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佳
A股經過上半年的“波瀾不驚”,投資者更期待下半年能有所斬獲。

2017已過半年,A股經過上半年的“波瀾不驚”,投資者更期待下半年能有所斬獲。下半年A股如何運行?有哪些投資機會?存在哪些“雷區”?這些問題投資者尤為關心。《英才》記者走訪10位手握大量資金的知名公募、私募基金的專業投資人士,以及證券投研機構資深專家,為投資者提供參考。
華夏基金
關注消費、制造升級線索
目前經濟增長慣性依然存在,但繼續改善的概率已經較小,甚至已經存在走弱的預兆;依靠貨幣、財政和地產為驅動力的增長模式長期制約因素已經顯現。政府主導金融市場去杠桿,從政策意圖看,在避免短期金融風險的前提下,通過加強監管防范長期金融風險的爆發成為中央政策的主要目標,短期監管協調有望緩和市場的恐慌情緒,但去杠桿方向不變又將壓縮資本市場的估值。
展望下半年,由于經濟和政策組合處于經濟強政策緊的階段,對權益市場的影響,一方面,經濟增長趨勢會受偏緊的政策影響有見頂回落的可能,另一方面,估值受壓制。因此與經濟周期和貨幣相關性低的穩定成長和確定性的高成長公司在估值合理范疇內將成為市場中重要的結構性抱團取暖行情,調整中敢于在適當估值水平下買入由于資金供需惡化導致調整的優質成長股,反彈中可適當鎖定收益。結構上看,資產估值提升階段結束,需要依靠盈利驅動股價上漲,投資中需重點審視估值水平,關注盈利驅動的投資機會。
具體操作上,一是考慮到經濟走平,政策偏緊,確定性成長在估值合理的水平下已顯現投資機會,仍建議重點關注以消費升級和制造業升級為線索的成長性標的;二是關注由增量經濟拉動的投資機會向存量經濟拉動的投資機會的轉變,行業龍頭在經濟平穩及供給側改革順利推行的前提下,能夠通過成本優勢或產業鏈一體化優勢保持適度的ROE水平,在合理估值水平下介入會有穩定收益;三是研究和關注國企改革、京津冀一體化帶來的主題性機會。
(受訪者系華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軒偉)
嘉實基金
寬基指數預計短時間將以區間震蕩為主
未來半年,預計中國經濟保持周期見頂后平穩回落格局。綜合經濟周期、企業盈利、貨幣與信用、市場監管等多維度因素,股票市場下半年整體缺乏系統性機會,寬基指數預計短時間將以區間震蕩為主。結構上的分化和個股的機會將是主要的投資機會來源。
主板指數(上證50與滬深300),企業盈利的周期復蘇同步見頂回落,周期股估值合理、金融顯著低估仍有一定修復空間、白馬消費龍頭系統性估值修復臨近尾聲、相對收益投資者的追漲體現出濃重的貪婪與恐懼特征的動物精神,未來半年可能見到本輪消費股抱團行情的頂部。
綜合判斷,藍籌為代表的上證綜指未來半年之內大部分時間窄幅震動:流動性與金融監管趨緊以及經濟周期向下,說明市場向上空間有限、白馬抱團的結構性牛市和行政之手的維穩預期,以及除消費股外整體并不極端的估值水平,也暫時限制了過分的下跌空間。
中小創業板指數,估值壓力整體仍高、監管趨勢依然不利、賺錢效應與資金行為上的負反饋推動下,創業板指數整體將進入消化估值壓力的最后階段。隨著估值壓力的進一步消化,創業板和中小板指數有望在年底之前完成探底,并構筑未來3—5年長周期的成長股底部,為成長股投資帶來戰略性拐點。
在此之前,部分龍頭成長股很可能已經見底、投資上以挑選個股為重,指數見底之后是否具備系統性上漲機會,取決于本輪利率上行周期何時結束、成長股整體能否在后移動互聯網時代找到新的技術紅利或其他具備足夠大的產業帶動效應的創新方向。否則,未來的成長股即使完成見底,在右側的初期也仍是以局部的個股機會帶動的慢牛行情為主。
