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山
痛點和癢點是短期焦慮和長期焦慮的區別。找準癢點,給用戶帶來的滿足感才可能更長久。
內容付費風頭正盛,又一位央視員工入局。姚飛在央視財經頻道供職十余年,期間曾赴美國研究國際傳播學相關前沿問題。回國后,看到內容付費的市場機會,她很希望參與其中,在調研市場之后,借力于央視工作多年所積攢的資源,最終決定創業。
2016年10月,廣電行業數位資深人士共同發起創辦了星核力,原央視著名主持人張泉靈亦是其發起人及股東之一。姚飛是星核力的聯合創始人,并擔任CEO這一要職。
星核力的核心產品是“核桃Live”。此外,姚飛團隊簽下了數位國內外頂尖知識領袖,知名文化學者于丹,中國著名社會學家、性學家李銀河,著名物理學家、數學家、《寶寶的量子物理學》作者Chris Ferrie等大咖紛紛入駐核桃Live。
通過視頻體驗方式進行知識分享
核桃Live與其他產品最大的差異在于它是采用視頻體驗的方式進行知識分享。除點播視頻外,核桃Live還會不定期邀請各行業知名人物參與直播互動。
姚飛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當前主流的付費內容形式還是文字和音頻,核桃Live之所以采用視頻形式,是因為從客觀上來講很多內容通過文字、音頻沒辦法做到最大化表達,它們和視頻所承載的功能完全不同,都有各自的市場。
“文字、音頻體量較輕,開發成視頻會很困難,但是視頻轉成文字和音頻會很簡單,這也是我們想要給用戶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也并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用視頻來表現,在開發的時候,核桃Live團隊會考慮到‘視頻化的必要性。”此外,星核力的核心團隊成員都是原央視員工,視頻制作是他們的優勢之一。
在人群定位上,核桃Live主打的是新中產家庭,圍繞全部家庭成員提供生活知識技能服務,滿足他們對品質生活的需求。
截至目前,核桃Live上線11個訂閱專欄,內容覆蓋親子、家庭理財、生活服務、競技游戲、社會倫理等方方面面。
自今年5月16日上線以來,核桃Live吸引了近5萬用戶,11個專欄都有數百個訂閱用戶,價格在99元?688元不等。
找準了用戶的“癢點”
姚飛說:“實際生活中,人的需求非常多元。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客觀條件的成熟,服務和需求也愈來愈細分。痛點和癢點可以說是短期焦慮和長期焦慮的區別。與市面上其他主打用戶在財富、成功學方面痛點的付費產品不同,核桃Live打的是用戶的癢點,一旦找準了癢點,滿足感可能會更為長久。”
此外,不同于很多內容制作方借助現有的平臺創作,姚飛選擇了以自建平臺的模式創業。
至于為什么選擇高成本的自建平臺模式,姚飛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借助其他平臺,一方面內容調性很難和平臺匹配,另一方面粉絲、流量都不是自己的,沒留存,且因為各種技術支持不到位,很難透徹地理解用戶,沒辦法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而選擇自建平臺是一個長遠的打算,主控性會更好。
姚飛認為,雖然新平臺沒有流量基礎,但新平臺吸引來的每一個人都是他們的目標用戶,而對于在微信公眾號積攢起來的內容粉絲往往都需要進行付費用戶篩選。
內容付費市場發展一年多時間,人們最關心的就是內容的持續化、產品的續費率和后續打開率等問題。關于內容持續化,姚飛表示最不擔心內容,一是核桃Live上有一批大咖在不斷輸出內容,此外,團隊在內容制作方面很有優勢。而在未來,核桃Live會陸續上線國際教育、健身等內容。
關于視頻內容對于用戶來說是否收看門檻更高,姚飛認為,用戶習慣是在改變的,用戶也會根據提供內容的質量來決定收看的場景。核桃Live上很多親子類、美食教學類、寵物訓練類的內容都需要用戶投入全部的精力去看,同時跟著視頻參與互動,實踐要求比較高。
談到后續的內容持續性和打開率,姚飛認為,與主打痛點、焦慮的沖動型消費產品不同,主打癢點的產品的訂閱門檻是相對高的,這相當于對用戶進行了一次篩選,而用戶一旦購買,后續打開學習的沖動會更強,會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關于內容付費未來的市場空間,姚飛認為目前仍處于特別早期的階段,其疆域還沒到應有的寬度和深度。內容的持續性也不是問題,因為在很多垂直領域還有很多KOL沒有被完全挖盡,遠遠沒達到飽和。“內容付費的本質是一種服務,而這種服務的本質是幫用戶省時間。就像之前很少有小時工,而現在社會分工會越來越細。因此,內容服務方面也將越來越精細。”
至于內容服務市場未來競爭的核心因素,姚飛認為是內容提供者對用戶需求的洞察力和滿足需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