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
摘要:閱讀是中學英語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廣大英語教師所關注的問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也是提高初中英語學習成績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英語;閱讀;能力
當今的時代是信息時代,人們要從浩如煙海的科技情報資料中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就必須提高閱讀效率。閱讀是中學英語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廣大英語教師所關注的問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也是提高初中英語學習成績的重要手段。通過閱讀與學習,學生既可以在生活中運用,也可以在考試中快速地解題。英語閱讀與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智力水平是相互聯系的,英語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成才。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成為了英語教學的關鍵性任務。
一、初中生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初中英語教材所使用的閱讀材料一般是關于名人軼事、生活故事、幽默小品、歷史故事等。短文題材豐富,體裁多樣,內容生動,篇幅適當,難度適中,貼近生活,具有時代氣息。但是往往大多數學生都會覺得閱讀理解相對較難,因而產生恐懼心理。多數學生由于詞匯量少,閱讀量不夠,或閱讀材料不夠生動而失去閱讀的興趣,有的學生見到篇幅長的文章就產生恐懼心理,望而生畏,缺乏信心,學生閱讀習慣沒有形成,閱讀方法不正確,學生之間缺乏交流,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技巧也缺乏必要的指導。這些都是造成學生在閱讀能力培養上的障礙。
二、策略和方法
(一)在閱讀中逐步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英語閱讀是很枯燥的,動眼又動腦,而且具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要選擇生動有趣、知識性強的閱讀內容,還要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興趣、英語水平等。教師循序漸進地逐步地培養學生的興趣與能力,只有這樣,學生的英語學習才會有效。比如在閱讀的一開始,教師要選擇學生很熟悉的文章作為教學內容,而不是選擇那些內容生疏,或者學生對內容不易讀懂的文章。閱讀的內容要簡短而新穎,或者是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小幽默,這樣,學生讀起來感覺很容易而且有趣,他們的興趣就會得到激發,他們的學習英語自信心也很容易培養起來,感覺讀完后會有很大的收獲,從而有了成就感。慢慢地,等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不斷提高,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到了初二或者初三,我們就可以給他們加大難度,從而轉讀一些他們沒有涉及到的領域的內容,難度上也有所加大。這樣,學生在閱讀中就有了挑戰性,會運用原有的知識解決問題,既提高了他們的閱讀能力,又拓寬了他們的視野,使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增強了。
(二)明確月度目標,掌握閱讀技巧
閱讀的目標要明確。比如是興趣閱讀還是解題閱讀,不同的閱讀方式有不同的目標,興趣閱讀為了拓展閱讀能力,而解決閱讀是為了解決后面的問題,目標要明確,才能快速解題。英語閱讀是有技巧的,需要有一定的語感能力才能讀好。在閱讀中,學生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看到一個詞組會猜出它在文中的意思,與上下文聯系起來,從而讀懂整個句子。提高閱讀速度。無論是興趣閱讀還是解決問題的閱讀都要有一定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讀懂內容,這是一種能力。學會猜測單詞的意思。很多單詞在文中有不同的意思,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中表達不同的意思,所以我們要在會單詞的多種意思的基礎上,在文章中猜出合理的意思,以使上下文聯通,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地理解文中的思想。
(三)根據個體差異設計閱讀教學課程
學生原有的基礎不同、能力不同,我們要在閱讀教學中考慮到這一點,給學生設計合理的閱讀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1)鼓勵學生質疑。當學生在閱讀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時,要讓他們及時問老師,并告訴他們老師會給他們指導,讓他們少走彎路。
(2)學習方式多元化、互動化。閱讀不是學生自己的事,是要互動的,需要與教師互動、與文本互動。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的閱讀活動。比如選擇合適的英語小故事讓學生合作閱讀,故事要新穎、有趣、長度合適,可以邊閱讀邊討論,在互動中形成合理的結果。也可以讓學生對閱讀的故事進行續寫,在語法上、故事情節上共同討論。在這種多元話的閱讀中,既能使學生形成較強的閱讀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在小組合作閱讀中,可以分角色扮演活動,這種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加深了印象。
(3)學會理解文章的意圖。我們初中英語學習中的文章,都不是作者隨意寫的,有的是為教學而設計的,有的是表達一定的思想,所以,我們在閱讀學習時一定要先理解作者的寫作
意圖。
在教學實踐中,閱讀教學應處理好以下四個關系:
1.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關系。教師應更多地關注如何教會學生閱讀,而不是僅向學生灌輸大量的語言知識。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掌握知識和形成技能的過程。教師應讓學生在活動中發揮其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2.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盡最大可能考慮學生情感在教學中的重要性,要設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但教師不能片面地追求所謂的“快樂”,一味強調熱鬧課堂,氣氛是活躍了,但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
3.閱讀過程與結果的關系。任務型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習的結果,還要關注學習的過程。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就是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逐步提升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的過程。
4.實踐和反思的關系。反思是實踐的一面鏡子,每次的教學反思都能折射出實踐中的成功和不足之處。在教學中應該不斷借鑒成功,改進不足,把培養學生學會閱讀、學會自主學習作為追求的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