(受訪者系嘉實基金首席策略師方晗)
財通基金
今年是潛伏比較好的時機
事實上,2017上半年頻繁出具監管新規旨在防范“違規”、“無序”等減持行為,引導和促進長期、價值投資,保障資本市場穩定發展。
從短期看,管理層二級市場維穩用意明顯。為了減少臨近的年中拋壓峰值,呵護市場,新規嚴格控制產業資本及機構投資者在二級市場的“清倉式減持”和“無序減持”,意圖平滑無序、大幅減持對市場造成的價格沖擊,A股市場的“解禁恐懼癥”有望得到緩解。
從中期看,一級、一級半市場投資標的的估值模型將凸顯流動性因子,普遍面臨價值重估,進而傳導到整個二級市場,直到形成新的均衡價格體系。在對價值投資的引導中,個股將正本清源,去偽存真,坐實企業業績,估值回歸理性。
從長期看,股票市場波動性顯著下降,市場在筑底后慢牛可期,更好地體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初衷。
下半年成長板塊或存在階段性投資機會,關注業績增長確定,估值偏低的公司;環保板塊過去三年持續殺估值,目前主要公司估值都在20-25倍左右,2017年增速都在40%以上,并且PPP項目將有利于公司短期業績的保證;消費電子板塊,相關公司值得重點關注;“一帶一路”經過前期持續下跌,估值已經具有安全邊際,處于10-15倍之間,是低估的白馬藍籌,預計未來將會有訂單不斷出來,短期可能仍有慣性下跌,但中期來看已經處于底部。
未來是難以預測的,做資本市場的最首要的一點就是必須要對市場保持敬畏。我們認為可能分化還是未來市場的主旋律,存量博弈的格局應該會大概率延續,今年應該不會看到太多增量資金了,所以今年是潛伏比較好的時機,但要耐心等待,要耐得住寂寞。
(受訪者系財通基金可持續發展混合基金經理夏欽)
新華基金
看多蘋果產業鏈看空家用電器
2017下半年三季度A股市場行情看多,去年末和一季度末資金緊張的情況不會在三季度重現,伴隨著監管層“金融去杠桿”行動的持續,在三季度由于藍籌股前期漲幅較高,資金或青睞于一些新興行業個股。
目前藍籌股以及白馬股估值合理,成長股估值偏低,三季度看好醫藥生物、房地產、傳媒以及交通運輸行業,最看好的投資主題是國企改革、蘋果產業鏈、新能源汽車。
而食品飲料、建筑材料、電氣設備、家用電器行業在三季度則不被看好。
(受訪者系新華基金研究總監張霖)
長盛基金
目前看不到市場全面反轉的基礎
自2015年以來高杠桿金融市場的撥亂反正已經進入深化階段,A股整體估值水平回落至合理區間,市場重業績輕故事的投資風格會延續,適合專業的投資人研究創造價值。
對市場中期走勢仍相對謹慎,影響市場走勢的核心因素并未發生變化。減持新規以及近期流動性壓力緩解,改變的只是市場調整的路徑,并不意味市場中長期大底已經過去。市場反轉的基礎目前來看并不存在,仍受制于“估值”與“盈利”的雙重約束。
馬上進入中報階段及迎來十九大,投資者可關注業績持續穩定,中央方針政策支持的行業標的。
操作上,輕指數、重個股,逢低關注國改、混改、高端裝備制造及超跌補漲股投資機會,逢高減持股價高高在上的個股。
(受訪者系長盛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吳達)
中海基金
資金不是存量博弈而是減量博弈
下半年A股大概率仍維持區間震蕩的格局。當下PPI仍在下行,投資者預期經濟增速趨緩,流動性較緊,利率維持高位,嚴格的金融監管政策帶來的金融去杠桿,這一系列因素限制了指數上行的空間。
到了三季度末,隨著以上制約因素給市場帶來的影響日趨明朗,以及重要政治經濟會議的召開,如果市場看不到進一步的風險,投資者風險偏好可能會逐步提升,這有利于指數的表現。
