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偉
職業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有效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以及人才強國戰略的過程中占據著尤為重要的地位。技工院校免學費、助學金政策是我國現代化教育資助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承擔著培養千萬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責任。當前,如何做好學生資助管理工作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問題。
一、歸納總結資助管理工作相關經驗做法
1.明確職責,規范學籍管理
(1)扎實開展春秋兩季新生學籍電子注冊。各市和技工院校認真核實和錄入學生學籍信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新生學籍注冊和審核審批工作。
(2)規范學生學籍異動管理。各市和技工院校及時核實休、退、轉學生信息,通過信息系統進行學籍異動申報審批。
(3)清理重復學籍學生數據。在人社部門指導下,各技工院校根據信息系統與中職學生信息系統查重情況,按照學生實際就讀原則,積極聯系重復學籍學校,對重復學籍數據進行核實清理,保證在校生數據的真實準確。
2.強化資助管理,扎實推動政策落實
(1)積極落實國家免學費和助學金政策。2015年,國家進一步調整完善免學費和助學金政策,將民族地區一、二、三年級符合免學費政策條件的學生納入免學費范圍,并將助學金國家補助標準由每生每年1500元,增加至每生每年2000元。為推動政策全面落實,河北省資助辦專門下發通知,明確了調整后政策落實的重點內容和主要環節,對升級改造后的信息系統進行數據調整。2016年,河北省技工院校全日制在校生中享受免學費學生14.6多萬人次,中央和河北省各級財政投入補助資金14458多萬元;享受助學金學生4.3多萬人次,中央和河北省各級財政投入補助資金4176多萬元,中職資助政策在技工院校得到較好落實。
(2)嚴格資助日常管理。各市和技工院校按照政策要求,進行學生受助資格申請、信息系統申報審核和審批、名單公示等工作,操作流程嚴謹,各環節管理審批嚴格,確保每一位享受國家免學費和助學金政策的學生均符合資助政策規定。各級人社部門和技工院校均建立了免學費和助學金資金賬戶和臺賬,絕大多數學校能夠通過中職資助卡發放助學金,賬目和資料齊全,資金發放規范。
(3)公開透明的標準化管理。在全省各級技工院校資助管理機構中,推廣資助管理標準化運行模式,加強對資助管理的學籍注冊、受助申請、審核、審批、公示、發放等環節的全程控制,加大系統檢索和現場檢查力度。簡化審批流程,提高服務效率,為學校學籍注冊、資助審批、學生異動、畢業證發放等方面,提供快捷的服務。
3.加大培訓力度,提升資助管理隊伍業務水平
2016年8月,河北省組織開展技工院校學生資助管理工作人員政策和系統操作技能培訓,各市人社部門和技工院校學生資助管理負責人及系統操作人員共220余人參加。通過對最新政策的解讀、資助管理流程的講解和信息系統操作的培訓,有效提高了技工院校學生資助管理工作人員政策理解力和信息系統操作能力,提升了資助管理工作人員隊伍水平,為做好資助政策落實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4.規范運用信息系統,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1)加強信息系統規范化。按照人社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全國技工院校電子注冊和統計信息管理系統使用工作的通知》要求,河北省進一步明確信息系統使用要求,強調了各級各類用戶管理人的責任,規范了操作流程,確保了信息系統內數據準確嚴謹。
(2)推動畢業證書查詢系統使用。部里組織開發的畢業證書查詢系統正式上線,有效促進了各地統一通過信息系統辦理學生畢業管理及畢業證書打印工作,實現了畢業證書在線查詢,進一步提高了技工院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河北省技工院校全年共通過信息系統對技校生進行了畢(結)業處理,大多數畢業生通過信息系統打印了技校畢業證書,并通過全國技工院校畢業證書查詢系統實現了網絡公開查詢。
(3)促進信息系統充分使用。加強與全國資助辦和信息系統軟件開發公司的溝通合作,對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和應用軟件進行檢測,組織專家對信息系統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解答,保證了對信息系統功能的充分使用。
5.嚴明工作紀律,加大資金監管和個案查處力度
(1)集中開展專項核查工作。2016年組織開展了河北省省技工院校學生資助管理專項核查工作。對各地資助政策落實情況、學生學籍管理情況、信息系統使用情況等重點內容進行了一次全面核查。各市人社部門高度重視此次核查工作,積極制定核查方案,下發核查工作通知,明確核查內容和要求,細化核查方式和步驟。針對核查中發現的問題,各市進行了整改。
