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慶伍
摘要:在當今中國司法體制中,司法體制行政化已經成為司法獨立和影響司法公正的關鍵因素,因此對中國司法體制行政化進行深入探究和分析是是必要的。本文將對中國司法體制中收集的種種經典案例和各類不同的表現形式的記錄和闡述,對相關的司法現象進行深入地分析和探究,并從中得出對中國司法體制的改革對策,促進中國司法體制的科學發展。
關鍵詞:中國司法;體制;行政化;改革
近年來司法體制改革已經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黨和國家對司法體制改革也十分重視。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要推進司法體制改革,進一步健全責權明確、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制,從制度上保證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的行使司法權,而學者們也對我國司法體制的現狀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許多可行的改革意見,很多也已經得以實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從本質上講,影響我國司法獨立的體制性原因-司法行政化,卻并沒有消除。
筆者認為,司法體制行政化是指:司法機關在內部結構、管理方式、運行機制等方面,套用行政機關的模式,并且在體制上沒有完全實現司法審判和司法行政的分立,從而呈現出的一種行政化傾向。司法行政化在我國司法體制中多有體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司法機關地位的行政化
在我國,司法機關一開始就是按照行政機關的模式來構建的。1954年以后,我國雖然確立了“司法獨立”這一憲法原則,法院也不再隸屬于行政機關,但是當時高度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使得司法機關依然在套用行政機關的模式構建和運行,而且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體制模式。雖然以后經過歷次改革,可直至今日,司法機關依然和行政機關一樣具有相應的行政級別,從最高人民法院到基層法院,司法機關的地位完全被行政化:基層法院是副處級、中級法院是副廳級、副省級市中級法院是正廳級、高級法院是副省級。在法院內部,無論是審判員還是書記員或是法警以及其他工作人員,也都被納入到行政級別的管理之中,每個人都有相應的行政級別,并且和政府公務員的行政級別完全一樣。
二、司法機關內部人事制度的行政化
我國司法機關實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套用國家行政機關的,而且也被納入到了統一的國家機關人事管理體系之中。各級政府人事和黨的組織部門則按照分工,分別負責同級司法機關的組織、人事事務。雖然國家制定了《法官法》這樣構建法官人事制度的法律,但我國司法機關內部卻并沒有完全推行這部法律,而是和行政機關一樣在執行《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實行國家行政機關的人事制度。從司法機關的招考錄用工作中我們就可以看到,無論是考錄工作的程序、辦法還是考錄對象,它和政府機關錄用公務員是完全相同的。絕大部分省、市也都把司法機關的人員招錄納入到政府公務員招考工作之中,并由政府人事部門全程負責,經過考試選拔之后,再由人事部門統一分配到司法機關工作.
在司法機關內部,無論是審判員、書記員還是司法警察或是其他干部,一律都參照公務員制度來管理,實行公務員的職務、級別、工資、考核、獎懲、退休等制度,而且在職務級別的晉升、工資的審批、考核等次的評定、退休的核準等人事事務方面也都是和政府公務員一樣由政府人事部門來辦理的。政府人事部門在人事管理方面把司法機關也完全當作一個政府部門來對待,并無特殊之處。
三、法官制度的行政化
法官作為司法機關中依法履行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在司法機關中處于重要地位。司法公正能否順利實現,直接取決于法官在案件審理中是否正確地適用了法律。法官素質的高低、法官制度是否合理,已經成為司法體制改革進程中的重要問題之一。我國的法官制度構建于建國初期,但是從一開始就是按照黨政干部制度的模式來設置的。根據195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暫行組織條例》的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由同級人民政府任免”,可見當時法官本身就是政府機關干部的一員,后來伴隨歷次司法體制改革,法官制度雖有所改進,但時至今日,依然行政意味濃厚。
1995年,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法官法》,該法對法官的含義進行了界定,既:“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同時還對法官的職責、義務和權利,以及法官任職條件、任免、任職回避、法官等級考核、培訓、獎懲、工資、保險福利、辭職辭退、退休等問題進行了系統的規定?!斗ü俜ā返念C行標志著我國法官制度邁進了新的階段,從此在法律上為我國構建獨立于行政機關的法官制度奠定了基礎。但是,《法官法》頒布八年來,卻并沒有在司法機關中全面推行。
如前所述,司法機關依然實行的是政府行政部門的人事管理制度,人員參照政府公務員來管理,法官也如同政府公務員一樣,實行著“職位制和品位制相結合,以職位制為主”的職級制度和工資制度,使得法官也有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正處級、副廳級、正廳級之分,同為法官,可地位并不一定平等,甚至還有上下級隸屬關系。在法官的補充和選任方面,也是行政意味濃厚,雖然近年來在學歷和知識層次上法官的門檻逐漸增高,但是法官的選拔卻依然和公務員以及其他行政領導干部一樣,必須經過地方政府人事部門或黨的組織部門研究、審批??梢哉f,一名法官從進入司法機關起,就已經完全的被“行政化”了,法官在這種體制環境下,“獨立”顯然是很難實現的。
參考文獻:
【1】楊繼亮著:《腐敗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152—154頁
【2】洛克著:《政府論》下篇,商務印書館1964年2月第一版,第70頁
【3】約翰·穆勒著:《代議制政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第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