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進
摘 要:建筑工程質量是建筑的生命,關系到國民經濟、社會安定和人民安居樂業,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筑工程又具有龐雜繁瑣、周期長、影響因素多等特點。為了確保施工質量,就必須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做到全過程無盲點。下文主要針對建筑工程質量全過程的控制和人員、機械、材料、方法、環境等因素的控制進行探討研究,希望對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建筑工程 質量控制 全過程控制 規范
1、建筑工程質量全過程控制
1.1 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
聘任有一定施工管理經驗和相應崗位證書的人員出任項目經理及項目總工程師,在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合理配置確定項目部其它技術崗位成員。
(1)在明確總體質量目標的同時將其向下逐級分解為各個分質量目標。還要明確質量責任,建立合理的質量獎罰機制。
(2)要對施工地區的地質條件和周邊不同季節的環境氣候等數據進行統一收集。
(3)認真審查設計圖紙,對不明確和有問題地方盡快向設計單位提出及時進行解決調整。
(4)收集準備相關的技術規程和規范圖集,以備作為施工過程中的工藝質量完成情況的評定和查證依據。根據以上四點對相應項目的人員、材料、設備、工藝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安排,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文件和特(殊工藝的專項施工方案等。同時要將質量管理制度、計劃安排、保證措施及實施細則等落于紙上形成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的規范性指導文件。
1.2 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建筑工程工序繁多數都是環環相扣交叉并行完成的,因此依據質量控制規劃抓住關鍵工序的施工質量對整體質量目標的完成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施工作業前,進行詳盡的技術交底,要使每個現場施工人員明白“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提倡實行樣板先行制,讓單個分項工程整體施工前先樹立標版,在會同施工、監理、建設三方單位對樣板質量共同進行驗收,這樣做是對施工作業人員技術水平的初步認定,如若存在達不到作業要求的隊伍可及時進行更換,分項模型的樹立可以直觀有效的進行實體觀察,不滿意的部分在與設計單位溝通協調后適實進行調整。建設工程單體項目建成后,整體不但不可解體、拆卸,出現質量問題后還不可能像其它普通商品存在“包換”或“包退”的情況,因此各個工序隱蔽驗收檢查要列為檢查工作的重點之一。
加強三檢制度的落實和執行力度,對已完工程先進行自我檢查整改后,由班組長組織同班操作人員進行互檢,最后在整道工序完成之時交由項目部技術負責人進行工序交接檢,堅持合格一道工序再進行下一道工序的原則。加強過程巡視檢查,對一些作業中就產生的操作偏差及時進行糾正,使潛在質量問題在萌芽狀態時就被消滅。加入質量通病分類預控系統,按質量通病所涉及的分部工程進行分類,對每項質量通病的產生原因及預防措施進行文字編制,在每天工作開始前對當天工作內容中可能出現的質量通病問題的防治措施以紙面和口頭的形式向作業班組發出,形成系統防控網絡。在施工過程中已完成工程的實體成品部位要進行妥善的養護或保護,防止后續施工或并行正在施工的工序對其造成不必要的破壞和污染。按照工程實際進度,不僅要真實有效的做好工程質量相關的檢查記錄資料,還要收集整理進場使用的材料與設備的產品資料,做好送檢工作保存好試驗報告,使一整套的工程質量資料完整有效。
1.3 竣工后的質量控制
嚴格遵照工程質量評定辦法和標準以及其它相關規定要求,對各分項分部及單位工程進行質量驗收工作。單位工程竣工后相關負責人要按要求及時編制整理竣工資料,對各材料、設備、構件的質量證明文件、隱蔽工程資料、各材料實驗檢查報告、施工記錄等相關技術資料進行歸檔。首先要對單項工程進行驗收,在自檢合格的前提下交由監理單位以工程竣工驗收標準和相關的質量規定進行驗收,對于檢查驗收過程中發現的質量問題必須如實記錄整改,在限期整改后復檢合格申請竣工驗收。竣工驗收分為預驗收和正式驗收兩個階段。預驗收主要以施工圖紙、工程承包合同和工程質量驗收記錄為依據,由施工單位和建設單位雙方共同對各個項目進行逐一檢查,發現有違原設計要求的質量問題和一些遺留工程需做好檢查記錄,并在限期內進行統一的修繕整改。最后進行正式的竣工驗收,由建筑單位牽頭,施工單位、設計單位、質檢單位、監理單位等協同組成專業的驗收小組,在對工程的實體進行全面評測的同時也對資料進行復核驗收。
