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國際性交流日益增多,英語作為一種媒體,一種最基本的交流工具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為了適應社會發展,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下面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就如何提高英語課教學質量,談幾點體會。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質量
1 運用教學智慧,提高教學的靈活性
教學智慧是教師面臨復雜教學情境表現出的一種敏感的、準確的判斷力,它為教學所必需,與教學的人文性與實踐性密切相連。它表現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當面對一群具有一定思想、思維和認識的高中生,無論英語教師的知識與經驗多么淵博與豐富,難免會遇到一些偶發事件和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疑難問題。這需要英語教師及時拿出勇氣以靈動的教學智慧科學合理地應對。這種應對的基礎可以表現為對教材知識的嫻熟把控、對學生問題的充分預設、對學生個性的充分把握、對學生學情的全面了解,等等。
2 打破傳統教學觀念,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教與學需要平等。傳統教學模式將教師和學生在地位上等級化,這種等級化導致學生與老師之間產生心理距離,這種心理距離將在無形中削弱教師的教學力量,使學生對老師產生恐懼感,學習上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推行創新教育的今天,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徹底轉變觀念,打破師道尊嚴的傳統,真正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并且以真誠的態度對待學生,把自己與學生融為一體,從學生角度出發,站在他們的立場考慮問題,就能得到他們的尊重和認可。教師一旦得到學生的認可,對學生的學習就會產生無形的動力,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這對提高教學質量十分有利。
3 誘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學習活動總是由一定的學習動機引起的,只有學生喜歡學、要求學,有迫切學習愿望,才能自覺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例如,講到Do you like watching movies?這一話題,教師應首先以問答形式進行提問,然后把準備好的視頻及圖片等拿出來,以同樣的問答形式引出詞匯和語言點,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會出現學生樂意學習、愿意學習的情景,而且他們會記得很牢固,并且熟悉話題相關詞匯等,這樣才能激勵學生好好學習,讓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迎接即將開始的英語課。
4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英語水平
英語課程中閱讀是主要的教學關鍵,也是高考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部分,決定英語水平的半壁江山,如何提高閱讀能力呢?首先要合理利用課本資源,教師要分層次針對學生的閱讀水平,有目的、有選擇地組織學生進行閱讀訓練,讓其在學習中探索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水平。其次,倡導閱讀訓練。在指導學生合理有效利用好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提出閱讀量的具體要求,尋找貼近學生生活的閱讀材料,或者收集與教材同步的報紙等資料上的具有時代特點、內容積極健康的豐富的閱讀材料。英語文章讀得多了,就能培養出語感。課外閱讀資料題材多樣,內容廣泛,涉及知識包括天文地理、風土人情、政治歷史、人物傳記等,這些都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擴大語言知識面,增加背景知識。教師可以不要求學生每次閱讀時間的長短和閱讀文章的長短,但要積極鼓勵學生持之以恒地讀下去,這樣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5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習英語的關鍵
英語在西部農村是一門弱勢課程,作為引進語言,學生不容易接受,這時老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培養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處理好和學生的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有助于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有助于保持師生身心健康。課堂是體現師生關系的舞臺。這個舞臺不再是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而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精彩舞臺。英語教師是很好的設計者、策劃者、組織者和倡導者,英語老師在傳授知識時應以親切溫和的形象面對學生,鼓勵學生大膽提問,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寬容他們在學習上犯的錯誤,讓學生感受到尊重和平等。這樣學生將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下,最大限度地釋放自己,敢于發表見解,這樣學生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的學習很關心,學習有困難時會主動找老師幫忙,更有利于教師教學的開展和對學生需求的了解,使英語教學順利進行,消除學生對弱勢課程的恐懼感和厭學感。
6 分配學習任務,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高中英語標準》對任務型教學方式的提倡力度并不大,但是任務型教學方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不可忽視??梢哉f,任務型語言教學追求的就是語言習得需要的理想狀態,即大量語言輸入和輸出,語言的真實使用,學習者的內在動機。在任務型語言教學課堂上,以多種多樣的小組活動和結對聯系為主。這樣的活動促進了學生間的交流,學生查找不同相關資料,并把這些資料與同伴分享,在一定意義上這樣的活動增加了學生接觸語言的機會。另外,還可以舉辦多樣的英語活動(如英文歌比賽、英語角、多人表演等)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7 英語教師要不斷分析、評價自己的教學質量,強化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學習,形成自己教學行為原理,促進終身自我發展
教師要經常與同事交流、參加集體備課和研討課,以類似的研究強化終身型的學者氣質。另外,為更新自我知識,還要積極地與其它學科教師進行有效的互相交流和學習,積極尋求同事的幫助,以教師和學習者的身份繼續發展自己。同時,參與同行教師的教學、歡迎同事以他們的觀察幫助自己做自我評價,或學習其他在教學上富有經驗的教師。從而提倡內部合作與團隊精神,實現跨學科、跨層次教學。
參考文獻:
[1]田秀娟.如何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6):116.
[2]劉鵬華.如何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J].金色年華:下,2012(6):87.
[3]吳君娥.如何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J].社會科學:引文版,2016(5):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