道也愈加濃欲。熱愛讀書的人群也就會與日俱增,從而改變人均閱讀量小的
面貌。
學校處處是教育。校園文化建設方方面面,豐富多彩,都是對學生的思想文化素養提升的不同途徑,更是打造書香校園離不開的重要手段。所以從領導到教師都要養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采取有效措施讓校園在文化建設中大放異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