下半年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優質藍籌和優質成長兩大類股票,優質藍籌重點看好保險(利率上行,保費結構中保障性產品占比持續提升,保險股逐漸體現消費屬性)、家電(白電尤其是空調行業仍有空間,龍頭企業增速估值匹配合理)的投資機會;優質成長股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三季度國內政策影響逐漸消除、海外新能源車需求增加,基本面環比改善明顯)、手游(手游行業增速仍保持高位,用戶付費數增加)的投資機會。
投資者應聚焦基本面比較扎實,利潤增速和估值較為匹配的個股重點投資,避免盲目追逐短期的題材、熱點,對題材股而言,資金不是存量博弈,而是減量博弈,尤其是一些無基本面、無業績、無特點的小市值股票風險較大。另外,在股市流動性沒有明顯好轉之前,投資者應抱著謹慎的心態投資,控制好倉位,避免盲目追高。
(受訪者系中海基金研究部總經理、基金經理蔣佳良)
國盛證券
下半年不適合追漲殺跌
下半年有一定反彈的機會,因為在經過上半年反復地夯實底部的情況下,下半年存在一定的修復性反彈的要求,往上做反彈的概率比較大。我們覺得,整個下半年很有可能到3500點以上,也就是有15%左右的反彈空間。
下半年更多是對前期下跌個股的修復性反彈,前期跌幅比較大的品種可能在后面的機會也會更多。具體到板塊上,和“兩會”相關的,“兩會”時提的一些發展方向和要求是有關聯的;另外,市場會是一種相對緩慢的過程,往上走的過程可能會比較猶豫,主要還是超跌股的機會。
下半年市場從中期來講保持一定的樂觀,在操作上,投資者以一種相對穩定的持有可能會更好一些,追漲殺跌可能不適合下半年的操作,目前來看整體市場在投資方式方法上和以前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市場可能更多的機會是處在相對穩定的業績改善和超跌的機會里面,個股追漲殺跌的風險可能會比較大一些。
(受訪者系國盛證券金融證券研究院院長萬克儀)
新時代證券
中小板創業板擠泡沫加劇
2017下半年A股市場整體上還是在2900-3300點箱體里震蕩,不會有趨勢性的大行情,四季度末預計會好一些。一是下半年中國經濟存在較大下行風險;二是流動性依然較為緊張;三是“去杠桿、防風險、治亂象”的監管還在繼續之中,市場壓力較大;四是創業板、中小板估值仍然高企,未來擠泡沫還會進一步加劇。
下半年的投資機會主要包括六大方面:一,上證50及優質白馬股仍然會受到北上資金與機構資金的關注,走出比較獨立的慢牛行情;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成長性確定,業績增長可期,鋰電池與新能源整車可持續關注;三,國企改革仍然是今年的重頭戲,央企混改試點企業、軍工重組兼并、北上廣深地方國企改革會加快;四,蘋果產業鏈在蘋果新產品發布會來臨之際有望爆發,如OLED、VR等;五,石墨烯作為最前沿、最具革命性的新材料隨著商業化的進一步推進,會有較大的機會存在。最后,大類資產配置上,加大配置貨幣類資產是一個比較好的策略。
下半年A股市場會呈現兩大特點,一是大盤總體上是箱體震蕩,存量資金博弈,因此預期值一定要降低,波段操作最合適宜。二是A股港股化還會進一步深化,市場結構性兩極分化更加明顯,結構牛與結構熊同時出沒。
因此投資者要牢牢樹立價值投資的理念,要注意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對沒有業績支撐的高估值股票應堅決予以回避;對兜底式增持的個股應堅決回避;對有股權質押的、業績較差的股票堅決予以回避;對雄安板塊也應該回避,降低預期,僅做波段反彈對待。
