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占青

自1937年底國民政府由南京遷都重慶后,為了打擊中國軍民抗戰的士氣,讓國民政府盡快屈服,日本侵略者從1938年2月到1943年8月對重慶進行了長達5年半的野蠻轟炸,史稱“重慶大轟炸”,先后炸死民眾11890多人,炸傷14100多人,財產損失更是不可估量。
大隧道涌進大量避難者
由于在軍事上喪失了制空權,為了應對日機的狂轟濫炸,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國民政府在重慶除了成立防空司令部、空襲救助委員會、防護團等部門外,還籌措資金修筑了不少防空洞。到1940年時,重慶市內的各類防空洞有1865處,可容納45萬多人。不過這些防空洞的質量和里面的設施差別相當大。政府高官用的防空洞空間很大,生活設施齊全。而為平民老百姓修建的防空洞往往是擁擠不堪,通風、排水條件差,少有電燈,只能靠煤油燈取亮,而且通風設備較差,為后來大隧道慘案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1941年6月5日晚上6點,日軍出動飛機24架對重慶開始進行“疲勞轟炸”。當防空警報拉響后,街上的老百姓亂作一團,紛紛躲入位于重慶較場口的大隧道防空洞內避難。
大隧道防空洞始建于1938年8月,直到此次轟炸前才剛剛竣工,還未完成驗收。該隧道全長2,5公里,深入地下10米,高、寬分別為2米左右,共有3個洞口,分別為十八梯洞口、石灰市洞口、演武廳洞口。每個洞口處都有一個木柵欄門。大隧道的優點是堅固,能夠抵抗炸彈的轟炸;缺點是洞口太小,通風不暢。大隧道防空洞在建造時設計的正常容量為5000人左右,但事發當天,由于街上的民眾過多,一下子涌進了上萬人,遠遠超過了大隧道的承載能力。大隧道內本就陰暗潮濕,加上擠滿了人,使得空氣逐漸稀薄,讓人無法透氣,時間一長,每個人身上都是一身汗。
為了防止隧道內的人在空襲時間出來亂跑發生危險,守在3個防空洞口的防空執勤人員一律不準洞內的人出來,并且把木柵欄門上了鎖。按照大隧道的設計,人滿時空氣的呼吸能量可維持兩個小時。因此在頭一兩個小時里,洞內還算安靜,然而隨著空襲時間的加長,大隧道內溫度越來越高,呼吸越發困難,隧道里面的人變得騷動不安。有人提議要求外面的防空執勤人員打開洞口的木柵欄門,讓他們到外面透透氣。但防空洞外的敵機仍在不斷轟炸,防空執勤人員又沒有接到防空司令部解除警報的命令,因此防空執勤人員斷然拒絕了打開洞門的要求。
悲劇不幸發生
在長達幾乎10個小時的高溫和嚴重缺氧的情況下,洞門又不能打開,接近于窒息的避難者們,在死亡威脅面前,終于不顧一切地向洞口擠去,希望能夠盡可能呼吸到新鮮空氣。霎那間,洞口黑壓壓站滿了人,撕扯聲、吵鬧聲、慘叫聲、哭聲混雜在一起,大隧道內亂成了一鍋粥。洞口被嚴重堵塞后導致空氣更加不流通。潮水般涌到洞口的人使得站在最前面的人被擠壓在了柵欄門上,發出一聲聲哀嚎,甚至最后被活活擠死。一些人沒站穩摔倒了,還沒等站起來就被后面涌上來的人踩踏而死。就這樣,原本應該是避難保命的大隧道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許多人躲過了空襲卻沒有逃過被擠死、踩死的厄運。
盡管大隧道內在上演著一幕幕驚悚的慘劇,國民政府和防空司令部也已經接到了隧道內由于踩踏致人死亡的情況報告,但是由于轟炸依然在持續,所以沒有采取措施對隧道內的避難者進行營救疏散。到當天深夜時,轟炸終于停止了。當由救護隊、防護團、擔架營、警察局等組成的救援隊伍趕到現場,打開大隧道洞口的大門時,里面的景象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大隧道內的尸體重重疊疊,有老人、孩子、婦女。在3個洞口中,尤以十八梯洞口死亡情況最為嚴重。市長吳國楨后來在向“大隧道慘案特別審查委員會”匯報時寫道:“至則見洞門之內,一望若有二三百人,手持足壓,團集一堆,前排腳下之人多已死去,牢握站立之人,解之不能,拖之不動。其后層層排壓,有已暈者,有已死者,有呻吟呼號而不能動者,傷心慘目,令人不能卒視。”
根據傷亡情況,大隧道的3個洞口采取了不同的救援工作方式。十八梯洞口以搬運尸體為主,演武廳和石灰市兩個洞口以搶救傷員為主。不過最難的還是清理尸體,因為死亡人數太多。據大隧道慘案的幸存者高鍵文事后回憶:從洞內抬出的死尸先用各善堂常備的薄棺材裝尸,后又用粗篾席包扎。由于死尸太多,剩下的只好用20輛卡車運到朝天門河邊,再用50條船運到黑石子地區掩埋。這項工作花了5天時間才完成。他自己所在的雜貨店中有5人進入防空洞,可其他4人都再沒回來。從衣服街到木貨街、草藥街、百子巷、十八梯等五六條街道上,許多店面都再無人打開。
