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旺
(南寧市旱作場 廣西南寧 530107)
關于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深入思考
李增旺
(南寧市旱作場 廣西南寧 530107)
中藥材產業在我國擁有廣泛的資源和技術優勢,是一項具有傳統性的發展產業,同時也是推動中醫藥行業發展的關鍵基礎。當前,深入挖掘醫藥寶庫,對中藥材產業進行創新性的發展,建立出以中藥材種植為基礎,以中醫藥技術為知識產權的健康行業,不僅能夠對中醫藥的市場份額進行提升,同時還可以對醫藥行業和其附加產品的結構進行調整,幫助農民增加收入,帶動中醫藥行業的發展,為地方經濟形勢的增長,貢獻出一份力量。
中藥材;產業發展;深入思考
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大家對于健康,也有著更高標準的追求。市場對于一些營養保健食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也就直接帶動了中藥材的產業需求,在國內市場中,中藥材也表現出了穩步的增長趨勢,國內一些地區利用自身獨特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一些傳統的產業模式也爆發了弊病,如何在當下這個社會環境中,使中藥材產業順應世界的發展趨勢,已成為行業重要的發展目的。
發展中藥材產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對整體的生產結構進行調整,根據不同的地理資源,對農民的收入進行穩步的提升,改變一些地區貧窮落后的面貌。盡管我國具有廣袤的國土面積,但是在一些地區,農業種植環境并不是十分的理想,且還存在著交通不便的問題,無法進行大規模的農田種植,所以,發展中藥材產業,也就成為帶動當地經濟最佳的方法。在中藥材產業基地,地方政府通過對整體市場的觀察,構建了良好的銷售市場,并通過企業的規模化生產和銷售,將中藥材的基地建設、產品研發和加工銷售等內容整合為一體,在帶動地方財政穩步增長的同時,也增大了農民的收益,形成了具有持續性發展潛力的產業,對于地方的經濟的增長,有著十分深遠的歷史意義。根據已有的市場情況,這里對中藥產業的市場規模進行一個初步的預測。

表1
2.1 中藥材產業規模較小
中藥材的種植,主要是分部在那些半山區和山區地帶,那些地方的可耕地面積嚴重缺乏,人均的耕地面積也就更少,采用一家一戶那種零散的種植方式,也就導致整體的種植重量較低,難以形成規模化和市場化的產業內容。比給,在這些種植地帶,中藥材產業也缺乏相應的信息指導,對于市場上一些中藥材價格的波動難以進行時效性的掌握,稍有不慎,就會對中藥材種植業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打擊,甚至會嚴重影響農民對中藥材種植的積極性,為中藥材產業未來的發展,帶來不和諧的因素。
2.2 種植的科技含量較低
在中藥材的種植中,很多農民都是堅持自己的種植方法,對于中藥材的種植也缺乏科學化的管理,所以也就降低了中藥材的附加產值。在種植中,缺乏技術性的手段,使得藥材的產量較低,收獲效益難以達到理想化的標準;對于中藥材所需的科技服務體系也不夠健全化,在技術服務的力度上較為薄弱,廣大的種植人員對于一些種植科學技術的學習有些落后,在中藥材的種植上,缺乏突出性的收益。還有,在中藥材的種植中,從選擇種植品種,到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以及收獲和深加工的環節中,科學性的發展內容還大都處在較低的水平中,這就使得中藥材產業的科學性發展還有著較長的路要走。
2.3 產業市場化建設略慢
在一些山區地帶,關于中藥材的種植,還未能形成那種“公司、基地”化的產業化種植模式。在調查中發現,一些地區甚至連一家規模化的中藥材加工企業都沒有,很多中藥材產品的處理較為低級,難以產生有效的附加產值。存在的中藥材加工企業,其規模化的程度較低,能夠進行深加工的產品種類較少,很多中藥材產品,直接以原材料,或者是初加工的形式進行銷售。在這個過程中,中藥材企業的品牌意識也極為淡薄,很多專業的生產產品都未注冊自己的商標,而產品的整個包裝也是十分的粗糙,這在無形中,也降低了中藥材品牌的競爭力,導致一些好的產品缺乏效率,所帶來的產品附加值也就更低。
3.1 做好相關產業的規范布局
