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艷新
摘要: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可以考慮利用各類化學實驗來創設教學情境,使之與所學的各個知識點進行有效的銜接,通過學生喜歡的化學實驗使得原本單調、枯燥的化學知識具體化、生動化,寓學于樂,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化學;實驗教學情境;實踐與探究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而實驗作為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功能不僅體現在獲得正確的實驗結果,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經歷和體驗獲得實驗結果的探究過程。只有親身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學生才能對科學實驗有較為深刻的理解,才能在這樣的過程中受到科學過程和方法的訓練,形成科學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利用化學實驗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抓住全體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系和諧,學生求知欲旺盛,其過程直觀、富有啟發性。尤其對初三學生來說,他們剛剛接觸化學知識領域,相關內容是否吸引他們、是否能引起他們的共鳴、是否讓他們有認同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利用好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充分想象的空間和活動的時間,使學生愉悅、輕松地“撩開化學的神秘面紗”。以下是筆者在化學教學中創設實驗教學情景的點滴體會。
一、運用趣味實驗創設教學情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太喜歡化學實驗了,化學老師跟別的老師不一樣,每一節課都讓我感覺非常渴望著去找到些什么,我想有一天我會成為拉瓦錫。”化學趣味實驗鮮明、生動、直觀的現象往往會給學生留下美好的記憶,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把握時機,創設一些有趣的實驗。如,筆者在執教緒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安排了“燒不壞的手帕”這一實驗,當學生們看到手帕在酒精燈上燃燒產生火焰而絲毫沒有被燒壞的現象后,都充滿了好奇,迫切的想知道產生反常現象的原因。這樣的情景自然而然地造成了學生的認知沖突,并使之進入特定的學習
狀態。
二、運用探究實驗創設教學情景
“我探究,我快樂”。如今,探究式教學已成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特點,而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和組成內容,初中化學教材中的探究實驗較多,做好這些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習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新潛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課堂上,生動而驚奇的化學問題,彌漫著生活的芳香,激發學生們摩拳擦掌。實驗是化學的骨架,而探究是化學的骨髓,分組探究實驗開始了,學生們討論方案,大膽進行實驗,積極交流看法。如,筆者在執教“質量守恒定律”這一課時,給出儀器、藥品、原理,讓學生思考“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如何變化”。學生們收集、查閱資料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實驗,解決了問題。在這種情景下,學生在探究中學習,體驗了成功的快樂,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三、運用家庭小實驗創設教學情景
“生活中處處都有化學,化學就在生活中。你看,天上飛的是化學之樂,地上行的是化學之需,生活中化學無時不在。”從生活中學化學,用化學改造生活,奇妙的化學讓生活繽紛多彩,多彩的生活使化學更加奇妙,化學不僅是學校中的課題,而且也是生活中的課程。生活中的廚房其實也可以成為一個小小的“化學實驗室”,一些簡單的實驗就可以在廚房里完成。如,筆者在做“測定生活中一些物質的PH”實驗時,預先把PH試紙分發給學生,讓他們學習了測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之后,回家自選五種物質(可選的物質有食醋、牛奶、汽水、洗潔精、肥皂水、橘汁等)進行實驗,把實驗結果帶到課堂上交流。通過這樣的實驗,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中獲得體驗,同時也提高了實驗技能。
四、運用模擬實驗創設教學情境
在諸多的化學實驗中,有的實驗危險性較高,有的實驗成本較高,做起來存在較大困難,我們可以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以虛擬仿真實驗來代替傳統實驗。如,做“粉塵爆炸實驗”時用電腦動畫模擬演示代替實際操作。這樣的實驗既安全,又可無限制、多樣式的重復操作,使參與者可以很好地理解所展示物體或場景的運行機理,養成在以后的工作中成功運用現代技術的習慣。
五、運用改進實驗創設教學情境
教師在做課堂演示實驗,遇到實驗器材缺乏、操作復雜、污染物不易處理或實驗現象不理想的情況時,可以把實驗不理想之處與學生一起討論,帶領學生一起分析,鼓勵學生改進實驗。這樣不僅可以巧妙地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給了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解決問題的機會,而且這種問題的解決方案是開放的,解決方案的不唯一性可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延伸。學生對方案可不斷改進完善,這充分地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通過不同的方法,巧設實驗情景,把興趣的激發和能力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去,就能使學生不僅掌握化學知識,而且能提高化學實驗操作技能。
參考文獻:
[1]《初中化學新課程教學法》 劉克文 開明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