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志凱
我國首次組織家具制作項目集訓隊參加2017年10月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以下簡稱“世賽”)。筆者學院經過人社部技能競賽處評審成為第44屆世賽家具制作項目國家集訓基地,在2016年12月初全國選拔賽前六名選手組成國家集訓隊到筆者學院基地開始集訓工作。筆者作為本基地場地負責人,現對家具制作項目集訓隊訓練工作進行梳理和總結,以便查漏補缺,尋找更有效的集訓策略,全力沖擊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
一、制定科學集訓策略,努力提高選手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
1.分析研究家具制作項目技術文件,和專家共商集訓方案
為了掌握世賽家具制作項目的技術要求和規范,我們組織全體教練學習研究第42、43、44屆世賽的技術文件和競賽標準、規則等,并梳理出集訓工作的重難點,制定了集訓工作的初步方案。并在集訓隊集訓伊始,邀請項目組專家組組長劉曉紅教授和“學院派”專家、“企業派”專家共同研討修訂集訓方案。
針對家具制作項目的尺寸、與圖樣一致性、表面標記和黏合的拼接、黏合后的拼接、配件和可移動部分、表面、材料的使用、安全等八個部分的評測要求,把各個部分對于選手技能要求以及對應的正確操作方法進行梳理,并按照測評標準的各個指標制訂對應的具體技能標準,并對涉及的工藝要求進行分析優化完善,形成最終集訓方案。
2.緊扣世賽規則,以模塊化訓練和專項訓練相結合的方式設計訓練課題
集訓伊始,筆者學院基地按照比賽規則要求,組織選手進行了“四腿八叉”凳子的制作比賽和對世賽規則、職業素養等方面理論考查,在技術層面上了解摸透每位選手的技能水平和對世賽規則的掌握程度,為集訓有的放矢、差異化訓練等做好了前期準備。
對家具制作項目識圖、面板、抽屜、門、框架、貼面裝飾、五金安裝等模塊,采用模塊化訓練和專項訓練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家具制作技術方面有專長的工程師、技術工匠、專家教授到基地進行專項指導。如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江功南教授針對圖樣識圖和木料標記劃線進行了專項指導,從事家具制作貼面有30多年經驗的江西贛州技術工匠羅百勝在貼面裝飾方面進行了專項指導,選手們都受益匪淺,技能水平提高得較快。
訓練課題都是以世賽考核技能點為參考依據,自行設計課題或者比照往屆賽題進行難度增刪和結構變化,形成自己的訓練課題。比如在榫結構、框架結構、門結構、抽屜結構、面板形狀、貼面種類和花型等方面有變化但又萬變不離其宗,做到有的放矢。
3.賽練結合、以賽促練,舉辦多輪選拔賽
以專家組組長劉曉紅教授為主導,兩個基地共同推動選拔賽工作。項目組舉辦了一次6進3選拔賽、兩次3進2 選拔賽、兩次2進1選拔賽,在2017年6月上旬選拔出了技能水平最高、職業素養最優的選手,代表中國參加第44屆世賽。
選拔賽題都以世賽官網公布的備選賽題中最難的、考核技能點最多的賽題為藍本進行適度變化,訓練制作1~2個成品,然后以比賽的形式進行第3個作品的制作。這有利于教練、選手發現問題,找到不足之處;有利于選手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優化制作工序,提高抗壓能力。
4.強化選手應變能力體能和心理素質的訓練,提升集訓效果
選手除了有高超的技能水平外,還應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強健的體魄,才能在賽場上做到沉著應戰、游刃有余。