(受訪者系新時代證券研發中心執行總經理、首席研究員馮文鎖)
中郵證券
一定要規避業績不好的公司
下半年更多的還是結構性機會,主題性投資的機會還是占一個主要的因素,主要是因為,第一,海外流動性的負面影響還會依舊維持在目前一個水平,第二,整體的數據在今年下半年特別是三季度可能要面臨比較大的壓力。
下半年關注的板塊和行業,第一是以建設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為代表的,這一塊可能是一個超級周期,不只是一個概念而已,會很快落地實施;第二是新能源汽車這一塊,存在存量市場被取代的過程;第三,小的家電龍頭類的公司,主要原因是歐洲外部的復蘇,對于家電更新換代,另外,“一帶一路”對于中東、亞太區域的小家電可能存在一個爆發點增加的過程;最后是環保,關注有綠色金融支撐的,最為明顯涉及的銀行就是興業銀行。
操作上,一定是先規避業績不好的公司,下半年沒有業績支撐的公司更多的是超跌反彈帶來的投資機會,而對于一些業績好的公司,可能就是一個長期趨勢性的投資機會,雖然會有波動,但是波動之后仍然不斷創新高,這是他們的主旋律,投資者根據自己的投資風險偏好來做一個抉擇。
另外,最好資金可以一分為二,主要的資金還是配置在有業績支撐的白馬行業和個股上面,另外一部分資金可以配置一些主題,甚至在某一些特定的周期,配一些超跌反彈的公司,這樣也可以博取一些超額收益率。
(受訪者系中郵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程毅敏)
弘尚資產
白馬價值股成為機構“抱團”配置主要品種
2017下半年經濟基本面見頂回落,企業盈利增速趨于下降,市場利率整體易升難降:
首先,隨著重點一、二線城市及部分熱點城市房地產調控升級影響逐步顯現,下半年房地產銷售整體增速下降已成定局,四季度增速可能下降至零增長附近,而房地產投資及新開工約滯后兩個季度左右隨之下行;
第二,隨著金融監管政策升級,金融機構表外資產收縮壓力明顯,對于貨幣供應量整體影響負面,信用收縮效果也將逐步顯現,目前階段央行貨幣政策基調“穩中偏緊”,年初以來引導利率中樞持續上行,在金融去杠桿逐步落地實施階段,整體政策基調易緊難松;
最后,本輪補庫存周期帶動的經濟基本面短周期復蘇主要受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疊加房地產銷售持續超預期刺激影響,后續隨著房地產銷售放緩,貨幣供應量增速下降,三、四季度經濟基本面見頂回落概率較大,對企業盈利影響偏負面。
我們認為,在企業盈利增速趨降,利率水平易升難降背景下,投資者風險偏好提升概率不大,下半年整體市場走勢仍然以“區間震蕩、存量博弈”為主。
行業方面,年初以來隨著監管機構逐步收緊并購重組、再融資及大股東(產業資本)減持等政策,轉型類、主題類上市公司持續面臨調整壓力,而部分業績扎實,估值合理的白馬價值股成為機構“抱團”配置主要品種,如茅臺、海康等。
展望下半年,在貨幣政策偏緊,監管從嚴前提下,市場整體風險偏好改善概率較小,行業配置仍將以基本面扎實、估值合理,資產負債表穩健的價值龍頭公司為主線,例如白酒、家電、醫藥、蘋果產業鏈等,關注部分行業由于競爭格局持續改善,龍頭公司份額提升帶來的拐點型機會。
下半年主要風險點關注兩方面:海外美聯儲貨幣政策操作及收縮資產負債表進程,國內監管層金融去杠桿政策落地實施力度及貨幣政策基調變化。
(受訪者系弘尚資產首席策略師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