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純巧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時代,掌握好信息技術并將其應用到各行各業中已然成為了這個時代必然的發展趨勢.為了改善中學數學教學現狀,教師應當從當代的教育背景著手,即綜合考慮信息化時代的特點,將信息技術合理運用到中學數學教學中,從而輔助中學數學知識講解.那么,教師該采取何種措施才能夠實現中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呢?首先,教師應當明確信息技術教學與傳統教學的主次性,即信息技術只可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而不能取代傳統教學課堂;其次,教師在借助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要確保其質量,而非數量,從而保證學生們在充分吸收有效知識的同時又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再者,運用了信息技術的教學課堂教學節奏往往過快,因此,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同時應當注重師生之間的溝通,確保學生們能夠很好地掌握其中的有效信息,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利用信息技術動態展現立體圖形,突破中學數學立體教學難點
眾所周知,立體幾何一直以來都是中學數學教學的重難點所在.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手繪立體圖形或者相應的教學模具進行立體幾何知識點的講解,顯然,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耗時,還不利于學生們對其中知識點的掌握與理解.為了突破立體教學的難點,信息技術的運用則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立體幾何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提前繪制相應的立體圖形,同時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將立體幾何圖形的構成過程動態地展現出來,如此一來,立體幾何教學也變得生動形象,學生們對其中相關知識點的掌握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例如,在教學立體幾何中旋轉體的相關知識點時,筆者便借助信息技術將常見的幾種旋轉體的構成過程通過屏幕動態展現出來.如圓臺,筆者則先讓學生們看了圓臺的模具,接著便借助信息技術讓一個直角梯形圍繞著其直角邊旋轉,從而得到圓臺這一立體圖形.待學生們觀看完圓臺形成的動態過程之后,筆者又引導學生思考這樣一系列問題:該直角梯形圍繞著其他三條邊旋轉,又會得到怎樣的立體圖形?隨后,筆者又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思考,并結合之前觀看的圓臺的形成過程,將相應的立體圖形描繪出來.
二、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數學函數教學,增強課堂教學的形象性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除了立體幾何教學之外,數學函數教學也是中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大重難點.在傳統的中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數學函數時往往從其定義著手,引導學生們利用描點法將函數的圖形描繪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往往缺乏對數學函數知識的理解,從而導致學生們對其中相關知識并未深刻掌握,進而影響到了數學函數的教學質量.顯然,信息技術的運用則很好地彌補了傳統教學法在這方面的不足.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繪制函數圖形,并將這一繪制過程動態展現出來,接著再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函數圖形的動態變換,加深學生們對其中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
例如,在教學三角函數這一知識點時,筆者便利用matlab這個強大的數學繪圖工具將正弦、余弦、正切函數的相關圖形描繪出來,并通過屏幕展現在學生們面前,接著,筆者又通過修改matlab中的程序實現三角函數的振幅變換、周期變換以及平移變換的動態變換過程.待學生們觀看之后,筆者便讓學生們總結這三大變換的特點,并自己寫出相應的公式.隨后,筆者同樣借助matlab將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中相應的圖形繪制出來,進一步完善了三角函數知識點的教學.
三、有效利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后復習,強化學生們的數學能力
課后復習是提升學生們數學能力的關鍵所在,所謂熟能生巧,學生唯有利用課后時間對課堂所學知識加以復習鞏固,才能夠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點,從而提升數學能力.在傳統數學教學中,課后復習練習題缺乏一定的層次性,從而導致學生們在做數學練習題的過程中無法把握重難點知識,更難以提升自身的數學能力.故而,在數學課后習題中,教師應當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將數學知識分門別類,從而讓學生們有針對性地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復習,進而提升自身能力.
例如,筆者在中學數學教學時,便利用信息技術為中學數學知識建立一個習題庫,并按照知識點的難易程度以及重要與否分為若干個類別的習題,接著再將學生們的個人信息登記在習題庫中,學生們在登錄習題庫做練習的時候需要輸入自己的信息,然后再自主選擇相應層次相應類別的習題進行練習,同時,學生們每做完一個習題,系統將會自動彈出相應的正確答案,系統還會自動為每個學生形成自己的錯題庫,從而有利于學生們的再次鞏固與復習.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與中學數學的整合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教師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這一先進的教學工具輔助數學知識的教學,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并進一步提升學生們的數學能力.