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珍
(福建榮冠環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福建漳州 363000)
園林施工中大樹移植工程的主要技術措施
蔡家珍
(福建榮冠環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福建漳州 363000)
本文闡述了大樹移植的基本原理和影響大樹移植成活的主要原因,進而從移植前的準備工作、大樹移植方法、移植后的養護管理三個方面探討了大樹移植的主要技術措施。
大樹移植;技術措施
過去常人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我們常常用十年樹木的自然規律來比喻前任為后人造福,現在通過大樹移植能使當下栽樹就能當下乘涼。在園林綠化中,為了立即發揮園林樹木的多種生態功能,在短時間內展現城市綠化美化的景觀效果,往往需要移植大樹,因此大樹移植技術越來越普遍地應用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
1.1 大樹移植的基本原理
大樹一般是指胸徑在15cm以上,高度達到4m,且維持樹木的冠形完整或者基本完整的大型常綠喬木或胸徑20cm以上的大型落葉喬木[1]。大樹移植過程要遵循“近似生境原理”和“樹勢平衡原理”[2]。樹木的生境是一個綜合的整體,在移栽時要盡量使移栽地的光、氣、熱等小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與原植地類似。同時,根據對根系的分布情況對枝葉進行適當修剪,使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長情況基本保持平衡。
1.2 影響大樹移植成活的主要原因
樹木在挖掘和栽植過程中,根系損傷很大,土球范圍內所帶的細小吸收根少,使得根系吸收能力差。另外,大樹樹體高大,枝葉蒸騰面積大,容易使地上和地下水分失衡。加上大樹的樹齡大,細胞的再生能力弱,新根發生能力也較差。而挖掘、搬運和栽植過程中的人為損傷因素和移植后的養護管理不到位也是導致大樹移植難以成活的重要原因[3]。
2.1 制定移植方案及相關人員的培訓
大樹移植前應對其生長情況,如樹種、規格、病蟲害情況、樹勢、樹高、冠幅、胸徑進行深入了解,同時對移植點的地上地下管線分布情況、臨近建筑物及周圍環境交通狀況進行調查核實,從而制定完善的移植方案,包括移植時間、修剪方法、起苗運輸、裝卸、定植及后期的養護管理。同時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做到分工明確,協調有序。
2.2 樹種的選擇及工具設備的準備
根據綠化效果的要求,遵循適地適樹和優先選用鄉土樹種的原則,忌諱盲目追新追大,一般來講,本土樹種比異地樹種和野生樹種成活率高很多,并且樹齡越大成活率也越低。同時應選擇無嚴重病蟲害、無嚴重損傷且植株健壯,機械設備能到達移植樹木現場的植株,在選定的樹干陰面做好標記,使其移植后能保持原方位。根據選定樹木的特點,準備好栽植時的設備、工具和材料等。
3.1 大樹移植的季節
大樹移植通常選擇的季節是樹夜流動緩慢的時候,這一時期可減少樹體內的水分蒸發,一般在春季和秋季進行[4]。盛夏高溫季節,樹體蒸騰量大,移栽不易成活。移栽應選擇在晴天無風或陰天無雨時進行。
3.2 疏枝除葉
大樹移植前應進行疏枝除葉工作,在盡量保持樹冠美感形狀的前提下對大樹進行截剪,但不宜截干。原因是留有少量的枝葉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從而使根系能得到養分正常生長,少量的枝葉也能進行一定的蒸騰作用,根系就具有從土壤中吸取養分的動力,大樹才能抽枝展葉。
3.3 挖掘與土球的包裝
大樹移栽土球的大小通常是該樹胸徑的6~8倍,高度約為2/3的土球直徑,后以樹干為中心,沿土球直徑垂直向下挖溝,當挖至土球2/3深度時逐漸向里收底至直徑1/3,使土球成蘋果狀[5]。將事先浸泡好的草繩一圈圈纏在樹干上,打好包后在土球的腰部也用繩子繞幾道腰繩作為輔助捆綁從而防止土球松動。(圖1)