2、人的控制
人是作為直接參與工程建設項目的活動主體,其總體素質和個人能力對項目實施過程中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要注重領導層管理者的考核選拔工作,優先聘用決策能力、組織能力、指揮能力、管理能力、經營能力等綜合能力較強的人員就任項目經理、總工程師等重要職務。以項目經理的管理目標和職責為核心,合理組建項目管理機構,各專業崗位選配稱職的人員來負責。嚴格審查分包單位的資質和整(體生產技術素質。對各個工種作業人員嚴格按照持證上崗的原則進行管制要求。加強現場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力度。控制人的錯誤行為,如施工現場吸煙、酒后上崗、不佩戴防護用具等。合理調配工作強度與技術難度,嚴禁疲勞作業和帶病上崗的現象發生。建立獎罰措施,在調動工作積極性的同時,對其行為進行約束。總之,對人要從各方面綜合性的管控。
3、機械控制
機械設備的選擇因結合擬建工程項目的特點,堅持技術先進、經濟合理、適用生產、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簡便、保養維護方便的原則進行確定。每臺機械設備都必須有專人持證上崗操作,人機固定明確崗位職責,做好設備的運檢記錄并(規范操作流程。制定強制性的設備檢查和技術維護保養制度,確保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高效運轉。
4、材料的控制
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質基礎,是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加強材料控制是施工正常化,質量系統控制化的先決條件。
(1)優選供貨廠家,同時材料的選取必須滿足企(業和地方(標(準、規范、規(程和(規定,符合合同要求。做好進場材料的檢測驗收工作。在有產品自身使用檢測資料和質檢部門的檢測報告、有效鑒定證書、試驗復試報告等質檢資料的情況下方能投入使用。
(2)合理組織材料的供應情況,保證施工正常無礙化進行。
(3)合理組織材料的使用,各部位材料使用的尺寸、型號、質量必須滿足設計要求。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損耗。
(4)對材料實施全程跟蹤登記,從材料進場開始起對其使用部位和去向做好臺賬登記。
(5)對材料進場后的存放和二次搬運做好合理的規劃管控以免造成不合理的損耗。
5、方法的控制
主要是指工程項目整個過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技術方案、施工工藝流程、組織管理措施、檢查驗收手段和施組織設計等控制。其控制方法的得當與否,直接對工程進度、質量、和投資造成影響。必須結合工程實際、能解決施工難題、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等多方面綜合分析考慮。
6、環境的控制
環境對工程質量的影響主要有著復雜多變和不確定的特點。要掌握施工現場的自然環境,從其特點和規律出發,建立合理的預控措施保證現場的人和建筑物的相應安全。建立綜合完善的管理機制,讓施工程序的安排及施工質量形成過程,在管理環境下能夠相互促進、制約、協調運轉。對施工現場各參與因素進行合理布置,落實現場的各種防護措施,掛置明顯的標識。嚴禁施工作業在光線不足、大風、大雨等其它惡劣情況下進行。其次要求作業人員工完廠清,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勞動作業環境。
7、結語
隨著人們對質量要求的日益提高,質量控制成為不僅關乎著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也直接影響到整個行業的走勢。嚴格(把握建筑工程質量控制,貫徹加強規范標準的實施力度和監管力度,按照科學的發展觀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進而高整個行業的品質。
參考文獻
[1]陳柳強.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4.
[2]魏璟敏,魏璟存,張志偉.淺談建設工程的質量控制[J].科技資訊,2009:112.
[3]楊君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J].西部探礦工程,2006(5):3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