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荔園
摘 要:大學時期是學生心理成長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不論是剛剛步入大學時期的學弟學妹們,還是已經習慣了大學生活的學長學姐們,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相應的為之苦惱的煩心事,如果再加上學生缺少在心態方面的自我調節能力以及正確處理事情的能力,那么久而久之,這些小情緒就會對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心理狀態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高校作為孕育人才的搖籃,在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以及幫助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本文主要探究和闡述了學生在大學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良情緒、不良情緒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又存在的哪些方面影響以及如何幫助大學生控制不良情緒三個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心態;大學生活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0--01
告別中學階段,告別老師和家長的依賴,步入大學時期的大學生不僅要在生活和學習上學會獨立,而且也要學會處理各層人際關系,到了即將畢業階段,大學生又面臨著獨立走向社會的轉變,這種種的變化可能會使得大學生心理慢慢地成熟,但是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學生也會出現各種各樣需要調節的不良情緒,只有克服了這些心理問題,學生才能夠在大學校園里健康快樂地成長。總而言之,擁有良好的心態對于大學生成長成才是很有必要的。
一、大學生主要存在的不良情緒
1、焦慮
第一,大學生在適應環境、人際交往以及學習生活等方面都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及時被解決,勢必會讓學生憂心忡忡、惶惶不可終日。第二,大學學業繁重,學生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考試,在考試前的一段時間,考試給予學生的壓力更容易使得學生出現焦慮、煩躁不安等不良情緒。第三,即將畢業時要面對就業壓力,家庭貧困的同學還要面對經濟壓力等,這些問題都可能是大學生焦慮情緒產生的根源。
2、自卑
來到大學,學生可能會遇到很多比自己有才華、比自己家庭條件優越的同學,而此時如果不能調整心態、樹立自信,久而久之學生可能會出現自卑的心理。自卑的表現有很多,比如學生參加集體活動不積極、害怕在公共平臺上展現自我的才華、脫離群體等表現。當學生出現自卑心理問題而又不懂得調節心態時,那么這些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學生未來的發展。
3、孤獨
大學同學可能來自全國各地,一些離家遠的同學時常會想家,因此而覺得孤獨。但是還有另外一些同學是由于缺少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經常與同學產生矛盾,在矛盾出現時又沒有正確的處理方式,導致人際關系緊張,所以時常會覺得孤獨。
二、長期不良情緒對大學生的危害
1、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的損害
人體的健康狀態不僅僅是指人軀體的健康、還要有心理的健康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長期的焦慮、自卑等不良情緒會使得人體的免疫力下降,使得人體容易患一些疾病,比如感冒等。還有統計表明,長期的抑郁可能與人體腫瘤的發生有關。
2、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危害
心理疾病和軀體疾病一樣可怕,長期的焦慮、自卑和抑郁等可能會導致神經系統神經細胞結構的改變,從而影響腦的正常工作。這一系列的變化最終可能會導致抑郁癥,躁狂癥等心理疾病的發生。
3、對大學生學業的影響
長期焦慮會導致神經衰弱、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問題,嚴重影響學生的課堂效率。長期的自卑等心理可能會使一些同學自暴自棄,開始放縱自我,增添抽煙、喝酒、打游戲等不良嗜好,這些行為最終將產生學生考試掛科、拿不到畢業證等不良后果。
三、控制不良情緒的措施
1、督促學生增強體育鍛煉
學校不僅可以通過組織學生晨跑,嚴格執行點到制度,還可以定期舉辦籃球賽、足球賽、羽毛球賽等活動督促學生們進行體育運動。另外,學校還可以組織一些公共小活動,如拔河比賽等,這些公共活動不僅可以釋放同學們的壓力、增強學生們的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還可以為學生之間交流創造機會,有利于學生之間友誼更近一步。
2、加強心理咨詢平臺的建設,讓同學們有地方傾訴
很多高校都有大學生心理咨詢平臺,但是據統計很少有同學去心理咨詢室咨詢心理問題,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學生缺少勇氣,另一方面是高校不夠重視。因為只有專業的心理咨詢導師懂得與學生溝通的技巧,使得學生能夠完全信任說出自己心理問題,進而為學生做出專業的心理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所以高校應該重視心理咨詢平臺的建設,讓同學們在遇到心理問題時有一個可以傾訴的地方、有一個可以向其吐露心事的傾聽者,讓大學生心理咨詢室不再形同虛設,充分發揮其作用。
3、定期開展有關心理知識講座,教會學生適當的宣泄
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學生難免會遇到一些煩心事,如果高校能夠定期為學生開展一些心理知識講座,學生每次都能夠從講座上受到一些啟發,這樣長期以來有助于提高學生在心態方面的自我調節的能力。另外教會學生選擇合適的情緒宣泄途徑,例如去空曠的地方吶喊、去K歌、打拳擊等。
大學生的成長關系到國家的未來、民族的興旺,所以關注大學生心理問題以及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對于高校、社會、家庭等來說都是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李鴻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2]葉素珍,曾振華.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賈曉明,等.大學生心理健康和咨詢[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
[4]陳家麟.高校心理咨詢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J].揚州大學學報,2000(1).
[5]黃希庭.大學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