對于中藥材產業的發展規范布局,在實踐的過程中,要將其發展納入到地區的開發和規范計劃之中,利用相關的政策,來對地方的中藥材發展進行激活。在工作中,要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村效益為主要的目標,立足于地區的中藥材種植資源,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優勢,并根據實際的情況,出臺一些優惠的政策,鼓勵各中藥材種植農戶,將其項產業化和效益化的中藥材種植規模邁進。在產業的規劃和布局中,要考慮不同地區的地質、環境、土壤等問題,并對種植農戶的認知能力進行考量,根據這些內容,選擇出最適合種植的品種。在完成前期的規劃任務后,可以慢慢的建立一些大型的中藥材種植基地,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像種植補貼,或者是保證相應的銷售渠道,來鼓勵農戶進行大規模的中藥材種植。
3.2 推動產業化的經營發展
要想在中藥材產業的建設上進行規范化的發展,根據實際的情況,當地政府應該將地方的資源優勢和種植農戶集中起來,出臺一套能夠將政策、資金,以及項目整合到一處的體系來,并且使這套體系,朝著向重點企業、專業合作社,以及種植大戶等主要中藥材種植產業上進行傾斜,在其原先的產業基礎上,幫助并擴大其中藥材種植規模。在中藥材產業化的經營發展中,政府要結合地方種植大戶,將產業資金、種植技術、市場信息和銷售渠道等內容進行整合,并派遣專人進行產業化的研究,以便能夠爭取到國家在財政和技術上的扶持,進而對基地的規模進行擴大。在這個過程中,還應該對那些小型的種植農戶在技術和資金上進行幫扶,健全地區中藥材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3.3 注重科學技術的實際應用
要想對中藥材進行產業化的發展,那么就需要改變傳統種植中,那種以個體農戶為主,一味采用原始種植技術,以及在管理上進行粗暴對待的局面。對于一些種植戶那種“靠天吃飯”的意識,要進行及時的引導和干預,幫助他們改變傳統的種植思維,對中藥材的品質較低、產量不明顯,以及缺乏市場競爭力的問題展開深入的思考。同時,根據不同地區的種植情況,政府也應該結合農業科研部門的工作,對一些高產優質的中藥材種植技術進行引入和學習,并對地方的種植農戶,定期開展科學技術的培訓,同時還可以根據市場的情況,對一些新品種進行合理的引入和推廣。科學技術的應用還拓展到產業鏈條拉長的內容中來,在當地實現半成藥的加工,對中藥材的附加值進行增加。
3.4 加強品牌的建設和提升
盡管民眾對中藥材的需求正在逐漸的增大,但是對于其品質,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所以在中藥材產業發展中,應該對無公害,綠色有機的中藥材進行大面的種植,這樣能夠在行業中樹立自身獨特的質量優勢,同時要對自身的品牌進行大力的推廣。對品牌進行提升的過程里,還應該具有產業化的意識,橫向拓寬產業規模,對中藥材進行小型化和精品化的發展,一改過去那種粗制濫造的包裝水平,并根據民眾的實際需求,進行保健藥酒、藥膳和藥飲等內容的開發。隨著品牌的擴張,企業也應該在中藥材的種植中,和相關的中藥材種植農戶進行聯系,在種植前提供優良的藥苗和肥料,以及給予相應的技術支持,在雙方形成一道利益的紐帶,把地方的農戶整合起來,提升產業化的規模。
總而言之,在中藥材產業的發展中,僅靠那一個人的力量,難以取得實際的效果。所以,應該將政府、企業和實際的種植農戶練習起來,結合當地的實際中藥材種植情況,拓展上下游產業的開發,以實際內容為基礎,一方面提升中藥材本身的品質,另一方面也要為種植農戶的利益增收作出保證,這樣才能切實推動地方中藥材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1]李穎,李曉琳,楊光,黃璐琦.關于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幾點思考[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6(01):9~12.
[2]繆艷麗.關于加快本溪市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思考[J].農業經濟,2014(02):55~56.
[3]李向東,康天蘭,袁雪.關于加快甘肅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思考[J].甘肅農業科技,2013(12):20~22.
R288
A
1005-7897(2017)06-0133-02
2017-2-12
李增旺(1983-),男,助理農藝師,本科,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