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南
摘要: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漸漸深入人心的今天,整個的社會大環境都在倡導綠色。作為知識來源和傳承之一的圖書館,對綠色方面的考慮更要做到恰到好處,使之符合社會和人民的綜合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圖書館也要順應時代的變化,參與到與時俱進的改革與創新中去,為綠色城市建設起導航的作用。
關鍵詞:綠色圖書館;以人為本
一、綠色圖書館的含義
關于綠色圖書館定義的說法有很多種,說得比較多的無非就是無公害、無污染、清新高雅、有著濃厚文化氛圍的學習場所和以人為本的現代化服務管理模式和用可持續發展理念作指導、立足圖書館長遠發展來組織和實施圖書館當前的各項工作、保持圖書館具有持續發展的潛力。無論是哪一種定義,在實際中我們需要考慮的都是有著可持續發展潛力的、能夠為讀者提供無污染、無公害、具有人性化的設施與服務的這樣一個整體機構。那么,在現實問題中,又該怎樣針對現有的問題來對綠色圖書館進行整體的思考呢。下面就以畢節市圖書館為例,簡要概括在綠色圖書館建設當中值得思考的問題。
二、綠色圖書館的環境建設
(一)外環境
談及建設某個物體,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選址的問題。圖書館首先應該根據當地的人文、環境、交通來選擇恰當的地理位置,最好是交通便利、環境優雅、人口集中的地方,方便讀者前來閱讀。畢節市圖書館位于市行政中心的對面,后臨商業小區,交通便利,地理環境相當不錯。其次應當考慮的就是建設材料,應當選擇環保無污染的建筑材料進行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把人民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去思考如何進行圖書館的建設。最后還要考慮綠化問題,圖書館周圍應當被綠色植物所包圍,這樣不僅能給讀者產生舒適的直觀感受,還能降低外部噪音對圖書館的影響,凈化空氣,并且待讀者閱讀過后還能舒緩讀者眼睛的疲勞。畢節市圖書館外面通過綠化、廣場等的有機結合,使整個環境優美而且富有生機,不論是工作人員還是讀者,都能夠深深的感覺到圖書館的魅力所在。
(二)內環境
如果說外部環境是個大環境的話,那么內部環境就是小環境,所謂的小,并非是指質或者量上的小,而是小到每一個細節,都做到小而精致。首先,從內部環境的材料上來分析,以節能環保、舒適、并且符合讀者需求來設計,真正做到以人文本,電子設備采用輻射小的電子產品,以免對讀者造成影響。其次,對照明系統和空調系統的考慮,應當以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風為主,有效利用光的直線和反射等的原理創造視覺上的最佳環境,利用風的通透性使整個環境舒適清爽,最終使整個內部大環境看起來怡人大氣,縱有浩瀚之感。再次,對綠化和視覺聲覺的思考,合理的布局圖書館內部綠色植物,有助于改善空間環境,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文化氣息;古老文明、文化的傳承,也可以通過書法、圖畫的形式展現給讀者,使讀者進入圖書館就有身臨圣土之覺,不自覺的就愛上閱讀;聲音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合理的建筑結構能夠使音量消散開,不至于一句悄悄話就在空中回蕩。最后需要考慮的是無障礙建設,這關系到很多弱勢群體和特殊人群能夠參與正常的社會生活,也是新時代下綠色圖書館建設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因素。我們來簡要說說畢節市圖書館內部建設的優劣。對頂和墻體采取透明的玻璃做材料,四處通透明亮,采光效果非常好;館內大廳正面墻上用銅體刻畫王陽明先生的肖像和他提出的“知行合一”,富有莊重而深厚的文化底蘊;館內隨處可見各種書法書畫作品,配以恰當的綠色植物,營造出素雅、和美的一片祥和氛圍,不僅美化了環境、愉悅了身心,而且還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健康的綠色的讀書環境;每個閱覽室前后都設有玻璃門,在感覺人多空氣流通不暢的時候打開,增加空氣的流通,使閱讀環境隨時保持清新怡人;空調系統采用的是獨立的中央空調,在寒冷的冬季也不會讓讀者感覺寒冷。美中不足的地方應該就屬內部圓形的構造,雖然直觀上看起來大氣,但是回音效果實在太好了,隨便在哪個角落輕輕耳語,整棟樓里都有聲音在回蕩,各部室的玻璃門也沒有隔音的效果,這給讀者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圖書館本該給讀者創造安靜優雅舒適的閱讀環境,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三、綠色圖書館的人員建設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維模式也在不斷的改變,對于綠色的追求,不僅僅只是滿足于對環境而言,已經逐漸的拓寬至精神方面,因此對于發展一只優質的員工來為讀者服務是至關重要的。首先要明確各項規章制度,各部門各科室要不斷的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水平,積極的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中;其次是要讓綠色圖書館的理念深入人心,倡導和宣傳各項有關綠色圖書館的工作,實現知識和環境的和諧統一;最后圖書館管理者應當對員工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各項培訓,使圖書館管理員的行為和觀念都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一起為綠色圖書館的事業不斷努力。
四、綠色圖書館的服務建設
現代圖書館建設的環境,應該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把這個思想貫穿到日常的各項工作中。畢節市圖書館秉承“一切為了讀者、為了一切讀者、為了讀者的一切”的思想理念,來為廣大的讀者提供服務。圖書館在館藏和借閱方面,也要注意人性化的布置,使藏書富有韻味,并且符合讀者的需求,借閱和咨詢方式也簡潔化,把書目檢索終端置于各個閱覽室,方便讀者查詢,每個區域都能得到全方位的服務,對文獻資料的分類標識清晰易懂,配備網絡端口和插座,方便讀者使用便攜式電腦,還要配備專門的打印設備,為需要打印文獻和資料的讀者提供方便,館內各處設置系統的導引標識和警示牌,讓讀者輕松的就能找到自己想找的文獻區域,對數字文獻的整理和收集要實時更新,滿足信息時代下讀者對數字文獻的需求,針對那些特殊的人群,要為他們開辟一條綠色的通道,使他們能夠享受正常的閱讀服務。開設專題講座,闡述如何減少能源和資源的消耗,怎么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降低對大氣和環境的污染,通過環保書籍的閱讀推廣,使更多的人了解和關注綠色的多樣性和重要性。
結束語
綠色圖書館的建設是一個長期而且艱巨的任務,他需要政府部門運用一些行政手段來規范綠色圖書館的實施,需要圖書館管理者通過長期的學習和參觀經驗得出合理的適合地區天氣文化交通的整體布局,需要圖書管理員共同學習共同努力才能夠達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茅冠俊.綠色圖書館建設芻議
[2]戴文雅.綠色圖書館建設的啟示
[3]柴趁.關于綠色圖書館的建設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