圖1
3.4 吊裝與運輸
大樹吊裝運輸過程中主要是防止土球松散和樹皮受到損傷。一般采用起重機和汽車運輸才能完成裝卸工作。吊裝時,把軟繩的一頭系在根部,另一頭扣在吊鉤上,吊裝過程中使樹冠朝上,樹體豎直,然后調整好樹根方向,使土球向前樹冠朝后,將土球放入車廂內,同時在樹干與車廂接觸的位置上墊上蒲包等以免造成樹皮損傷。(圖2)

圖2
3.5 大樹的定植
種植穴的規格一般要比土球的直徑大30~40cm,深度比土球高度深15cm左右,挖出的原土應分開堆放,在種植穴的底部撒上些蘑菇土作為基肥。大樹運到栽植點后,用吊車起吊,使樹冠向上根部向下,按其標記的陰陽面及樹木的觀賞面調整,當樹木根部對準樹坑時結合人工調整,將樹木放入種植穴的中央,再開始回填土壤。
通常大樹的再生能力較弱,移植后樹體常常因失水嚴重,代謝失衡導致死亡,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后期管理不到位,尤其是第一年最為關鍵。因此,大樹移植后一定要注重加強后期養護管理工作,主要是地上部分保濕、澆水、固定支撐等。
4.1 地上部分保濕
包干是使樹干處于濕潤狀態而普遍采用的一種方法,用預先泡水濕潤的稻草繩從大樹的根部一圈圈纏至離地2m左右的位置,稻草繩間盡量不留空隙,這種做法能使樹體保持在濕潤狀態,在調節枝干的溫度,減少水分蒸發作用上效果較好。
噴水保濕對移植后的大樹保持濕潤也是非常有效,由于蒸騰作用可能引起失水,特別是對新生枝條應及時補水保濕,需在樹干和樹冠各個部位均勻地噴灑,從而為樹體提供一個相對濕潤的小氣候環境。
4.2 澆三遍水至關重要
大樹移植后一般要澆水三次,規定在栽植后立刻向圍水堰內緩慢澆灌,直到把土壤澆透,這樣才能保證土壤和樹根更為緊密的結合了。3~5d再澆次水,15~20d后再澆第三次水,平時養護的澆水原則是不干不澆,澆則澆透[6]。
4.3 固定支撐
大樹移植后,立即采用木棍支撐固定,防止遭風吹后樹體產生歪倒或傾斜。井字形支架和三角形支架是最為普遍支撐大樹的形式了,支撐點往往位于樹干1.5m以上,首先把木棍扎成四角形的小框架在支撐點處固定好,隨后再把支撐桿牢牢地固定在四邊形的小框架上。常見的支撐主要有木棍、鋼管、鋼絲繩等(圖3)。
4.4 掛袋輸液
大樹移植后,根系受損是非常嚴重的,往往需要采用向樹體注射營養液來提高大樹的成活率。首先在大樹離地5~10cm處鉆2個小孔,深度為3~5cm,使其與樹干成45°,將營養液袋懸掛在樹干,針頭插入打好的孔中,就可開始往樹體內輸液了。(圖4)

圖3

圖4
大樹移植的技術措施及移植后的養護管理,因樹種、樹體的情況、環境條件、季節氣候的不同存在著差異,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的總結經驗,只有做到因時、因地、因樹靈活地加以運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7]。
[1]彭麗芬,李新貴.大樹移植技術研究與應用進展綜述[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5(03):15~16.
[2]洪文寧.論園林綠化工程大樹移植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5(21):207~208.
[3]王瑞霞,甄紅偉.影響大樹移植成活率的技術原因及對策[J].北方園藝,2013(06):70~71.
[4]陳全贏.市政園林施工中大樹移植技術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7):145.
[5]徐祥淵.景觀園林大樹移植施工技術[J].現代園藝,2015(22):38~39.
[6]李樹杰.園林綠化大樹移植及養護管理技術淺析[J].江西建材,2016(01):12~13.
[7]孫 鋼,吳 迪.大樹移植技術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北方園藝,2015(14):13~14.
S688
A
1005-7897(2017)04-0047-02
2017-2-4
蔡家珍(1982-),女,福建漳州人,園林工程師,市政一級建造師,碩士,2005年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專業,從事園林設計、園林施工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