在比賽時間和難度方面,選拔賽時都比世賽要求少4個小時,并在難度方面高于世賽要求;在日常訓練過程中,教練有意識地調亂公共設備的參數或者將選手工位的工具故意弄掉,以此鍛煉選手調整設備參數的能力和適應外界干擾的應變能力;在體能訓練方面,值班教練和選手每天晨跑3000米、俯臥撐100次、單杠50次,達到鍛煉提高選手對電工工具、手工工具的抓握力和掌握適度操作力度的目的,每周兩次到學院健身房鍛煉臂力、腰力、腿力,每月一次戶外拓展訓練,增強選手體質,幫助選手釋放壓力;在心理訓練方面,每周一次心理疏導調試,并不定期邀請知名心理專家為教練、選手做心理輔導和測試;幫助選手明確參賽目的,強化責任目標,疏解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
二、分析比賽環節,梳理技能重點,培養選手核心能力,提升訓練水平
世賽著重于細節、規范方面的比賽,細節決定成敗。筆者學院基地認真分析比賽環節,梳理技能要點,培養選手核心能力,努力提升訓練水平。
1.識圖能力
識圖能力十分關鍵。識圖無誤,才能保障放大樣環節、劃線環節正確無誤;否則,就會造成無可挽回的錯誤。
世賽技術規范規定,賽前發放英文圖樣,要求選手進行識圖,識圖過程不僅關注尺寸,也要讀懂圖樣中其他信息,比如貼面木皮的種類、木皮厚度、螺釘的安裝位置等。之后為選手答疑解惑時間,選手一定要好好利用咨詢時間,讀懂圖樣,解決自己的疑問。
2.構思統籌能力
識圖環節之后,進入正式比賽階段。選手首要任務就是利用自己構思統籌能力、按照家具制作工藝要求分析敲定賽題各個部件的加工順序、組裝順序等。一般是先做較難的部件、需要上膠的部件、需要在比賽中途上交裁判評測的部件。
3.劃線標注能力
根據制作構思統籌思路,進入局部放大樣和劃線標注環節。有角度的局部環節、斜腿部分環節需要放樣;方正、垂直的部分,不需要放樣,可以直接在木料上劃線即可。
世賽要求不可以在圖樣上直接畫出尺寸。例如,雖然世賽提供的是1∶1圖樣,但是不能應用圖樣的尺寸標注作為量尺來直接測量木料,因為圖樣有伸縮性,會發生尺寸誤差,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在木料上劃線要保證平整度,鋸切的上下、左右的位置關系要標注清晰準確。在木料上直接劃線,劃線不能長、不能短,要精確,否則扣分。
目前世賽中常用三角形的劃線標注法。例如,抽屜中燕尾榫的劃線部分,按照圖紙在抽屜面板、背板上進行燕尾榫劃線標注,提交裁判評測后,抽屜兩個側板的劃線按照前面面板、背板的劃線進行對照劃線即可,而且不需要再提交裁判評測側板劃線。如果木料上的劃線出錯,鋸切肯定出錯,一定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4.加工能力
劃線環節之后進入制作環節。按照前面所構思統籌的思路,開始框架、抽屜、門板等部件的加工。其中榫加工主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正確;二是精確;三是表面質量要好。在訓練過程中筆者學院基地要求選手:要正確識圖,一定要構思好正確的加工尺寸和加工路徑;要精確調整刀具和基準,細心操作、嚴防失誤;手工修整環節必須采用正確的操作方法,保證尺寸的精度和表面質量。
世賽比賽中,要保證加工的榫頭和榫眼鋸屑清理干凈,并砂光平滑,保證光潔度后,才能提交給裁判評測榫頭、榫眼的加工質量;榫的結合處要做到干凈連續、正確、結合緊度適度,否則就要被扣分,之后才能進入膠合組裝環節。
5.工具、設備的應用能力
選手只有具備較高的使用手工工具和機械設備的能力,才能保障加工出高精度、高質量的作品。
在44屆世賽技術規范中規定,允許選手任意攜帶自己的手工工具。我國選手在使用手工工具方面有一定優勢,但是需要進一步明確工具使用的對象、加工標準,工具準備和擺放。