(2)積極處理各類投訴舉報。各市建立了公開、暢通的違規舉報渠道和預警查處機制,加大了投訴舉報處理力度,對發現的違規行為,及時告誡,對弄虛作假、騙取國家免學費資金或擠占、挪用國家助學金的行為,嚴肅查處,避免了重大違規違法事件的發生。
(3)強化日常工作監管。各地加強了對技工院校學生資助管理工作的日常監管,嚴把學籍注冊和受助資格審批的關口,通過開展定期或不定期資助和資金安全檢查工作,將日常工作監督管理與定期核查、督查有機結合,使監督檢查工作常態化。
二、資助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籍管理制度需進一步完善
在學籍管理方面,存在注冊時重紙質、輕系統,為不符合全日制學制教育學籍條件的學生注冊成全日制學籍,選擇或錄入的專業不規范,對學生學籍異動處理不及時,對學籍重復注冊信息清理不及時,對已畢業學生未及時做畢業處理等情況,導致信息系統中學生人數與實際人數不一致。
2.資助管理需進一步規范
(1)資助對象的認定不準確,受助資格審核不嚴格。如多數技工院校學籍和資助分屬不同部門管理,在注冊新生學籍時,學籍信息錄入有誤,資助管理部門在申請資助時,完全依賴學生學籍信息,未進行二次審核,以致不符合受助資格的學生在信息系統中申領資助。
(2)資助申報審批不及時。由于各地技工院校招生時間不統一,有的技工院校學生學籍注冊不及時,導致學生資助申請滯后;有的上級資助管理部門,對學校申報的資助信息未及時審核審批,導致統計受助學生人數時,實際受助人數與信息系統中數據不符。
(3)資助檔案管理不規范。在檔案資料保存方面,有的學校學生助學金和免學費申報審批材料不完整,有的學校學籍檔案和資助檔案不匹配,需進一步規范化管理。
3.資金管理需進一步調整
有的地市財政免學費補助資金下撥不及時,地市、區縣配套資金不到位,學校不允許對享受免學費政策的學生先收取學費,以致辦學經費緊張,嚴重影響學校正常運轉;助學資金下達較慢,中職資助卡辦理周期長,學生流動性大,致使助學金發放普遍滯后;多數地區對如何處理結余資金沒有明確的管理辦法,致使結余資金仍存在安全隱患。
4.隊伍建設需進一步加強
多數地區存在資助工作人員少、工作量大、人員流動頻繁等問題,對國家資助政策理解不透,信息系統操作不熟練,一定程度上影響工作效率和質量。由于工作人員大多是兼職,沒有獨立的編制和相應的工作經費等原因,難以開展經常性監督檢查工作。在建立定期檢查制度、監督電話設立和投訴舉報事件處理等方面仍有待改進。
三、完善資助管理工作的建議
1.健全資助管理制度
要針對資助管理工作中和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一步完善資助管理制度,規范資助管理工作流程。要嚴格落實申報、審批和資金發放的公示程序,做到“公開、透明”,以保障廣大學生、家長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強化責任,特別是要嚴格落實校長責任制。建立責任倒追工作機制,對于因把關不嚴,發生受助學生資格虛假不實的,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2.完善學生學籍管理
各市要根據技工院校發展方向,進一步探索適合技工院校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的學籍管理方式和辦法,完善學籍管理制度。加強對聯合辦學、校外辦學、一校多牌等辦學行為的管理。強化對企業在職職工學生、大齡成人學生以及彈性學制學生的管理,規范其學籍和學制。嚴格執行非全日制學生、短期培訓學員不得注冊全日制學籍的制度要求。加大對重復注冊學籍的清理力度,加大對學籍異動學生的管理力度,防止利用學籍異動套取資助資金的現象發生。
3.規范免學費與助學金管理
要指導技工院校嚴格按照政策要求,審核審批學生受助資格,確保受助對象及申報材料真實,符合政策規定條件。加強免學費和助學金專用資金賬戶管理,強化和規范資助資金發放和使用管理工作。加強結余資金管理,及時了解掌握資金結余情況,保證資金賬目清楚和資金安全。
4.健全資金監管工作機制
要加強監管工作力量,健全監管工作機制,不斷加大日常監管工作力度。探索日常工作審核和實地檢查相結合、個別學校抽查和全部學校普查相結合、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等有效的監管方式,確保監管到位。確保投訴舉報電話和信箱等舉報渠道暢通,對投訴舉報事件進行快速有效處理。
5.加強資助管理工作人員隊伍建設
實施國家中職免學費和助學金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一項促進教育公平、推進技工教育改革發展,造福當代惠及子孫的重大戰略決策和長期制度設計,體現了國家對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對這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要進一步落實到行動上,體現在工作中。為政之道,民生為本。要念之再三,銘之肺腑,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加大資助管理工作力度,讓符合條件的學生受益,切實把這項利國利民的“民生工程”做實做好。
(作者單位: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職業技術培訓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