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堅
城市管理怎樣“繡花”
文︳李堅

圖//渝中區委宣傳部
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治理的“走線”順不順、“針腳”密不密,決定了城市運行是否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凈。
從城市管理行業發展層面看,現階段重慶依然存在城市經濟發展迅速與管理水平發展不平衡、管理方法有待改進、管理核心標準不統一等問題,造成了投入少、公共設施不夠完善、市容市貌不夠亮麗等現象。
而實施精細化管理,不僅可以倒逼城市規劃、設計及建設等前端環節,還有利于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全面改善城市面貌,建設美麗山水城市。
但是,精細化目標確定后,如何保障落實成為當務之急。根據重慶市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印發的《關于全面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實施意見》,重慶通過制定有關法律規章、成立管理工作小組、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分類制定定額標準,建立經費保障機制,解決有人辦事、有錢辦事、有章辦事的問題。
推動精細化管理,要解決標準實踐問題,打造樣板、組織試點、積累經驗、逐步推行。重慶將分別在不同區域、不同業務板塊開展示范試點,今年年底前,以主干道、商圈、城市出入口、景點周邊為重點,對沿線綠化養護、清掃保潔、街面秩序管控、門頭牌匾設置等進行全面提升和高標準管理,成為展示轄區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樣板。根據試點情況,總結經驗,探索規律,再全面推廣。
落實精細化管理,要堅持“科技加管理”的理念,推進“智慧城管”建設,綜合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城市規劃、建設、交通等公共信息平臺,拓展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功能。加快數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級,實現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
目前,信息來源有信息采集員、各項業務辦理過程中產生的反饋數據、物聯感知系統自動采集的數據。下一步,還要針對所有管理目標建立統一的信息數據庫和分析模型,在大數據的基礎上進行決策分析,通過提前預判、預警,實現城市管理科學化、智慧化。
在考核機制上,重慶堅持日巡查、月檢查、季通報、年終考核評價,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檢查、暗查與民調相結合,分類指導與分類考核相結合,建立街道自查、部門檢查、市級暗查三級檢查網絡,形成條塊結合、一體化運作的考評體系。條件成熟的區縣,正探索建立以獎代撥專項資金,以目標考評結果為依據,對達到精細化管理標準的予以獎勵;對未落實精細化標準的,按要求通報,責令限期整改;對于二次違規的,列入管理“黑名單”。
(綜合摘編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