目前筆者學院基地使用的機械設備都是第43屆世賽規范所要求的設備。要求選手除了非常熟練地使用這些設備外,還要求選手掌握刀具、鉆頭、鋸片等部件的更換操作技術,以利于比賽過程中自己解決遇到的小問題,節約維修時間。在操作機械設備時,絕對不能出現危險動作。因為選手使用同一設備出現兩次操作危險動作,裁判將不再允許選手使用該臺設備。另外,選手在使用公共設備時,必須每次都要確認設備參數無誤后再行操作。
6.貼面裝飾的能力
貼面裝飾能力考查選手在木皮計算、畫線、裁皮、涂膠、拼接貼皮、固化、精裁、打磨等方面的技術水平。貼面裝飾要求在木皮的紋理交叉、花型拼接和拼接精度方面做到精確無誤。其中難點是木皮切割、拼接、膠合。木皮切割必須保證使用鋒利的木皮刀、鑿子式單面刀,月牙式刀具更加精準。世賽中貼面時使用0.6 mm~1 mm厚度的木皮,使用塑料袋真空壓力泵進行貼面操作,優點是壓力均勻,保證木皮和家具貼面部分貼合均勻。
貼面將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測:一是木皮鑲板與提交的計劃的一致性;二是是否和選手提交的計劃內容一致;三是和選手計劃中的木皮種類是否一致;四是和選手計劃中木皮的紋理方向是否一致;五是黏合后的拼接;六是木皮拼接的數量與木皮準線;七是表面質量(只評價砂光表面質量)。
當前,家具制作項目集訓選手都已經熟練使用塑料袋真空壓力泵進行貼面操作了。
7.砂光的能力
在世賽比賽過程中,需要提前提交到裁判組評測的部件,必須經過砂光、砂凈處理。比賽結束提交的完整作品,只要手可以觸及、眼睛可以看到的部分,都必須經過砂光處理,并保障砂光質量優良。砂光可以使用砂紙、小刨子、金屬磨砂,要做到順著木料或者木皮的紋理拋光,保障精準、平齊。在砂光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學習掌握砂紙正確的使用方法:一是手工砂光方法,二是使用電動砂光機砂光的方法,包括平面、曲面和棱線的處理。
(2)要學會快速更換砂紙,并且要學會自我檢查和評價砂光質量。砂光中途要不斷使用自己的手去感覺砂光是否平整、光滑。如果砂光部分有坑,手摸到多少處就會相應地扣減多少分數。部件邊沿砂光出現問題,還要繼續扣分。
(3)要在構思統籌整個作品的過程中,把砂光的設計和砂光的順序等多個方面都要考慮進去。砂光時就能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保證高質量完成砂光環節。
8.組裝能力
組裝順序安排不當,會出現無法組裝的情況,這個環節在前面的構思統籌環節就要考慮,并優化加工和組裝順序,做到科學合理、省時省事。在組裝過程中,要使用數量較少的和合適類型的夾具固定膠合的抽屜、框架、門扇等部件,夾具應力應該適度,部件受力點受力要均勻,否則會造成部件扭曲變形。因此科學合理地使用夾具,非常重要,同時注意在組裝之前把需要砂光和倒角部分提前處理到位。其實,組裝過程順利與否,體現著選手整體技能和素質的高低,也極大程度地決定著能否在比賽結束時提交完整的作品,因此組裝能力十分重要。
9.五金件的安裝能力
家具離不開鉸鏈、鎖、拉手、支柱、把手等五金件。五金件的安裝影響著整件作品的外觀美感和使用舒適性,體現選手五金件安裝的水平。因此,選手需要熟練掌握鉸鏈、導軌、隔板銷、鎖具等五金件的安裝方法,并且要在構思統籌環節提前安排好安裝的順序,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提高效率。例如,鉸鏈安裝在木皮邊緣時,要確保固定螺釘孔要小,要用小而長的螺釘安裝;抽屜金屬導軌安裝要保證推拉順暢(木塊導軌安裝要求一致),否則就要扣分。
10.制作模具的能力