讓人可恨的是慘劇發生后,重慶衛戍司令兼防空司令劉峙派遣擔架營到現場進行救護和運尸工作,可頗為滑稽的是擔架營的組成人員不是軍人而是一群犯了偷盜罪的勞改犯,試想這么一類人能干出什么好事來。這些人一到現場兩眼放光,他們不是爭分奪秒地去搶救傷者或是向洞口外運尸體,而是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搜尋死者的財物上,一發現有值錢的東西就順手牽羊占為己有。更有甚者,對洞內一些奄奄一息還能救活的避難者,他們竟然喪心病狂地為了獲取財物而將這些避難者掐死。他們獲得的錢財一部分歸了自己,而大部分被劉峙部屬收繳,最終進入了劉峙的腰包。劉峙原本以為發死人財這件事無人會知曉,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此事后來還是被傳開。劉峙被稱為“撈錢司令”,招來了無數痛罵。
政府瞞報死亡人數
重慶大隧道慘案發生后,震驚了國內外,人們非常關注隧道慘案發生的原因以及遇難人數到底有多少。重慶防空司令部在6月7日發布了一紙公告,稱死亡人數為461人。然而這個數字一經發布便遭到輿論的質疑,許多死者家屬組織請愿團到重慶市政府及防空司令部門前,要求公布死亡人數的真實數字,還家屬一個真相,按照家屬們匯總的亡者登記,死亡人數應超過7200人。外國報紙也紛紛報道這次慘案的疑點。在民眾及國內外輿論壓力下,重慶市政府在6月12日再次公布了死亡人數為“有戶口可籍者644人,遺族648人”。但這個數字依然不能令輿論信服,譴責政府瞞報死亡人數的聲浪此起彼伏。還有人在報章發文稱“大隧道慘案完全是重慶防空司令部不作為瀆職造成的”,要求公審重慶防空司令部司令劉峙的失職行為。
眼見事態愈演愈烈,國民黨的文宣部門為了防止事件變得不可控進而演變成大規模的抗議浪潮,對報紙上的稿件進行嚴格審查,加強對大隧道慘案新聞報道的控制。
大隧道慘案的發生讓蔣介石也非常震驚,他為了緩和局勢,寬慰民心,命令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吳鐵城、國民參政會主席張伯苓、重慶市臨時參議會議長康心如等人組織審查委員會,查明大隧道慘案事件真相,追究事故責任人。吳鐵城等人領命后,成立了“大隧道慘案特別審查委員會”,調查大隧道慘案一事。為了平息民憤,吳鐵城對外界宣布要對重慶衛戍總司令兼防空司令劉峙進行公審。
就在外界以為政府要嚴懲劉峙時,其實這不過是吳鐵城為了安撫憤怒民眾玩的一個政治把戲。吳鐵城為了能讓劉峙在公審大會上順利過關,事先為其組織了一個預審會。他專門在中央黨部秘書處安排了一間臨時聆詢室,由專人設計若干條記者或市民可能提出的問題,然后幫劉峙設計應對的臺詞。
吳鐵城明確告訴劉峙,公布的死亡人數不能超過千人,這是一個不能越過的政治底線。他對劉峙說得明白:一旦對外界宣布死亡人數超過千人,將極大損害國民政府在同盟國和國人當中的形象,不利于未來防空洞的修筑建設。當下正是抗戰最艱難的時期,民心士氣只可鼓不可泄,負面信息越少越好。
為了不讓劉峙在公審大會上出丑,國民政府的御用專家們煞費苦心為劉峙精心設計了幾個問題并準備好了答案。
如提問:“日機轟炸不止一天了,在鬧市中心,人口多,只有這么一個隧道,而且洞口又小又窄,更沒有通風設備,這是管理不當,你這個防空司令躲在安全的防空洞里,你想到百姓了嗎?悶死那么多同胞,你要抵命的?!睘閯⒅旁O計的回答是:“我責任重大。正準備疏散人口到附近鄉村去,可時間來不及了?!边€有“你知道大隧道到底悶死了多少人?”為劉峙設計的臺詞是:“大約八九百人?!薄澳銓λ纻呒覍偃绾螕嵝??”劉峙的臺詞是:“要從重撫恤。撫恤金死亡者120元,重傷者80元,輕傷者40元,無家可歸者50元?!?/p>
最終在吳鐵城的保駕護航下,劉峙在公審大會上順利過關,僅是被撤職了事。而吳鐵城在7月3日向蔣介石遞交的《審查報告》中宣稱“大隧道慘案死亡人數為992人,重傷為151人”,這成了官方定論。
大隧道慘案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日軍的空襲轟炸,罪責在日本侵略者,但不可否認的是重慶市政府和防空司令部在大隧道的建設管理上存在許多不足和漏洞,難辭其咎。特別是對于大隧道慘案的死亡人數,數次更改,存在瞞報,難以服眾,極大損害了當權政府的公信力,讓民眾冷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