家具制作方面的賽題,常常包括有弧度的、三維角度的異型部件。這些部件需要選手制作出對應的模具后才能進行加工制作,而且要必須保證標準正確,否則做出部件就和圖樣不一致。因此選手要具備制作模具的能力。制作模具需要消耗比賽時間,因此在訓練過程中要養成不依賴模具制作的能力,盡量使用基本工具。實在需要模具協助才能制作的部件,才會考慮制作相應的模具來制作出異型部件,當然在構思統籌環節就要提前考慮到位。
三、加強國際交流,博采眾長,增強集訓工作的科學性
參加世界技能大賽,必須加強與外國首席專家或者金牌專家的溝通交流,做到博采眾長,以便及時了解世賽新動向、更加實用的操作方法、更加精準便捷的工具以及對世賽規則的深度解讀,從而增強集訓工作的科學性和針對性。截止2017年4月初,筆者學院基地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方式組織外國專家技術指導和交流已經達到5次。
1.“請進來”,學習如何和世賽規則接軌
邀請意大利金牌專家Christian .Bachmann (克里斯特安·巴赫曼)先生與第42屆德國萊比錫世界技能大賽家具制作銅牌選手Matthias. Gschnitze(馬蒂亞斯·施尼策爾)先生蒞臨基地進行指導,邀請第43屆木工項目首席專家、第44屆木工項目比賽場地經理愛爾蘭的Pat. Phillips(派特·菲利普斯)先生兩次蒞臨基地進行指導。通過外國專家的交流指導,進一步了解第44屆世賽的技術規程、競賽規則、評分過程和競賽細則,并學習到國外奪牌選手的集訓經驗,在木料標注劃線、榫加工、組裝工序、換料修補、貼面裝飾技術、工具攜帶種類、工具箱的準備等方面受益匪淺,并準確地了解整個比賽的實操評分流程以及部分緊急事態的處理方法和流程。例如:在比賽過程中,項目專家組組長、選手、翻譯必須做到三人合一、配合默契,在賽前準備、賽中、賽后評分環節方面,在遇到問題時,要熟知為選手爭取最大利益的策略和途徑。對于首次參加世賽的家具制作項目,這種實踐知識是十分寶貴的經驗。
2.“走出去”,博采眾長,鍛煉專家和選手
家具制作項目專家組組長劉曉紅教授在2016年5月23~27日期間觀摩體驗了俄羅斯全國技能大賽,并參與了評分過程。在2016年11月29日~12月6日期間劉教授帶領優秀選手到瑞典歌德堡2016年“歐洲技能大賽”現場進行了觀摩學習,專家參與了評分過程、選手全場觀摩學習比賽實況。劉教授通過學習交流,在各種線、面的加工,各種榫的加工,榫卯的裝配精度,抽屜以及木導軌的加工,抽屜與柜體的裝配精度等方面給出了符合世賽規范的操作步驟和方法,還了解到更加實用精準的測量工具、切削工具與設備、開榫工具與設備、銑型工具與設備、開槽工具與設備以及各種各樣的夾具等,為國家集訓隊的裝備提升提供了有益的指導。通過對國外選手的觀摩學習,筆者學院基地選手需要提升的是:識圖能力和速度、畫圖的能力、計算尺寸的能力和速度、對木質家具加工工藝的熟練程度、快速切換工序與設備的能力、熟練和巧用手工工具的能力和安裝能力、還包括體能訓練等。筆者學院基地要求選手針對以上要求,反復訓練,做到熟能生巧。只有這樣,選手才能在緊張的環境中、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高質量的世賽賽題。
另外,在2017年7月初,項目組專家、選手將到澳大利亞參加技術交流活動。
以上國際交流活動,將有利于項目組專家、教練、選手學習先進國家的集訓經驗,進一步了解世賽規則,摸準選手的差距和薄弱環節,鍛煉選手的心理素質,為科學集訓指明方向。
總而言之,家具制作項目國家集訓隊在基地領導大力支持下,在專家組組長指導下,兩個國家集訓基地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全力以赴備戰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爭創佳績,為國爭光。
(作者單位:邢臺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